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5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曝气机、气浮槽、回渣槽、刮渣链板、拭除装置。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摩擦条以及刮捋杆与刮渣链板相贴合接触的同时,实现对刮渣链板表面附着有的纸渣浆做贴合刮除捋动,以避免刮渣链板表面因滞留有大量的纸渣浆而形成硬化,加长刮渣链板的刮渣长度以及厚度,导致刮渣链板较于正常链板更伸入气浮槽内部,使得在碰触到气浮槽与回渣槽之间设有的隔板,出现卡壳不动的显现,利用分腔内部的拭囊对捋刮件表面的纸渣浆做清除,确保捋刮件可循环使用且不会讲滞留有的纸渣浆再返落至气浮槽内,同时配合抑返渣机构将该刮除后的纸渣浆做集中性的吸收,并输至回渣槽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纸浆回收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在利用涡凹气浮机对造纸是产生的纸渣浆做回收处理时,因纸渣浆较为浓稠且其较容易附着在刮渣链板表面,同时配合刮渣链板在暴露于空气中时,其附着有的纸渣浆接触到空气后,则会在刮渣链板表面形成硬化结块,不易被清除,并在下一次的刮渣工作中,因该硬化的纸渣浆加长以及加厚的了刮渣链板,导致刮渣链板较于正常长度的刮渣链板,伸入气浮槽内部,从而使得在刮渣链板将纸渣浆捋至靠近回渣槽时,与回渣槽和气浮槽的隔板出现阻碍隔挡现象,从而导致整个刮渣链板被卡住,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利用涡凹气浮机对造纸是产生的纸渣浆做回收处理时,因纸渣浆较为浓稠且其较容易附着在刮渣链板表面,同时配合刮渣链板在暴露于空气中时,其附着有的纸渣浆接触到空气后,则会在刮渣链板表面形成硬化结块,不易被清除,并在下一次的刮渣工作中,因该硬化的纸渣浆加长以及加厚的了刮渣链板,导致刮渣链板较于正常长度的刮渣链板,伸入气浮槽内部,从而使得在刮渣链板将纸渣浆捋至靠近回渣槽时,与回渣槽和气浮槽的隔板出现阻碍隔挡现象,从而导致整个刮渣链板被卡住,出现故障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曝气机、气浮槽、回渣槽、刮渣链板、拭除装置,所述曝气机安装于设备主体内部左侧,所述气浮槽设于设备主体内部左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渣槽设于设备主体内部右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渣链板设于设备主体上表面中部,所述拭除装置安装于刮渣链板上表面并相配合,所述拭除装置包括框架、捋贴渣结构、抑返渣机构,所述捋贴渣结构设于框架内部并通过抑返渣机构相连接,所述抑返渣机构左右两侧分别与捋贴渣结构两端相配合,所述抑返渣机构后端与回渣槽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捋贴渣结构包括旋转轴、衔接轴套、套框柱、分腔、穿孔条、复位弹簧、捋刮件,所述旋转轴呈横向状设于套框柱内部并相配合,所述衔接轴套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套框柱左右两端,所述衔接轴套与套框柱贯穿相连接,所述分腔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安装于套框柱内部,所述分腔与套框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穿孔条设有六个且分别设于套框柱表面,并与分腔呈相对应状安装,所述捋刮件共设有六个且末端分别穿过穿孔条伸入分腔内部,所述捋刮件末端与分腔内部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衔接轴套一端与套框柱贯穿相连接,且另一端分别与抑返渣机构贯穿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纸渣浆做吸收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分腔包括框架板、配动杆、拭囊,所述配动杆设有数根且分别呈不规则状安装于框架板内侧壁两侧,所述配动杆与框架板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拭囊设有数个且分别安装于配动杆末端并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对捋刮件刮除后的渣浆做分散吸收,同时防止该纸渣浆再次附着在刮渣链板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捋刮件包括触板、摩擦条、配重隔板,所述摩擦条设有数条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触板前后表面,所述摩擦条与触板相焊接,所述配动隔板设于触板末端并相连接,所述配动隔板位于分腔内部并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对附着在刮渣链板表面的纸渣浆做刮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摩擦条表面设有数根刮捋杆,所述刮捋杆呈横向状安装于摩擦条表面并相配合,有利于实现对刮渣链板表面滞留有的纸渣浆做刮除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抑返渣机构包括集渣腔、安装板、扣孔、单项出料阀、输管,所述安装板设于集渣腔上表面并相焊接,所述扣孔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集渣腔左右两侧,所述扣孔分别与衔接轴套贯穿相连接,所述单项出料阀设于集渣腔内部后侧,所述输管一端与单项出料阀相连接,且另一端伸入回渣槽内部,有利于实现对刮除而下的纸渣浆做吸收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集渣腔内部设有抽吸泵,有利于实现对刮除而下的纸渣浆做吸收配合,以避免出现循环性的刮渣浆。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捋贴渣结构设有的捋刮件,其在旋转轴配合下做旋转运动,并在与刮渣链板相贴合接触的同时,配合摩擦条以及刮捋杆,实现对刮渣链板表面附着有的纸渣浆做贴合刮除捋动,以避免刮渣链板表面因滞留有大量的纸渣浆而形成硬化,从而加长刮渣链板的刮渣长度以及厚度,导致刮渣链板较于正常链板更伸入气浮槽内部,使得在碰触到气浮槽与回渣槽之间设有的隔板,出现卡壳不动的显现,从而无法完成有效的纸渣浆刮除分离。本专利技术利用设有的分腔与捋刮件的配合,在配重隔板的作用下,带动捋刮件伸入分腔内部,从而配合分腔内部的拭囊对捋刮件表面的纸渣浆做清除,确保捋刮件可循环使用且不会讲滞留有的纸渣浆再返落至气浮槽内,同时配合抑返渣机构,将该刮除后的纸渣浆做集中性的吸收,并输至回渣槽内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拭除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捋贴渣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衔接轴套与抑返渣机构的连接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腔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捋刮件的侧视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捋刮件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抑返渣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主体-1、曝气机-2、气浮槽-3、回渣槽-4、刮渣链板-5、拭除装置-6、框架-6a、捋贴渣结构-6b、抑返渣机构-6c、旋转轴-6b1、衔接轴套-6b2、套框柱-6b3、分腔-6b4、穿孔条-6b5、复位弹簧-6b6、捋刮件-6b7、框架板-6b41、配动杆-6b42、拭囊-6b43、触板-6b71、摩擦条-6b72、配重隔板-6b73、刮捋杆-g、集渣腔-6c1、安装板-6c2、扣孔-6c3、单项出料阀-6c4、输管-6c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曝气机2、气浮槽3、回渣槽4、刮渣链板5、拭除装置6,所述曝气机2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所述气浮槽3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渣槽4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右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渣链板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中部,所述拭除装置6安装于刮渣链板5上表面并相配合,所述拭除装置6包括框架6a、捋贴渣结构6b、抑返渣机构6c,所述捋贴渣结构6b设于框架6a内部并通过抑返渣机构6c相连接,所述抑返渣机构6c左右两侧分别与捋贴渣结构6b两端相配合,所述抑返渣机构6c后端与回渣槽4相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曝气机(2)、气浮槽(3)、回渣槽(4)、刮渣链板(5)、拭除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2)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所述气浮槽(3)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渣槽(4)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右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渣链板(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中部,所述拭除装置(6)安装于刮渣链板(5)上表面并相配合;/n所述拭除装置(6)包括框架(6a)、捋贴渣结构(6b)、抑返渣机构(6c),所述捋贴渣结构(6b)设于框架(6a)内部并通过抑返渣机构(6c)相连接,所述抑返渣机构(6c)左右两侧分别与捋贴渣结构(6b)两端相配合,所述抑返渣机构(6c)后端与回渣槽(4)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主体(1)、曝气机(2)、气浮槽(3)、回渣槽(4)、刮渣链板(5)、拭除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2)安装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所述气浮槽(3)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左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渣槽(4)设于设备主体(1)内部右侧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渣链板(5)设于设备主体(1)上表面中部,所述拭除装置(6)安装于刮渣链板(5)上表面并相配合;
所述拭除装置(6)包括框架(6a)、捋贴渣结构(6b)、抑返渣机构(6c),所述捋贴渣结构(6b)设于框架(6a)内部并通过抑返渣机构(6c)相连接,所述抑返渣机构(6c)左右两侧分别与捋贴渣结构(6b)两端相配合,所述抑返渣机构(6c)后端与回渣槽(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捋贴渣结构(6b)包括旋转轴(6b1)、衔接轴套(6b2)、套框柱(6b3)、分腔(6b4)、穿孔条(6b5)、复位弹簧(6b6)、捋刮件(6b7),所述旋转轴(6b1)呈横向状设于套框柱(6b3)内部并相配合,所述衔接轴套(6b2)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套框柱(6b3)左右两端,所述衔接轴套(6b2)与套框柱(6b3)贯穿相连接,所述分腔(6b4)共设有六个且分别安装于套框柱(6b3)内部,所述分腔(6b4)与套框柱(6b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穿孔条(6b5)设有六个且分别设于套框柱(6b3)表面,并与分腔(6b4)呈相对应状安装,所述捋刮件(6b7)共设有六个且末端分别穿过穿孔条(6b5)伸入分腔(6b4)内部,所述捋刮件(6b7)末端与分腔(6b4)内部通过复位弹簧(6b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渣浆的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轴套(6b2)一端与套框柱(6b3)贯穿相连接,且另一端分别与抑返渣机构(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浮潮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