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景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36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隔热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顶部可能会积攒灰尘,如果灰尘较厚会影响装置的隔热效果的问题。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包括隔热板,内板和刮板,所述滑板为U形结构,且滑板的底部设置有三处连接柱,这三处连接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的顶部后侧中间处设置有一处罩箱,这一处罩箱为矩形结构,且罩箱内设置有一处气缸,此气缸的一端穿过罩箱与滑板的后侧相连接;所述滑板的后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处安装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刮板将隔热板顶部的灰尘刮下,防止灰尘积攒变厚,影响隔热板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美国有一种活动住宅,是比较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每个住宅单元就像是一辆大型的拖车,只要用特殊的汽车把它拉到现场,再由起重机吊装到地板垫块上和预埋好的水道、电源、电话系统相接,就能使用。活动住宅内部有暖气、浴室、厨房、餐厅、卧室等设施。活动住宅既能独成一个单元,也能互相连接起来。例如专利号为CN10487888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隔热装置,包括有上、下板,下板上设有凹腔,下板的底面设有通向凹腔的多个通孔,上板固定连接在下板上,上板的中部设有与凹腔相连通的开口,凹腔的底面上放置有隔板,隔板的底面与凹腔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隔板上表面的四周边沿与开口的内沿之间具有间隙;下板底部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架,相邻二个支架之间具有间隙。本专利技术简单、高效,能源转化次数极少,且不依赖于外部的对流条件,对各种类型的房顶具有普遍适应性,本专利技术的对流隔热效果远大于一般的隔热砖,同时在该过程中不需要消耗任何其他能量,对热渗透具有共轭效应,即热量越高,对流隔热能量越强,保证了任何条件下的房顶隔热效果。现有的隔热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顶部可能会积攒一些灰尘,如果灰尘较厚会影响装置的隔热效果,并且人工清理时较为不便,极为费时费力,而且现有的隔热装置内部通常会设置一些电力设备用于给排气设备提供动力,但是电力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热量,所产生的热量容易使建筑顶面进行烘烤,导致室内更加炎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隔热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顶部可能会积攒一些灰尘,如果灰尘较厚会影响装置的隔热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矩形结构,且隔热板的内部开设有一处内槽,并且内槽中设置有两处内板;两处所述内板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排横辊,且横辊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处滑槽,且两处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处滑板;所述滑板为U形结构,且滑板的底部设置有三处连接柱,这三处连接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的顶部后侧中间处设置有一处罩箱,这一处罩箱为矩形结构,且罩箱内设置有一处气缸,此气缸的一端穿过罩箱与滑板的后侧相连接;所述滑板的后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处安装板。优选的,所述隔热板包括侧槽,所述隔热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排侧槽,且两排侧槽为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内板包括防水泵,排水管和进水管,两处所述内板的顶部均开设有一处口形槽,且两处口形槽的后侧均设置有一处防水泵;两处所述防水泵的右侧均设置有一处进水管,且两处防水泵的左侧均设置有一处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横辊包括排气扇和拨板,两排所述横辊的外端均设置有一处排气扇,且每处横辊的内端均设置有一组拨板。优选的,所述滑板包括底槽和走轮,所述滑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处底槽,且两处底槽内均转动安装有一组走轮。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包括刮板和毛刷,三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通过弹簧安装有一处刮板,且刮板的前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刮板的后侧设置有两排毛刷。优选的,所述罩箱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罩箱的内部底端开设有一排竖槽,且罩箱的左侧开设有一处横槽,并且每处竖槽的底端均与横槽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包括转辊和擦辊,两处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安装有一处转辊,且转辊上设置有一处擦辊;所述擦辊为圆柱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处防水泵将水流抽入两处进水管,再由两处排水管将水排出,如此往复使水在两处内板内流动,从而通过水流进行隔热,当水流冲击两排拨板时,两排拨板带动两排横辊和两排排气扇转动,使两排排气扇将防水泵所产生热气穿过侧槽排出,并且通过水流的冲击力使两排排气扇转动,代替了通过传动设备带动排气扇转动,节省了较多的电力资源。2、本专利技术通过气缸顶推滑板带动刮板移动,使刮板将隔热板顶部的灰尘刮下,防止灰尘积攒变厚,影响隔热板的隔热效果,并且刮板的底部在弹簧的作用下一直与隔热板的顶部相贴合,防止因刮板与隔热板长时间发生摩擦,对刮板造成磨损,致使刮板的底部接触不到隔热板,导致刮板无法对隔热板进行清理,而且在滑板移动的过程中,擦辊与隔热板发生摩擦,从而使擦辊转动,使其对隔热板的顶部进行二次清理,将隔热板清理的更加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隔热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板及防水泵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辊及拨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滑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刮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罩箱半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擦辊半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热板;101、侧槽;2、内板;201、防水泵;202、排水管;203、进水管;3、横辊;301、排气扇;302、拨板;4、滑板;401、底槽;402、走轮;5、连接柱;501、刮板;502、毛刷;6、罩箱;601、横槽;602、竖槽;7、安装板;701、转辊;702、擦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包括隔热板1,所述隔热板1为矩形结构,且隔热板1的内部开设有一处内槽,并且内槽中设置有两处内板2;所述隔热板1包括侧槽101,所述隔热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排侧槽101,且两排侧槽101为圆形结构,通过两排侧槽101可将隔热板1内的热气排出;两处所述内板2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排横辊3,且横辊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1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处滑槽,且两处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处滑板4;所述滑板4为U形结构,且滑板4的底部设置有三处连接柱5,这三处连接柱5为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1),所述隔热板(1)为矩形结构,且隔热板(1)的内部开设有一处内槽,并且内槽中设置有两处内板(2);两处所述内板(2)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排横辊(3),且横辊(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1)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处滑槽,且两处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处滑板(4);所述滑板(4)为U形结构,且滑板(4)的底部设置有三处连接柱(5),这三处连接柱(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1)的顶部后侧中间处设置有一处罩箱(6),这一处罩箱(6)为矩形结构,且罩箱(6)内设置有一处气缸,此气缸的一端穿过罩箱(6)与滑板(4)的后侧相连接;所述滑板(4)的后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处安装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1),所述隔热板(1)为矩形结构,且隔热板(1)的内部开设有一处内槽,并且内槽中设置有两处内板(2);两处所述内板(2)的外侧均转动安装有一排横辊(3),且横辊(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1)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两处滑槽,且两处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一处滑板(4);所述滑板(4)为U形结构,且滑板(4)的底部设置有三处连接柱(5),这三处连接柱(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隔热板(1)的顶部后侧中间处设置有一处罩箱(6),这一处罩箱(6)为矩形结构,且罩箱(6)内设置有一处气缸,此气缸的一端穿过罩箱(6)与滑板(4)的后侧相连接;所述滑板(4)的后侧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一处安装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1)包括侧槽(101),所述隔热板(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排侧槽(101),且两排侧槽(101)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可进行物理隔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2)包括防水泵(201),排水管(202)和进水管(203),两处所述内板(2)的顶部均开设有一处口形槽,且两处口形槽的后侧均设置有一处防水泵(201);两处所述防水泵(201)的右侧均设置有一处进水管(203),且两处防水泵(201)的左侧均设置有一处排水管(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顶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景红
申请(专利权)人:万景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