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562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包括吸收塔、两个DTRO装置,在吸收塔内上部安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一端连接卤水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路,吸收塔的解析液排出管路连接第一DTRO装置,第一DTRO装置的第一透过液出口与清水进水管路连通,第一浓缩液出口连接第一缓冲室进口,第一缓冲室出口管路通过高压泵连接第二DTRO装置的进口,第二DTRO装置的第二透过液出口与第一DTRO装置的透过液排出管路连通,第二浓缩液出口连接第二缓冲室的进口,第二缓冲室的第一出口连接完成液排出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体实现对锂离子的吸附、解吸和浓缩,解吸所用清水为管路循环使用,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
本技术属于卤水提锂领域,涉及提锂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和电子领域的崛起,锂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陶瓷、高能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全球对锂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传统提锂方法主要有沉淀法、碳化法、溶剂萃取法、煅烧法等,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从锂含量较高的锂矿中提锂。而我国绝大部分锂资源储藏于盐湖卤水中,大都属于高镁锂比卤水,因此从高镁锂比卤水中提锂成为我国锂资源开发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将锂从低浓度浓缩到高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以球形吸附剂为载体的能够集吸附、解吸、浓缩为一体的提锂设备。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包括吸收塔、第一DTRO装置、第二DTRO装置、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多个高压泵、多个阀门、连接管路,吸收塔内装填有吸附剂,在吸收塔内上部安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一端连接卤水进水管路,喷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路,在吸收塔的塔底分别制有吸附完成液出口及解析液出口,吸附完成液出口连接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出口连接解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排出管路连接第一DTRO装置的底部,第一DTRO装置的顶部制有第一透过液出口及第一浓缩液出口,第一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清水进水管路连通,第一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缓冲室进口,第一缓冲室出口管路连接高压泵的进口,高压泵的出口管路连接第二DTRO装置的顶部进口,第二DTRO装置的底部制有第二透过液出口及第二浓缩液出口,第二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第一DTRO装置的透过液排出管路连通,第二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二缓冲室的进口,第二缓冲室的第一出口连接完成液排出管路,第二缓冲室的第二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至第一缓冲室的出口管路。而且,在卤水进水管路上安装进口阀。而且,在清水进水管路上安装清水进水阀。而且,在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有在线检测器及出料口自动控制阀门。而且,在解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控制阀及高压泵。而且,在完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有在线检测器及出口阀。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能够一体实现对锂离子的吸附、解吸和浓缩,解吸所用清水为管路循环使用,减少了外来液体的补充,降低了被污染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系统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包括吸收塔1、第一DTRO装置7、第二DTRO装置11、第一缓冲室9、第二缓冲室13、多个高压泵、多个阀门、连接管路。吸收塔1内装填有吸附剂,在吸收塔内上部安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一端连接卤水进水管路,喷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路,在卤水进水管路上安装进口阀2,在清水进水管路上安装清水进水阀8。在吸收塔的塔底分别制有吸附完成液出口及解析液出口,吸附完成液出口连接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出口连接解析液排出管路,在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有在线检测器3及出料口自动控制阀门4。在解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控制阀5及高压泵6。解析液排出管路连接第一DTRO装置7的底部,第一DTRO装置的顶部制有第一透过液出口及第一浓缩液出口,第一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清水进水管路连通,第一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缓冲室9,第一缓冲室通过管路连接高压泵10的进口,高压泵10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DTRO装置11的顶部进口,第二DTRO装置11的底部制有第二透过液出口及第二浓缩液出口,第二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第一DTRO装置的透过液排出管路连通,两路透过液汇合。第二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二缓冲室13的进口,第二缓冲室包括两个出口,第一出口连接完成液排出管路,在完成液排出管路上安装有在线检测器15及出口阀12,第二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至第一缓冲室9的出口管路。在浓缩液出口管路上安装控制阀14。本系统的使用方法为:卤水通过卤水进水管路进入吸收塔1,在塔内充分吸附,吸收塔底部有一吸附完成液出料口,当出料口末端的在线检测器3测得吸附完成液浓度低于初始设定值,出料口自动控制阀门4打开,排出吸附完成液,待排空后,出料口自动控制阀门4关闭,解析液排出管路上的阀门5打开,同时卤水进水管路上的进口阀2关闭,清水进水阀8打开,清水进入吸收塔内,进入解吸阶段;解吸液经过高压泵6进入第一DTRO装置7,透过液经循环管路进入吸收塔1内补充解吸所需清水;浓缩液通往第一缓冲室9,经过高压泵10进入第二DTRO装置11,第二DTRO装置的透过液经循环管路进入吸收塔1内,第二DTRO装置的浓缩液流入第二缓冲室13,第二缓冲室13出料口末端设有在线检测器15,当第二缓冲室内液体低于初始设定值时,第二缓冲室13浓缩液出口管路上的阀门14打开,浓缩液再次通过高压泵10后进入第二DTRO装置11,循环往复,直至第二缓冲室13内液体浓度高于在线检测器15初始设定值,第二缓冲室13浓缩液出口管路上的阀门14关闭,出口阀12打开,排出完成液,即经解吸浓缩后的浓缩液。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第一DTRO装置、第二DTRO装置、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多个高压泵、多个阀门、连接管路,吸收塔内装填有吸附剂,在吸收塔内上部安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一端连接卤水进水管路,喷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路,在吸收塔的塔底分别制有吸附完成液出口及解析液出口,吸附完成液出口连接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出口连接解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排出管路连接第一DTRO装置的底部,第一DTRO装置的顶部制有第一透过液出口及第一浓缩液出口,第一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清水进水管路连通,第一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缓冲室进口,第一缓冲室出口管路连接高压泵的进口,高压泵的出口管路连接第二DTRO装置的顶部进口,第二DTRO装置的底部制有第二透过液出口及第二浓缩液出口,第二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第一DTRO装置的透过液排出管路连通,第二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二缓冲室的进口,第二缓冲室的第一出口连接完成液排出管路,第二缓冲室的第二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至第一缓冲室的出口管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附浓缩含锂卤水的新型提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第一DTRO装置、第二DTRO装置、第一缓冲室、第二缓冲室、多个高压泵、多个阀门、连接管路,吸收塔内装填有吸附剂,在吸收塔内上部安装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一端连接卤水进水管路,喷淋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路,在吸收塔的塔底分别制有吸附完成液出口及解析液出口,吸附完成液出口连接吸附完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出口连接解析液排出管路,解析液排出管路连接第一DTRO装置的底部,第一DTRO装置的顶部制有第一透过液出口及第一浓缩液出口,第一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清水进水管路连通,第一浓缩液出口通过浓缩液出口管路连接第一缓冲室进口,第一缓冲室出口管路连接高压泵的进口,高压泵的出口管路连接第二DTRO装置的顶部进口,第二DTRO装置的底部制有第二透过液出口及第二浓缩液出口,第二透过液出口通过透过液排出管路与第一DTRO装置的透过液排出管路连通,第二浓缩液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重阳王娅昕杨雅淇宦如旺张蕾唐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