调色温灯头及调色温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6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一种调色温灯管灯头,其包含壳体及色温调整部件。色温调整部件设置于壳体,并与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的复数个发光组件连接,色温调整部件用于切换该些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温灯头及调色温灯管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灯头,特别是一种可调色温的T管灯头。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此灯头的调色温灯管。
技术介绍
管状灯管(T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中的物品;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管状灯管的功能及效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现有的管状灯管仍有许多缺点有待改进。例如,现有的管状灯管由于缺乏适当的设计,故在损坏后只能丢弃并更换新的灯管,其限制了现有的管状灯管的使用寿命,也会明显增加垃圾量,无法符合现今环保的需求。另外,现有的管状灯管仅能提供一种色温及功率,并无法进行色温及功率的切换,故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因此无法有效地缓解供货商的库存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色温灯管灯头,其包含壳体及色温调整部件。色温调整部件设置于壳体,并与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的复数个发光组件连接,色温调整部件用于切换该些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色温灯管,其包含灯头及复数个发光组件。灯头包含壳体及色温调整部件。色温调整部件设置于壳体。复数个发光组件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其中,色温调整部件用于切换些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以上的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管的立体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分解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组合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第一剖面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第二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温灯管的立体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分解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组合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第一剖面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第二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调色温灯管的立体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分解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组合图。附图标记说明:1-调色温灯管;11-调色温灯头;12-套管;111-壳体;112-端盖;113-电路板;114-色温开关;1141-开关本体;1142-控制部;115-保护盖;1151-固定部;116-接脚;2-调色温灯管;21-调色温灯头;22-套管;211-壳体;212-端盖;213-电路板;214-色温开关;2141-开关本体;2142-控制部;215-滑动键;2151-滑动部;2152-连接部;216-接脚;3-调色温灯管;31-调色温灯头;32-套管;311-壳体;312-端盖;313-电路板;314-色温开关;3141-开关本体;3142-控制部;315-按键;316-接脚;S-定位槽;P-开口;H-开关槽;B-底板;W-侧翼;L-滑槽。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的调色温灯头及调色温灯管的实施例,为了清楚与方便图式说明,图式中的各部件在尺寸与比例上可能会被夸大或缩小地呈现。在以下描述及/或权利要求中,当提及组件「连接」或「耦合」至另一组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至该另一组件或可存在介入组件;而当提及组件「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至另一组件时,不存在介入组件,用于描述组件或层间的关系的其他字词应以相同方式解释。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系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请参阅图1,其系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管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调色温灯管1包含调色温灯头11及套管12。调色温灯头11包含壳体111及端盖112。壳体111呈管状。端盖112设置于壳体111的一端,而套管12设置于壳体111的另一端。套管12内设置有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的多个发光组件(未绘于图中);发光组件可为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灯粒(LED)、荧光灯或现有的任何可发光的组件;套管12由透光或半透光的材料制成。请参阅图2A及图2B,其系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分解图及组合图。如图所示,调色温灯头11包含壳体111、端盖112、电路板113、色温调整部件、保护盖115及二个接脚116;在本实施例中,色温调整部件为色温开关114;在另一实施例中,色温调整部件也可为其它类似的组件。壳体111的表面具有开口P。另外,壳体111的内部具有二定位槽S。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定位槽S可包含二个相邻的肋条;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些定位槽S也可由其它结构实现。电路板113设置于壳体111内部,并固定于该些定位槽S上。色温开关114包含开关本体1141及控制部1142,控制部1142与开关本体1141连接并由开口P露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1142可为但不限于控制杆;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部1142也可以其它的结构实现。保护盖115设置于壳体111上,并具有开关槽H,保护盖115覆盖开口P,而控制部1142由开关槽H露出。其中,保护盖115包含底板B及二侧翼W,其中一个侧翼W设置于底板B的一端,另一个侧翼W设置于底板B的另一端,且各个侧翼W与底板B间具有小于180°的夹角。端盖112设置于壳体111的一端,而该些接脚116设置于端盖112上,并透过端盖112与电路板113电性连接。请参阅图3A及图3B,其系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调色温灯头的第一剖面图(沿y-z平面)及第二剖面图(沿x-z平面),并请同时参阅图2B。如图所示,电路板113的二侧可分别滑入该些定位槽S,使电路板113固定于该些定位槽S上。另外,保护盖115更包含固定部1151,固定部1151套设于开关本体1141上。此外,如前述,由于保护盖115的底板B与二侧翼W具有夹角,故可形成一凹入处,而控制部1142在设置于此凹入处的底部。透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施例的调色温灯管1的调色温灯头11可具有整合的色温开关114,故使用者可直接拨动色温开关114的控制部1142以切换调色温灯管1的发光组件,以调整光线的色温及/或功率。因此,即使调色温灯管1的某一色温或功率因故而损坏,使用者仍可透过拨动色温开关114的控制部1142以切换至其它的色温或功率,并继续使用调色温灯管1,如此则可使调色温灯管1的使用寿命延长。当然,此开关结构仅为举例,调色温灯管1的开关结构可针对不同应用个别进行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调色温灯管1的调色温灯头11具有整合的色温开关114,故供货商可依不同的应用需求切换调色温灯管1的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及/或功率,使调色温灯管1能符合不同应用的需求,因此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该调色温灯头包含:/n一壳体;以及/n一色温调整部件,设置于该壳体,并与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的复数个发光组件连接,该色温调整部件用于切换该些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该调色温灯头包含:
一壳体;以及
一色温调整部件,设置于该壳体,并与对应于二种或以上的色温的复数个发光组件连接,该色温调整部件用于切换该些发光组件,以改变光线的色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路板、一端盖及复数个接脚,该壳体呈管状,且该壳体的表面具有一开口,而该色温调整部件为一色温开关,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该色温开关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且该色温开关设置的位置与该开口相对应,而该些接脚设置于该端盖上,并透过该端盖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该色温开关包含一开关本体及一控制部,该控制部与该开关本体连接并由该开口露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按键,该按键设置于该壳体上并覆盖该开口,使该按键与该控制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色温灯头,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表面具有一滑槽及一滑动键,该滑槽设置于该开口上,该滑动键包含一滑动部及一连接部,该滑动部与该连接部连接,而该连接部套设于该控制部上。


6.一种调色温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福星刘荣土孙洪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