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38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包括呈垂直状设置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的相邻端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端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将内置筋从第一固定筋和第一连接筋的内部滑出,当第一连接筋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对固定槽的位置复位,第二弹簧恢复原状,使得凸块卡入内置筋的某一个固定槽,对第一固定筋、第一连接筋和内置筋的位置进行锁定,在调整位置时,可劳动通孔内的连接柱,便于凸块更好的脱离固定槽,综上,便于调整第一固定筋或第二固定筋的长度,确保有足够的长度相连,扩大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建筑节点的两根钢筋需要进行连接但长度不足的情况,目前通常是通过电焊的形式将两根钢筋进行延长。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不便根据呈垂直状的两个钢筋之间的间距,调整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的长度,以确保有足够的长度相连,缩小该装置的适用范围;2、现有的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为提高其支撑强度,会设置倾斜状杆子,以便构成三角状结构,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因杆子的长度不可调节,不能根据具体的支撑情况,对杆子的长度进行快速便利的调节,不便使用;3、现有的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的固定柱对钢筋进行连接固定时,一般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或通孔螺栓的固定,不便根据钢筋的直径进行调节固定,影响连接的牢固度,且缩小了该装置的安装范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具有便于调整整体的长度和支撑杆的长度,扩大安装范围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包括呈垂直状设置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所述第一钢筋和所述第二钢筋的相邻端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端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筋和第二固定筋,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固定柱靠近所述第二钢筋的一端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第二固定柱靠近所述圆柱槽的一侧外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相邻端面均固定设有螺纹柱,两个所述螺纹柱均与所述螺纹杆啮合;所述第一固定筋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置筋,所述内置筋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筋,所述内置筋的外侧壁等距开设有多个呈条状分布的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筋的顶端外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第一固定筋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连接柱相连通,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面固定设有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端均固定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板的外侧壁开设有卡盘,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卡盘的内部;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的内侧壁均粘接固定有垫板。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和两个所述第二卡板构成弧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弧形板状结构和所述圆柱槽的长度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结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中间位置处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底面两端对称嵌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垫层,所述螺纹杆的两端位于所述垫层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内置筋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开设有内凹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和所述固定槽的数量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凹槽均与所述凸块相互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当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时,所述连接柱的外端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筋的外侧壁。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和所述凸块的外侧壁均为耐磨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筋的端面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固定筋和所述第二连接筋的滑动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固定筋和所述第一连接筋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呈垂直设置的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之间距离,先转动第一连接筋使得凸块脱离固定槽,此时第二弹簧受挤压,凸块滑入凹槽的内部,凸块滑入滑槽内,将内置筋从第一固定筋和第一连接筋的内部滑出,当第一连接筋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对固定槽的位置复位,第二弹簧恢复原状,使得凸块卡入内置筋的某一个固定槽,对第一固定筋、第一连接筋和内置筋的位置进行锁定,在调整位置时,可劳动通孔内的连接柱,便于凸块更好的脱离固定槽,综上,便于调整第一固定筋或第二固定筋的长度,确保有足够的长度相连,扩大该装置的适用范围。2、通过固定盒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连接在一起,因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相邻端面均固定有螺纹柱,且两个通孔均与螺纹杆相啮合,且在轴承的配合下,使得螺纹杆能在固定盒的内部转动,使用者可通过固定环增大手部与螺纹杆之间的摩擦力,正转或反转螺纹杆,使得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便调整至符合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之间的间距,调整过程方便快捷,便于使用。3、将第二固定柱的圆柱槽套在第二钢筋的端面外侧壁,转动连接杆,因卡槽在卡盘的内部转动,不影响第一卡板的位置,使得第一卡板逐渐第二钢筋靠近,多个第一弹簧的配合下,使得两个第二卡板和第一卡板之间的扩张程度可调节,便于紧贴不同直径的第二钢筋,且垫板增加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与第二钢筋之间的摩擦力,因第一卡板、多个第一弹簧和两个第二卡板构成弧形板状结构,多个弧形板状结构围合成圆筒状结构,以便紧贴第二钢筋的外侧壁,提高牢固度,综上,便于第二固定柱可安装在不同直径的第二钢筋的外侧壁,且牢固度高,扩大该装置的安装范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二固定柱、连接杆和第一卡板的连接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杆、卡槽和第一卡板的安装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支撑杆、固定盒和第二支撑杆的局部安装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螺纹杆和轴承的拆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固定筋、内置筋和第一连接筋的立体安装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固定筋和内置筋的安装剖视图;图中:1、第一钢筋;2、第一固定柱;3、第一固定筋;4、第一连接筋;5、第一支撑杆;6、固定盒;7、通槽;8、第二支撑杆;9、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包括呈垂直状设置的第一钢筋(1)和第二钢筋(9),所述第一钢筋(1)和所述第二钢筋(9)的相邻端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柱(2)和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一固定柱(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10)的端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筋(3)和第二固定筋(12),所述第一固定柱(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10)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柱(10)靠近所述第二钢筋(9)的一端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第二固定柱(10)靠近所述圆柱槽的一侧外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内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卡板(14),所述第一卡板(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5),多个所述第一弹簧(15)的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卡板(16);/n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之间安装有固定盒(6),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相邻端面均固定设有螺纹柱(20),两个所述螺纹柱(20)均与所述螺纹杆(21)啮合;/n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置筋(25),所述内置筋(2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筋(4),所述内置筋(25)的外侧壁等距开设有多个呈条状分布的固定槽(26),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顶端外侧壁开设有通孔(29),所述通孔(2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柱(30),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和所述连接柱(30)相连通,所述凹槽(2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套设在所述连接柱(30)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弹簧(31)的端面固定设有凸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包括呈垂直状设置的第一钢筋(1)和第二钢筋(9),所述第一钢筋(1)和所述第二钢筋(9)的相邻端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柱(2)和第二固定柱(10),所述第一固定柱(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10)的端面分别焊接有第一固定筋(3)和第二固定筋(12),所述第一固定柱(2)和所述第二固定柱(10)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柱(10)靠近所述第二钢筋(9)的一端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第二固定柱(10)靠近所述圆柱槽的一侧外侧壁均匀安装有多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内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卡板(14),所述第一卡板(1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5),多个所述第一弹簧(15)的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卡板(16);
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之间安装有固定盒(6),所述固定盒(6)的内部底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相邻端面均固定设有螺纹柱(20),两个所述螺纹柱(20)均与所述螺纹杆(21)啮合;
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置筋(25),所述内置筋(25)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筋(4),所述内置筋(25)的外侧壁等距开设有多个呈条状分布的固定槽(26),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顶端外侧壁开设有通孔(29),所述通孔(2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柱(30),所述第一固定筋(3)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28),所述凹槽(28)和所述连接柱(30)相连通,所述凹槽(28)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套设在所述连接柱(30)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弹簧(31)的端面固定设有凸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节点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1)的内端均固定设有卡槽(17),所述第一卡板(14)的外侧壁开设有卡盘(18),所述卡槽(17)位于所述卡盘(18)的内部;
所述第一卡板(14)和所述第二卡板(16)的内侧壁均粘接固定有垫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王金莉张大英牛磊杨寒寒陈玫霖曾沁钰韩育非吕宪航赵康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