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62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该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包括加工外壳、浸染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加工外壳内部开设有染料槽,浸染单元设置在加工外壳下端内壁上,搅拌单元安装在加工外壳内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的包覆丝在进行制作加工时大部分是将包覆丝长时间浸泡在染料中,以对其染色,然而采用该类浸染方式易造成包覆丝之间的缠绕,且取出包覆丝时易造成染料溅出,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且无法保证包覆丝的浸染效果,易造成浸染不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染色加工,从而增加工时,且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包覆丝制作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包覆丝又称包缠纱,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其特点为条干均匀、膨松丰满、纱线光滑而毛羽少、强力高、断头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均有所提高,人们逐渐对服装以及纺织装有所重视,因此为了便于更好的起到装饰作用,需要对包覆丝进行相应的浸染处理,以提高包覆丝后期生产制作的多样性。然而目前对涤纶包覆丝进行制作加工时存在以下难题:目前的包覆丝在进行制作加工时大部分是将包覆丝长时间浸泡在染料中,以对其染色,然而采用该类浸染方式易造成包覆丝之间的缠绕,且取出包覆丝时易造成染料溅出,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且无法保证包覆丝的浸染效果,易造成浸染不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染色加工,从而增加工时,且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该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包括加工外壳、浸染单元和搅拌单元,所述加工外壳内部开设有染料槽,浸染单元设置在加工外壳下端内壁上,搅拌单元安装在加工外壳内侧壁上,其中:所述加工外壳左端开设有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进料口,且加工外壳右端开设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半圆槽,沿加工外壳左端进料口上侧开设有联动槽,沿联动槽上侧向内侧延伸开设有联动孔,加工外壳右端内侧壁开设有与联动孔相配合的连接孔,且染料槽下端内壁均匀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浸染单元包括挡板、支撑板、支撑轴、放卷辊、支撑气缸、推板、连接杆和收卷组件,其中:挡板安装在加工外壳左端外壁上,沿挡板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支撑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内侧壁上,沿支撑轴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套设有放卷辊,支撑气缸安装在固定槽内,沿支撑气缸伸缩杆末端连接有推板,推板上端均匀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包覆丝的半圆槽,收卷组件安装在半圆槽内壁上。所述搅拌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凸轮柱、联动杆、联动板、辅助杆、支撑弹簧、传动销、限位柱和搅拌杆,其中: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联动槽处加工外壳左端外壁上,驱动电机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滑动设置在联动槽内的凸轮柱,联动杆滑动设置在联动孔内,且联动杆左端滑移抵触在凸轮柱右端外缘处,沿联动杆右端安装有联动板,联动板右端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滑动设置在连接孔内,支撑弹簧一端设置在辅助杆右端外壁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孔内壁上,沿联动板下端均匀设置有传动销,限位柱从前到后均匀安装在染料槽左右端内壁上,沿限位柱外壁从左到右均匀滑动设置有搅拌杆,搅拌杆之间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上开设有与传动销滑动连接的传动孔,且搅拌杆下端设置有导向弹簧杆,沿导向弹簧杆下端连接有执行触杆,沿执行触杆下端开设有与半圆槽相配合的辅助槽。使用上述的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对涤纶包覆丝进行制作加工包括如下步骤:S1、包覆丝安装:将染料倒入该装置内部,进而将待加工的包覆丝安装在该装置上,且启动装置;S2、包覆丝浸染:通过浸染单元对包覆丝进行浸染处理,期间辅助单元将配合浸染单元对包覆丝进行往复摆动,以便于增强浸染效果;S3、包覆丝收集:通过浸染单元对浸染完成的包覆丝内残留的染料进行挤压排除,进而将包覆丝进行收卷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电机、一号辊、二号辊、传动齿轮、辅助齿轮、承托板、限位板、联动轴和收卷辊,其中:收卷电机通过电机罩设置在出料口处加工外壳前端外壁上,收卷电机输出轴末端连接有一号辊,一号辊末端滑动设置在半圆槽后端内壁上,且一号辊后端外壁套设有传动齿轮,二号辊两端滑动设置在出料口前后端内壁上,且二号辊后端外壁套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辅助齿轮,承托板与挡板呈镜像设置在加工外壳右端外壁上,沿承托板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限位板,联动轴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限位板内侧壁上,且联动轴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套设有与放卷辊相对应的收卷辊,且收卷辊前端与二号辊通过带传动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上端以半圆槽为基点左右对称设置有吸附磁块,沿执行触杆下端以辅助槽为基点左右对称设置有与吸附磁块相配合的联动磁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孔为用于配合传动销带动矩形板进行往复移动的倾斜结构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辊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套设有用于将包覆丝内的染料进行挤压排除的挤压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辊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与挤压环相配合的环形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针对涤纶包覆丝的制作加工做了极大的改善,能够解决“目前的包覆丝在进行制作加工时大部分是将包覆丝长时间浸泡在染料中,以对其染色,然而采用该类浸染方式易造成包覆丝之间的缠绕,且取出包覆丝时易造成染料溅出,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且无法保证包覆丝的浸染效果,易造成浸染不当,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染色加工,从而增加工时,且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二、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浸染单元,能够对多条包覆丝同步进行浸染处理,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包覆丝出现缠绕,进而将浸染完成的包覆丝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减少工作量。三、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搅拌单元,能够配合浸染单元带动包覆丝在染料中进行往复摆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增加浸染效果,从而减少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四、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收卷组件,能够配合浸染单元对浸染完成的包覆丝内的染料进行挤压排除,进而对其进行收卷处理,因此能够防止染料溅出,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收卷组件的俯视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号辊和二号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销、限位柱和搅拌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单元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销和搅拌杆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该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包括加工外壳1、浸染单元2和搅拌单元3,所述加工外壳1内部开设有染料槽11,浸染单元2设置在加工外壳1下端内壁上,搅拌单元3安装在加工外壳1内侧壁上,其中:所述加工外壳1左端开设有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进料口12,且加工外壳1右端开设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出料口13,且出料口13上端内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该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包括加工外壳(1)、浸染单元(2)和搅拌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外壳(1)内部开设有染料槽(11),浸染单元(2)设置在加工外壳(1)下端内壁上,搅拌单元(3)安装在加工外壳(1)内侧壁上,其中:/n所述加工外壳(1)左端开设有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进料口(12),且加工外壳(1)右端开设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出料口(13),且出料口(13)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半圆槽(14),沿加工外壳(1)左端进料口(12)上侧开设有联动槽(15),沿联动槽(15)上侧向内侧延伸开设有联动孔(16),加工外壳(1)右端内侧壁开设有与联动孔(16)相配合的连接孔(17),且染料槽(11)下端内壁均匀开设有固定槽(18);/n所述浸染单元(2)包括挡板(21)、支撑板(22)、支撑轴(23)、放卷辊(24)、支撑气缸(25)、推板(26)、连接杆(27)和收卷组件(28),其中:所述挡板(21)安装在加工外壳(1)左端外壁上,沿挡板(21)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轴(23)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22)内侧壁上,沿支撑轴(23)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套设有放卷辊(24),支撑气缸(25)安装在固定槽(18)内,沿支撑气缸(25)伸缩杆末端连接有推板(26),推板(26)上端均匀铰接有连接杆(27),且连接杆(27)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包覆丝的限位槽(271),收卷组件(28)安装在限位槽(271)内壁上;/n所述搅拌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凸轮柱(32)、联动杆(33)、联动板(34)、辅助杆(35)、支撑弹簧(36)、传动销(37)、限位柱(38)和搅拌杆(3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联动槽(15)处加工外壳(1)左端外壁上,驱动电机(31)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滑动设置在联动槽(15)内的凸轮柱(32),联动杆(33)滑动设置在联动孔(16)内,且联动杆(33)左端滑移抵触在凸轮柱(32)右端外缘处,沿联动杆(33)右端安装有联动板(34),联动板(34)右端设置有辅助杆(35),辅助杆(35)滑动设置在连接孔(17)内,支撑弹簧(36)一端设置在辅助杆(35)右端外壁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孔(17)内壁上,沿联动板(34)下端均匀设置有传动销(37),限位柱(38)从前到后均匀安装在染料槽(11)左右端内壁上,沿限位柱(38)外壁从左到右均匀滑动设置有搅拌杆(39),搅拌杆(39)之间设置有矩形板(391),矩形板(391)上开设有与传动销(37)滑动连接的传动孔(3911),且搅拌杆(39)下端设置有导向弹簧杆(392),沿导向弹簧杆(392)下端连接有执行触杆(393),沿执行触杆(393)下端开设有与限位槽(271)相配合的辅助槽(3931);/n使用上述的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对涤纶包覆丝进行制作加工包括如下步骤:/nS1、包覆丝安装:将染料倒入该装置内部,进而将待加工的包覆丝安装在该装置上,且启动装置;/nS2、包覆丝浸染:通过浸染单元(2)对包覆丝进行浸染处理,期间辅助单元将配合浸染单元(2)对包覆丝进行往复摆动,以便于增强浸染效果;/nS3、包覆丝收集:通过浸染单元(2)对浸染完成的包覆丝内残留的染料进行挤压排除,进而将包覆丝进行收卷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该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抗菌PVC涤纶包覆丝制备装置包括加工外壳(1)、浸染单元(2)和搅拌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外壳(1)内部开设有染料槽(11),浸染单元(2)设置在加工外壳(1)下端内壁上,搅拌单元(3)安装在加工外壳(1)内侧壁上,其中:
所述加工外壳(1)左端开设有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进料口(12),且加工外壳(1)右端开设从前到后均匀开设有出料口(13),且出料口(13)上端内壁上开设有半圆槽(14),沿加工外壳(1)左端进料口(12)上侧开设有联动槽(15),沿联动槽(15)上侧向内侧延伸开设有联动孔(16),加工外壳(1)右端内侧壁开设有与联动孔(16)相配合的连接孔(17),且染料槽(11)下端内壁均匀开设有固定槽(18);
所述浸染单元(2)包括挡板(21)、支撑板(22)、支撑轴(23)、放卷辊(24)、支撑气缸(25)、推板(26)、连接杆(27)和收卷组件(28),其中:所述挡板(21)安装在加工外壳(1)左端外壁上,沿挡板(21)上端前后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2),支撑轴(23)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支撑板(22)内侧壁上,沿支撑轴(23)外壁从前到后均匀套设有放卷辊(24),支撑气缸(25)安装在固定槽(18)内,沿支撑气缸(25)伸缩杆末端连接有推板(26),推板(26)上端均匀铰接有连接杆(27),且连接杆(27)上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包覆丝的限位槽(271),收卷组件(28)安装在限位槽(271)内壁上;
所述搅拌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1)、凸轮柱(32)、联动杆(33)、联动板(34)、辅助杆(35)、支撑弹簧(36)、传动销(37)、限位柱(38)和搅拌杆(3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联动槽(15)处加工外壳(1)左端外壁上,驱动电机(31)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滑动设置在联动槽(15)内的凸轮柱(32),联动杆(33)滑动设置在联动孔(16)内,且联动杆(33)左端滑移抵触在凸轮柱(32)右端外缘处,沿联动杆(33)右端安装有联动板(34),联动板(34)右端设置有辅助杆(35),辅助杆(35)滑动设置在连接孔(17)内,支撑弹簧(36)一端设置在辅助杆(35)右端外壁上,另一端安装在连接孔(17)内壁上,沿联动板(34)下端均匀设置有传动销(37),限位柱(38)从前到后均匀安装在染料槽(11)左右端内壁上,沿限位柱(38)外壁从左到右均匀滑动设置有搅拌杆(39),搅拌杆(39)之间设置有矩形板(391),矩形板(391)上开设有与传动销(37)滑动连接的传动孔(3911),且搅拌杆(39)下端设置有导向弹簧杆(392),沿导向弹簧杆(392)下端连接有执行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祥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增章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