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9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其包括多层尼龙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两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最外层包覆有高阻燃包覆层,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壳体、套筒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所述壳体开设有导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环绕所述导孔至少两个台阶,两个所述台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高低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抵接,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的端部的部分剥离后的高阻燃包覆层抵接,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所述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其提高了机舱然后管总成的阻燃性,提高第一接头的抗冲击性,提高了抗压性和抗冲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
技术介绍
机舱燃油管一端连接底盘燃油管,另外一端连接的则是高压油泵,油泵工作时压力较高,并且在工作时还会泄压给机舱燃油管,所以机舱燃油管需要承受较高工作压力,相应的机舱燃油管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其需要满足75bar的爆破压力。而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接头一旦损坏,则会导致燃油管泄露,所以接头需要具备高抗压性和抗冲击性。同时,汽车一旦发生起火事故,给人员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至关重要,所以机舱燃油管总成需要具备高阻燃性,让人员可以在燃油泄漏前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由于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使得整个机舱燃油管总成被高阻燃包覆层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提高了机舱然后管总成的阻燃性,保护人员安全,高阻燃包胶注塑层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第一接头的抗冲击性;且可以通过套筒将壳体、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固定起来,提高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接头与层尼龙油管的抗压性和抗冲击性。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其包括多层尼龙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两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最外层包覆有高阻燃包覆层,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壳体、套筒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所述壳体开设有导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环绕所述导孔至少两个台阶,两个所述台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高低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抵接,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的端部的部分剥离后的高阻燃包覆层抵接,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所述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透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和壳体通过激光焊接。进一步地,所述高阻燃包覆层和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的材料均为TPV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料为导电尼龙612。进一步地,所述多层尼龙油管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顺序设置的导电内层、第一黏合层、阻隔层、第二黏合层和耐高温外层。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内层、第一黏合层、第二黏合层和耐高温外层均为尼龙612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材料层。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使得整个机舱燃油管总成被高阻燃包覆层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提高了机舱然后管总成的阻燃性,保护人员安全,高阻燃包胶注塑层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第一接头的抗冲击性;且可以通过套筒将壳体、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固定起来,提高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接头与层尼龙油管的抗压性和抗冲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接头和多层尼龙油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层尼龙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其包括多层尼龙油管1和分别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两端连接的第一接头2和第二接头3,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最外层包覆有高阻燃包覆层4,所述第一接头2包括壳体21、套筒22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所述壳体21开设有导孔24,所述壳体21的下端设有环绕所述导孔24至少两个台阶,两个所述台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高低设置的第一台阶25和第二台阶26,所述第一台阶25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抵接,所述第二台阶26与所述套筒22抵接,所述套筒22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的端部的部分剥离后的高阻燃包覆层4抵接,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包裹所述壳体21、套筒22、多层尼龙油管1和高阻燃包覆层4。由于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包裹壳体21、套筒22、多层尼龙油管1和高阻燃包覆层4,使得整个机舱燃油管总成被高阻燃包覆层4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包裹,提高了机舱然后管总成的阻燃性,保护人员安全,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第一接头2的抗冲击性;且可以通过套筒22将壳体21和多层尼龙油管1固定起来,提高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接头2与层尼龙油管的抗压性和抗冲击性。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2为透光套筒22,所述套筒22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和壳体21通过激光焊接。多层尼龙油管1和壳体21一般不具备透光性,无法实现激光焊接,所以设计具备透光性的套筒22实现激光焊接,以满足总成大于75bar的高爆破要求。进一步地,所述高阻燃包覆层4和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23的材料均为TPV材料。TPV材料可以使机舱燃油管总成达到高阻燃的要求,同时TPV材料为弹性体,通过TPV材料包覆后的机舱燃油管总成的抗冲击性能大幅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1的材料为导电尼龙612,以使得机舱燃油管总成内部的静电得以导出。进一步地,请结合图1至图3,所述多层尼龙油管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顺序设置的导电内层11、第一黏合层12、阻隔层13、第二黏合层14和耐高温外层15,导电内层11可以将机舱燃油管总成内部的静电导出,耐高温外层15可以保护内部管路,而导电内层11、阻隔层13和耐高温外层15一般为不同材料,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较好的融合一起,易出现分层的现象,所以通过第一黏合层12和第二黏合层14将三层黏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内层11、第一黏合层12、第二黏合层14和耐高温外层15均为尼龙612材料层,尼龙612的长期工作温度为-40℃至135℃,其比传统技术中尼龙12的长期工作温度要高35℃,即使是位于发动机舱燃油管路,尼龙612仍可承受如此高温;且尼龙612无需额外的特制工艺即可达到所需的导电性,可节省大量生产成本;而导电内层11为尼龙612,尼龙612为低析出导电材料,其析出物较少,可避免供油系统堵塞。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层尼龙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两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最外层包覆有高阻燃包覆层,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壳体、套筒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所述壳体开设有导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环绕所述导孔至少两个台阶,两个所述台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高低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抵接,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的端部的部分剥离后的高阻燃包覆层抵接,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所述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舱燃油管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层尼龙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两端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最外层包覆有高阻燃包覆层,所述第一接头包括壳体、套筒和高阻燃包胶注塑层,所述壳体开设有导孔,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环绕所述导孔至少两个台阶,两个所述台阶包括由内到外依次高低设置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抵接,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套筒抵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的端部的部分剥离后的高阻燃包覆层抵接,所述高阻燃包胶注塑层包裹所述壳体、套筒、多层尼龙油管和高阻燃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燃油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透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多层尼龙油管和壳体通过激光焊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晶茹王丽萍禚娴娴田永巍肇云鹏宫云飞李玥刘凯董伟张艳梅姜杰夫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亚大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