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7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具体是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板与桩体底部之间有绕辊,绕辊上缠绕有线缆,桩体内部设置有缠绕组件,缠绕组件连接动力结构,绕辊的一侧竖直活动设置有升降组件;线缆的另一端穿过绕辊和上部的空心轴并电性转动连接输电线,输电线端部安装有同桩体固定的固定触头,固定触头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触头,活动触头通过弹性结合组件连接动力结构;动力结构工作带动上部的空心轴转动,上部的空心轴带动绕辊转动缠绕或释放其上缠绕的线缆,同时动力结构带动升降组件活动,保持线缆能够均匀的从绕辊上释放或缠绕于绕辊上;动力结构带动弹性结合组件动作控制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接触或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具体是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充电桩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刚需。加油站对于燃油车来说是必需品,而充电桩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同样也是刚需,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电动车主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也将持续释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可将电网电能转化为电动汽车车载蓄电池电能的充电装置,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成为“信息桩”“数据桩”和“网联桩”,加速社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步伐。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利用导线电性连接充电枪,充电枪始终处于接电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或是在雨雪天气下极易导致漏电,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桩体内部中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桩体底部之间设置有绕辊,绕辊上缠绕有穿过所述桩体的线缆,在所述线缆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枪;所述绕辊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空心轴,两个空心轴分别同所述安装板和桩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桩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绕辊转动的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桩体内的动力结构,且在所述绕辊的一侧竖直活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线缆均匀缠绕在绕辊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绕辊和上部的空心轴并电性转动连接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端部安装有同所述所述桩体固定的固定触头,固定触头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触头,所述活动触头通过弹性结合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桩体外壁上的伺服电机、穿过所述桩体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蜗杆、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蜗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蜗杆连接上部的所述缠绕组件和弹性结合组件,所述蜗轮连接所述升降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蜗杆端部的第一锥齿轮和固定在上部的所述空心轴上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在所述桩体下部开设有供所述线缆穿出的通孔,在通孔的两侧各转动安装一个用于同线缆滚动接触的导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转动安装在所述桩体内壁上的两个带轮和滚动设置在两个所述带轮之间的二号传动件;其中一个带轮通过一号传动件连接所述蜗轮;在所述二号传动件上固定有固定套,固定套上固定有水平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同所述线缆的外径适配。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合组件包括连接所述活动触头的弹性伸缩结构和连接所述弹性伸缩结构与所述蜗杆的齿合结构;所述齿合结构在所述蜗杆转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和活动触头靠近固定触头或远离固定触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合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蜗杆上的齿轮、竖直活动设置在所述桩体内的直齿条、以及固定在所述桩体内并与所述直齿条滑动连接的卡槽,所述直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直齿条端部的套合件、与所述套合件竖直同轴滑动套合的伸缩件、以及用于弹性连接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套合件的弹性件,所述活动触头安装在所述伸缩件的端部。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动力结构工作带动上部的空心轴转动,上部的空心轴带动绕辊转动缠绕或释放其上缠绕的线缆,同时动力结构带动升降组件活动,保持线缆能够均匀的从绕辊上释放或缠绕于绕辊上;此外,动力结构带动弹性结合组件动作控制固定触头和活动触头接触或分离,从而使线缆收起时对充电枪断电,线缆释放时对充电枪通电,避免充电枪始终带电,存在触电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正视图。图2为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套筒和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桩体;2-安装板;3-充电枪;4-线缆;5-绕辊;6-空心轴;7-伺服电机;8-蜗杆;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蜗轮;12-一号传动件;13-带轮;14-二号传动件;15-套筒;16-固定套;17-导向轮;18-固定触头;19-活动触头;20-伸缩件;21-套合件;22-弹性件;23-齿轮;24-直齿条;25-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桩体1内部中央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桩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绕辊5,绕辊5上缠绕有穿过所述桩体1的线缆4,在所述线缆4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枪3;具体地,所述绕辊5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空心轴6,两个空心轴分别同所述安装板2和桩体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绕辊5转动的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桩体1内的动力结构,且在所述绕辊5的一侧竖直活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线缆4均匀缠绕在绕辊5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详细来说,所述线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绕辊5和上部的空心轴6并电性转动连接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端部安装有同所述所述桩体1固定的固定触头18,固定触头18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触头19,所述活动触头19通过弹性结合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作为本实施例的说明,当动力结构工作时带动上部的空心轴6转动,上部的空心轴6带动绕辊5转动缠绕或释放其上缠绕的线缆4,同时动力结构带动升降组件活动,保持线缆能够均匀的从绕辊5上释放或缠绕于绕辊5上;此外,动力结构带动弹性结合组件动作控制固定触头18和活动触头19接触或分离,从而使线缆4收起时对充电枪3断电,线缆4释放时对充电枪3通电,避免充电枪3始终带电,存在触电风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桩体1外壁上的伺服电机7、穿过所述桩体1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蜗杆8、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上并与所述蜗杆8啮合的蜗轮11;所述蜗杆8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桩体(1)内部中央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桩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绕辊(5),绕辊(5)上缠绕有穿过所述桩体(1)的线缆(4),在所述线缆(4)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枪(3);/n所述绕辊(5)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空心轴(6),两个空心轴分别同所述安装板(2)和桩体(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绕辊(5)转动的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桩体(1)内的动力结构,且在所述绕辊(5)的一侧竖直活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线缆(4)均匀缠绕在绕辊(5)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n所述线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绕辊(5)和上部的空心轴(6)并电性转动连接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端部安装有同所述所述桩体(1)固定的固定触头(18),固定触头(18)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触头(19),所述活动触头(19)通过弹性结合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1)和水平固定在所述桩体(1)内部中央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桩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绕辊(5),绕辊(5)上缠绕有穿过所述桩体(1)的线缆(4),在所述线缆(4)的一端安装有用于向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充电枪(3);
所述绕辊(5)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空心轴(6),两个空心轴分别同所述安装板(2)和桩体(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桩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绕辊(5)转动的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桩体(1)内的动力结构,且在所述绕辊(5)的一侧竖直活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线缆(4)均匀缠绕在绕辊(5)上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
所述线缆(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绕辊(5)和上部的空心轴(6)并电性转动连接输电线,所述输电线端部安装有同所述所述桩体(1)固定的固定触头(18),固定触头(18)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触头(19),所述活动触头(19)通过弹性结合组件连接所述动力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桩体(1)外壁上的伺服电机(7)、穿过所述桩体(1)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蜗杆(8)、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上并与所述蜗杆(8)啮合的蜗轮(11);所述蜗杆(8)连接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
所述蜗杆(8)连接上部的所述缠绕组件和弹性结合组件,所述蜗轮(11)连接所述升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收放的自保护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蜗杆(8)端部的第一锥齿轮(9)和固定在上部的所述空心轴(6)上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伟郑鹏飞林龙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