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1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底板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板,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一加热装置,支撑板朝向加热装置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一震动装置,震动装置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杆,连接杆自由端安装有一固定套环,固定套环上固定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一测温装置,第二固定扣与管道固定连接,管道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底部自由端上安装有一流量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使用者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可以有效避免灌肠用的中药由于温度的不适宜而造成的治疗效果不好,且可以有效保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即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为下腹部隐痛、坠痛不适,可伴有月经失调、低热等症状,是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本病的病程较长,症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株产生及二重感染,而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现有的灌肠用设备包括灌肠管、输液管和输液袋,在灌肠时,灌肠管置入直肠内,输液袋中的药液靠重力通过输液管灌入直肠中,在灌肠过程中,药液在输液袋向各种管道流动时,热量会向周围环境传导,会造成输液袋中药液温度的变化,影响药效的发挥,使得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尤其适合使用者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包括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底板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板,底板顶部一侧安装有一加热装置,支撑板朝向加热装置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一震动装置,震动装置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杆,连接杆自由端安装有一固定套环,固定套环上固定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过滤装置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水平设置有滤网,过滤装置底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一输料软管,加热装置顶部与输料软管底部连通设置,加热装置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加热装置内侧设置有一输液盘管,输料软管与输液盘管顶部相连通,且底板上安装有一液泵,输液盘管输出端与液泵输入端相连通,液泵顶部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一第一输液管,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扣,第一固定扣将第一输液管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侧壁上,第一输液管上安装有一测温装置,支撑板顶部侧壁上水平安装有一横支架,第一输液管顶部连通安装有一管道,且横支架底部安装有一第二固定扣,第二固定扣与管道固定连接,管道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第二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上设置有若干延伸软管,第二输液管底部自由端安装有一连接头,连接头上安装有一灌肠管,第二输液管底部自由端上安装有一流量控制阀。滤网有两组,且上下对应设置。横支架顶部与支撑板侧壁之间安装有一加强筋。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中药从进料口加入到过滤装置内,经过过滤后将药中细微残渣滤清,而后经过加热装置进行控温,而后通过管路进入到灌肠管内进行治疗。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可以有效避免灌肠用的中药由于温度的不适宜而造成的治疗效果不好,且可以有效保证药液的流速和流量;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治疗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过滤装置内部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内部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1、底板2、万向轮3、支撑板4、加热装置5、进水口6、出水口7、震动装置8、连接杆9、固定套环10、过滤装置11、进料口12、输料软管13、液泵14、第一输液管15、第一固定扣16、测温装置17、横支架18、第二固定扣19、加强筋20、第二输液管21、延伸软管22、流量控制阀23、连接头24、灌肠管25、安装槽26、滤网27、输液盘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底板1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板3,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一加热装置4,支撑板3朝向加热装置4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一震动装置7,震动装置7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杆8,连接杆8自由端安装有一固定套环9,固定套环9上固定安装有一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11,过滤装置10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5,安装槽25内水平设置有滤网26,过滤装置10底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一输料软管12,加热装置4顶部与输料软管12底部连通设置,加热装置4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5,加热装置4内侧设置有一输液盘管27,输料软管12与输液盘管27顶部相连通,且底板1上安装有一液泵13,输液盘管27输出端与液泵13输入端相连通,液泵13顶部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一第一输液管14,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扣15,第一固定扣15将第一输液管1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的侧壁上,第一输液管14上安装有一测温装置16,支撑板3顶部侧壁上水平安装有一横支架17,第一输液管14顶部连通安装有一管道,且横支架17底部安装有一第二固定扣18,第二固定扣18与管道固定连接,管道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第二输液管20,第二输液管20上设置有若干延伸软管21,第二输液管20底部自由端安装有一连接头23,连接头23上安装有一灌肠管24,第二输液管20底部自由端上安装有一流量控制阀22。滤网26有两组,且上下对应设置。横支架17顶部与支撑板3侧壁之间安装有一加强筋19。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中药从进料口11加入到过滤装置10内,经过过滤后将药中细微残渣滤清,而后经过加热装置4进行控温,而后通过管路进入到灌肠管24内进行治疗。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板(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一加热装置(4),所述支撑板(3)朝向所述加热装置(4)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一震动装置(7),所述震动装置(7)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自由端安装有一固定套环(9),所述固定套环(9)上固定安装有一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11),所述过滤装置(10)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内水平设置有滤网(26),所述过滤装置(10)底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一输料软管(12),所述加热装置(4)顶部与所述输料软管(12)底部连通设置,所述加热装置(4)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5),所述加热装置(4)内侧设置有一输液盘管(27),所述输料软管(12)与所述输液盘管(27)顶部相连通,且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一液泵(13),所述输液盘管(27)输出端与所述液泵(13)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液泵(13)顶部输出端竖直设置有一第一输液管(14),所述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扣(15),所述第一固定扣(15)将所述第一输液管(14)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输液管(14)上安装有一测温装置(16),所述支撑板(3)顶部侧壁上水平安装有一横支架(17),所述第一输液管(14)顶部连通安装有一管道,且所述横支架(17)底部安装有一第二固定扣(18),所述第二固定扣(18)与所述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自由端连通安装有一第二输液管(20),所述第二输液管(20)上设置有若干延伸软管(21),所述第二输液管(20)底部自由端安装有一连接头(23),所述连接头(23)上安装有一灌肠管(24),所述第二输液管(20)底部自由端上安装有一流量控制阀(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盆腔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2),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处竖直设置有一支撑板(3),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安装有一加热装置(4),所述支撑板(3)朝向所述加热装置(4)一侧侧壁上安装有一震动装置(7),所述震动装置(7)的输出端水平设置有一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自由端安装有一固定套环(9),所述固定套环(9)上固定安装有一过滤装置(10),所述过滤装置(10)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11),所述过滤装置(10)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内水平设置有滤网(26),所述过滤装置(10)底部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一输料软管(12),所述加热装置(4)顶部与所述输料软管(12)底部连通设置,所述加热装置(4)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出水口(6)和进水口(5),所述加热装置(4)内侧设置有一输液盘管(27),所述输料软管(12)与所述输液盘管(27)顶部相连通,且所述底板(1)上安装有一液泵(13),所述输液盘管(27)输出端与所述液泵(13)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液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田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亚医疗仪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