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文兵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8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包括正面开设有凹槽的装置外壳,展示板,所述展示板螺纹连接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底部的两侧;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开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通过设置安装座可将装置外壳与地面相连接,随后转动转动盘,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通过螺纹向下移动,随后第一移动板带动第一齿条板进行下压,通过第一齿条板与第二齿轮杆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杆对第二齿条板进行传动,随后第二齿条板展开进行与地面进行固定,即可进行固定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屏障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
技术介绍
隔音屏障又称隔音墙,是舒缓噪音的方法之一,也是缓和道路,铁路和工业噪音源等噪音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的大多数隔音屏障都带有广告功能。现有的带有广告功能的隔音屏障在安装时,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螺纹安装,导致安装步骤较为复杂,且不便于拆卸更换,导致在对该隔音屏障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以及隔音屏障不具有自发电功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较为费电,成本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带有广告功能的隔音屏障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螺纹安装,导致安装步骤较为复杂,且不便于拆卸更换,导致在对该隔音屏障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以及隔音屏障不具有自发电功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较为费电,成本较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包括正面开设有凹槽的装置外壳,展示板,所述展示板螺纹连接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底部的两侧;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开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第一齿轮杆,所述第一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涡轮杆,所述涡轮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齿轮杆相啮合;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涡轮杆的底端;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齿条板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内腔;第二齿轮杆,所述第二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一齿条板相啮合;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可滑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齿轮杆相啮合;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展示板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于所述展示板相接触的清理毛刷。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板的下表面竖向设置有滑杆,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开设有通孔,所述传动腔的内腔且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圈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移动板通过通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一侧之间且位于所述伸缩杆的外圈设置有支撑弹簧。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且位于所述展示板的底部横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移动板内部的底端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底端通过移动卡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杆上。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竖向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杆的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装置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杆位于所述装置外壳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通过设置安装座可将装置外壳与地面相连接,随后转动转动盘,使得第一齿轮杆与涡轮杆进行啮合,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移动板通过螺纹向下移动,随后第一移动板带动第一齿条板进行下压,通过第一齿条板与第二齿轮杆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杆对第二齿条板进行传动,随后第二齿条板展开进行与地面进行固定,即可进行固定安装,省时省力的同时增加牢固性,防止安装座脱落,通过设置电机,可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啮合,使得第二螺纹杆对第二移动板进行传动,随后第二移动板带动固定板与清理毛刷对展示板的表面进行清理,防止展示板表面灰尘过多导致展示效果降低的问题,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可使得该装置白天通过太阳照射进行充电,夜晚时对展示板提供电力支持,使得展示板在夜晚时保持展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移动板与固定板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标号:1、装置外壳,2、展示板,3、安装座,4、传动腔,5、第一齿轮杆,6、涡轮杆,7、第一限位杆,8、第一移动板,9、第一螺纹杆,10、第一齿条板,11、第二齿条板,12、电机,13、转动杆,14、第二螺纹杆,15、第二限位杆,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二移动板,19、伸缩杆,20、第二齿轮杆,21、支撑弹簧,22、固定板,23、清理毛刷,24、转动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移动板与固定板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所示的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的结构正视示意图。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包括:正面开设有凹槽的装置外壳1,展示板2,所述展示板2螺纹连接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腔,通过设置凹槽,可使得展示板2安装在凹槽内,随后通过展示板2与装置外壳1的螺纹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设置装置外壳1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在白天时通过太阳照射进行充电,当展示板2在夜间时对其提供电力,使得展示板2保持展示效果的同时,节约成本。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1底部的两侧,传动腔4,所述传动腔4开设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第一齿轮杆5,所述第一齿轮杆5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4的内腔,涡轮杆6,所述涡轮杆6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4的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齿轮杆5相啮合,通过设置第一齿轮杆5,当第一齿轮杆5转动时,可与涡轮杆6进行啮合,使得涡轮杆6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齿轮杆5的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杆5位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24,所述第一齿轮杆5的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部,所述第一齿轮杆5位于所述装置外壳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24,通过设置转动盘24,当转动转动盘24时,转动盘24可带动第一齿轮杆5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9设置于所述涡轮杆6的底端,第一移动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包括正面开设有凹槽的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n展示板,所述展示板螺纹连接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n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底部的两侧;/n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开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n第一齿轮杆,所述第一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n涡轮杆,所述涡轮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齿轮杆相啮合;/n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涡轮杆的底端;/n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n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齿条板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内腔;/n第二齿轮杆,所述第二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一齿条板相啮合;/n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可滑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齿轮杆相啮合;/n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展示板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n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n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n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于所述展示板相接触的清理毛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广告功能的自发电轨道隔音屏障,包括正面开设有凹槽的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
展示板,所述展示板螺纹连接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腔;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底部的两侧;
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开设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凹槽的底部;
第一齿轮杆,所述第一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
涡轮杆,所述涡轮杆可转动地竖向设置于所述传动腔的内腔,且与所述第一齿轮杆相啮合;
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于所述涡轮杆的底端;
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
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一齿条板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齿条板的底端向下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内腔;
第二齿轮杆,所述第二齿轮杆可转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第二齿轮杆与所述第一齿条板相啮合;
第二齿条板,所述第二齿条板可滑动地横向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齿轮杆相啮合;
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展示板的顶部,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
第二移动板,所述第二移动板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杆上;
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板的一侧;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于所述展示板相接触的清理毛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代文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