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64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涉及制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筛本体,弧形筛本体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斜座,斜座的后侧固定有半弧板,斜座下方的半弧板前侧固定有放置杆,安装板的侧壁上相对应放置杆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孔,放置杆的前端设置在相对应的放置孔内,弧形筛本体的下端固定有放置块,壳体的内部底端相对应放置块的位置处固定有斜板,斜板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相对应放置块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安装板上的放置孔从放置杆上取出,再将放置块从放置口内取出,从而使得弧形筛本体能够从壳体内部拆卸下来,并快速的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
本技术属于制浆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
技术介绍
目前桉木中含有大量的树脂,制浆生产过程树脂析出粘附在管道、池壁、成型网、毛布、压辊等设备上造成树脂障碍,导致产品质量降级、生产中断等事故,通过在生产流程中加入分散型树脂控制剂和包裹型树脂控制剂,把析出的树脂进行分散、包裹后通过白水泡沫溢流出系统外,从而达到净化生产流程,保障产品质量及生产连续稳定运行,在对溢流白水树脂颗粒进行过滤净化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弧形筛,目前,现有的弧形筛是机械一体的,导致弧形筛无法拆卸下来的,因此弧形筛损坏时,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更换,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通过设置安装板、放置孔、放置块、放置杆和放置口,解决了现有的弧形筛是机械一体的,导致弧形筛无法拆卸下来的,因此弧形筛损坏时,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更换,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筛本体,所述弧形筛本体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斜座,通过斜座使得半弧板后侧的水冲到前方时,方便能够滑落到弧形筛本体上,所述斜座的后侧固定有半弧板,所述斜座下方的半弧板前侧固定有放置杆,且放置杆设置有三根,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相对应放置杆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杆的前端设置在相对应的放置孔内,因此保证弧形筛本体在壳体内部的稳定,所述弧形筛本体的下端固定有放置块,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相对应放置块的位置处固定有斜板,通过斜板使得弧形筛本体过滤的水便于滑落到出水管的位置,所述斜板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相对应放置块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口,放置口前侧的安装座侧壁呈斜角状,因此弧形筛本体上过滤的残渣方便从出渣口内滑出,所述放置块的下端设置在放置口内,因此使得弧形筛本体的下端在壳体内部更加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半弧板后侧的下部位固定有挡板,通过挡板使得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分隔开,且挡板固定在壳体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端的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通过进水口便于外部水源流进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外侧侧壁上相对应进水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进水管。进一步地,所述斜板上端的壳体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通过出水口便于壳体内部的水源流出,所述壳体的外侧侧壁上相对应出水口的位置处固定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前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渣口,通过出渣口便于壳体内部的残渣滑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下侧开设有卡口,防护壳通过卡口套在壳体上,保证防护壳在壳体上的稳定,所述卡口与壳体的宽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开设有三个,所述防护壳的内侧侧壁上相对应安装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下端设置在相对应的安装孔内,因此加强防护壳在壳体上的稳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放置孔、放置块、放置杆和放置口,当需要更换弧形筛本体时,将弧形筛本体下端放置块从安装座上的放置口内取出,因此使得弧形筛本体的下部位在壳体内部能够活动,此时再将安装板上的放置孔在放置孔内取出,因此使得弧形筛本体的上部位能够活动,此时即可将弧形筛本体从壳体的内部取出,因此当弧形筛本体出现损坏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更换弧形筛本体,便于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壳体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壳体的后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弧形筛本体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图2中斜座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图2中斜板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图1中防护壳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防护壳;101、安装杆;102、卡口;2、弧形筛本体;201、安装板;202、放置孔;203、放置块;3、壳体;301、出渣口;302、进水口;303、出水口;304、安装孔;305、进水管;306、出水管;4、斜座;401、挡板;402、半弧板;403、放置杆;5、斜板;501、安装座;502、放置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为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包括壳体3,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筛本体2,弧形筛本体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201,安装板201的上端设置有斜座4,斜座4的后侧固定有半弧板402,半弧板402后侧的下部位固定有挡板401,且挡板401固定在壳体3的侧壁上,斜座4下方的半弧板402前侧固定有放置杆403,且放置杆403置有三根,安装板201的侧壁上相对应放置杆40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孔202,放置杆403的前端设置在相对应的放置孔202内,弧形筛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放置块203,壳体3的内部底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固定有斜板5,斜板5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501,安装座501的上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口502,放置块203的下端设置在放置口502内,将壳体3安装在停用的外部表除渣器旁,当抄浆溢流白水流进外部消音槽内后,通过外部白水泵将抄浆溢流白水打进壳体3内部,通过弧形筛本体2对白水进行过滤;挡板401上端的壳体3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302,壳体3的外侧侧壁上相对应进水口302的位置处固定有进水管305,斜板5上端的壳体3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303,壳体3的外侧侧壁上相对应出水口303的位置处固定有出水管306,壳体3的前侧侧壁上开设有出渣口301,当需要使用弧形筛本体2上,将进水管305与外部白水泵接通,因此外部白水泵将白水打进壳体3内,通过不断的流进白水,因此白水流到弧形筛本体2上,因此弧形筛本体2对白水进行过滤,过滤过后的白水从出水口303上的出水管306内排出,过滤出料的残渣从出渣口301内排出。其中如图1、2、3所示,壳体3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壳1,当白水从半弧板402上滑落到弧形筛本体2上时,通过防护壳1将白水挡住,避免白水从壳体3上冲出,保证白水正常的滑落到弧形筛本体2上,防护壳1的下侧开设有卡口102,卡口102与壳体3的宽度一致,壳体3的上端开设有安装孔304,将防护壳1卡在壳体3上,防护壳1的下侧将壳体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筛本体(2),所述弧形筛本体(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的上端设置有斜座(4),所述斜座(4)的后侧固定有半弧板(402),所述斜座(4)下方的半弧板(402)前侧固定有放置杆(403),且放置杆(403)置有三根,所述安装板(201)的侧壁上相对应放置杆(40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孔(202),所述放置杆(403)的前端设置在相对应的放置孔(202)内,所述弧形筛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放置块(203),所述壳体(3)的内部底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固定有斜板(5),所述斜板(5)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501),所述安装座(501)的上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口(502),所述放置块(203)的下端设置在放置口(50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包括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弧形筛本体(2),所述弧形筛本体(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的上端设置有斜座(4),所述斜座(4)的后侧固定有半弧板(402),所述斜座(4)下方的半弧板(402)前侧固定有放置杆(403),且放置杆(403)置有三根,所述安装板(201)的侧壁上相对应放置杆(403)的位置处均开设有放置孔(202),所述放置杆(403)的前端设置在相对应的放置孔(202)内,所述弧形筛本体(2)的下端固定有放置块(203),所述壳体(3)的内部底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固定有斜板(5),所述斜板(5)的前端固定有安装座(501),所述安装座(501)的上端相对应放置块(203)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口(502),所述放置块(203)的下端设置在放置口(50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白水回用弧形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弧板(402)后侧的下部位固定有挡板(401),且挡板(401)固定在壳体(3)的侧壁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仁季陈华李学鸿李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