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12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角钢分拣,直角块移动将角钢逐一送至输送组件上;第一次翻转,输送组件带动角钢逐一移动至顶升组件上方,顶升组件只将倒V形的角钢翻转为L形;第二次翻转,移动组件带动角钢前移,L形和反L形的角钢通过翻料槽之后全部翻转为L形;第三次翻转,移动组件中的L形板承接角钢并将其向底座上输送,L形板使得送至底座上的角钢呈V形设置;角钢矫正,移动杆将角钢转移至压模单元正下方,之后压模单元对角钢进行矫正;角钢切断下料,角钢与清理组件配合,该清理组件转动并将角钢翻转至送料架上,分拨组件将角钢推送至剪切设备上进行切断下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角钢的连续生产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型材切割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角钢可按结构的不同需要组成各种不同的受力构件,也可作构件之间的连接件。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工程结构,如房梁、桥梁、输电塔、起重运输机械、船舶、工业炉、反应塔、容器架、电缆沟支架、动力配管、母线支架安装、以及仓库货架等。角钢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需要切割成不同的长度。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070295.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角钢剪切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角钢剪切机,还包括设置在角钢剪切机进料一侧的送料架、设置在送料架一侧用于将送料架上的角钢送入角钢剪切机中的送料机构、设置在送料架背离送料机构一侧的上料机构以及设置在上料机构与送料架之间用于将送料架上的角钢翻转到送料架上的翻料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搬运角钢时不容易将角钢放置在支撑架上并且人手容易与角钢液压单刃剪切机而受伤的问题。但是,该设备需要单独进行角钢的矫正和角钢的筛分,不能进行角钢的自动化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通过直角块移动将角钢运送至输送组件上,角钢呈L形、反L形及倒V形在输送组件上前移,顶升组件将倒V形的角钢翻转成L形,之后角钢随移动组件移动通过翻转槽角钢全部翻转为L形,之后转动组件将L形角钢翻转成V形,矫正组件对角钢进行整形之后清理组件将整形后的角钢进行清理并将其送至送料架上,本专利技术可完成角钢的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角钢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角钢分拣,传送带组件回转通过置物架时直角块将角钢逐一送至输送组件上,并且落至所述输送组件上的所述角钢呈L形、反L形及倒V形三种状态;步骤二:第一次翻转,经步骤一之后,所述输送组件带动所述角钢逐一移动至顶升组件上方,该顶升组件只将倒V形的所述角钢翻转为L形;步骤三:第二次翻转,经步骤二之后,所述输送组件将所述角钢逐一送至与移动组件配合,该移动组件带动所述角钢前移,L形和反L形的所述角钢通过翻料槽之后全部翻转为L形;步骤四:第三次翻转,经步骤三之后,所述移动组件中的L形板承接所述角钢并将其向底座上输送,所述L形板在运送所述角钢时转动使得送至所述底座上的所述角钢呈V形设置;步骤五:角钢矫正,经步骤四之后,移动杆将所述角钢转移至所述压模单元正下方,之后所述压模单元下移对所述角钢进行按压矫正;步骤六:角钢切断下料,经步骤五之后,所述角钢被另一所述移动杆送至与清理组件配合,该清理组件转动并将所述角钢翻转至送料架上,所述角钢与分拨组件接触,该分拨组件将所述角钢推送至剪切设备上进行切断下料。作为改进,在步骤一中,所述直角块携带所述角钢通过楔形板,若干个角钢重叠在所述直角块上时,所述楔形板配合挡块使得与所述直角块接触所述角钢保持不动,其余的所述角钢错位伸出,之后伸出的所述角钢与挡杆抵触落回所述置物架上,保证了一个所述直角块只携带一个所述角钢。作为改进,在步骤二中,所述角钢在竖杆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顶升组件的上方,顶块单元与所述竖杆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角钢侧长并且小于所述角钢两侧边的跨度,进而使得所述顶块单元可将所述角钢顺利顶起,并且所述顶块单元与所述角钢接触出摩擦力较大。作为改进,在步骤三中,所述移动组件中的推料杆推动所述角钢移动至所述翻料槽前,L形与反L形的所述角钢的重心位置不同,反L形的所述角钢滑入所述翻转槽内,L形的所述角钢不会滑入,之后所述推料杆带动滑入所述翻转槽内的所述角钢离开所述翻转槽,使得通过所述翻转槽的所述角钢全部呈L形。作为改进,在步骤三中,为了方便所述角钢可顺利通过所述翻料槽,所述翻料槽进料处高于所述翻料槽的出料处。作为改进,在步骤四中,所述L形杆随安装杆进行转动,所述安装杆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其内部的支撑杆上移并驱动所述L形杆转动使得L形的所述角钢随所述L形杆转动呈V形。作为改进,在步骤五中,所述移动杆的顶端设置V型槽使得所述移动杆带动所述角钢以V形状态进入所述压模单元正下方,所述压模单元底部为V形且与所述角钢可贴合设置。作为改进,在步骤六中,在曲柄传动组件的作用下,滑动杆可沿所述滑道进行移动,进而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抓手自相应的所述移动杆的输送末端向送料架移动,所述抓手移动的过程中可抓取所述角钢,并且所述角钢在所述抓手上被楔形块限位。作为改进,在步骤六中,所述抓手转动的过程中,外齿部先与主动齿啮合,从动齿带动所述抓手进行转动,使得所述角钢开口斜向下,其中的杂质可以滑落,之后所述主动齿与内齿部啮合,所述从动齿带动所述抓手及所述角钢转动至开口朝上,使所述角钢可以顺利落在所述送料架上。作为改进,在步骤六中,正反转电机工作,由于棘轮组件的作用,一个齿轮转动并带动直线齿条移动,进而带动所述角钢向剪切设备处移动,并且两组所述剪切设备交替进行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步骤一至步骤四中,角钢呈L形、反L形及倒V形在输送组件上前移,顶升组件将倒V形的角钢翻转成L形,角铁全部翻成L形和反L形,之后角钢随移动组件移动通过翻转槽角钢全部翻转为L形,之后转动组件将L形角钢翻转成V形,矫正组件对角钢进行整形,可自动的对不同状态的角铁进行区分并使角钢翻转成统一状态,不需要人工进行翻转筛分,大大提高了角钢的上料效率;(2)在步骤五中,移动组件运动的同时将L形的角钢翻成V形并将其放置在底座上,之后压模单元对底座上的角钢进行按压矫正,使弯曲的角钢变直,保证后续角钢切割时的准确性;(3)在步骤六中,由于压模单元对角钢进行按压矫正时,角钢呈V形其上的氧化皮易脱落并残留在开口中,清理组件转运整形的后角钢的同时,弧形齿条配合主动齿和从动齿,使得抓手转动进而使角钢的开口倾斜,其中的杂质掉落,提高角钢切割时的定位精度;(4)在步骤六中,矫正后的角钢被送至送料架上,正反转电机工作带动推板进行往复移动并使角钢连续进入两端剪切设备中,大大的提高了角钢切割的效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角钢切割效率高和切割准确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角钢的生产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三;图5为回转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角钢输送状态示意图;图7为顶升组件工作示意图;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图9为翻转槽与角钢配合状态图图一;图10为翻转槽与角钢配合状态图图二;图11为翻转槽与角钢配合状态图图三;图12为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3为矫正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4为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一;图15为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二;图16为清理组件工作状态图;图17为分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角钢分拣,传送带组件(311)回转通过置物架(32)时直角块(312)将角钢(10)逐一送至输送组件(41)上,并且落至所述输送组件(41)上的所述角钢(10)呈L形、反L形及倒V形三种状态;/n步骤二:第一次翻转,经步骤一之后,所述输送组件(41)带动所述角钢(10)逐一移动至顶升组件(42)上方,该顶升组件(42)只将倒V形的所述角钢(10)翻转为L形;/n步骤三:第二次翻转,经步骤二之后,所述输送组件(41)将所述角钢(10)逐一送至与移动组件(53)配合,该移动组件(53)带动所述角钢(10)前移,L形和反L形的所述角钢(10)通过翻料槽(52)之后全部翻转为L形;/n步骤四:第三次翻转,经步骤三之后,所述移动组件(53)中的L形板(541)承接所述角钢(10)并将其向底座(514)上输送,所述L形板(541)在运送所述角钢(10)时转动使得送至所述底座(514)上的所述角钢(10)呈V形设置;/n步骤五:角钢矫正,经步骤四之后,移动杆(536)将所述角钢(10)转移至所述压模单元(513)正下方,之后所述压模单元(513)下移对所述角钢(10)进行按压矫正;/n步骤六:角钢切断下料,经步骤五之后,所述角钢(10)被另一所述移动杆(536)送至与清理组件(61)配合,该清理组件(61)转动并将所述角钢(10)翻转至送料架(2)上,所述角钢(10)与分拨组件(62)接触,该分拨组件(62)将所述角钢(10)推送至剪切设备(1)上进行切断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角钢分拣,传送带组件(311)回转通过置物架(32)时直角块(312)将角钢(10)逐一送至输送组件(41)上,并且落至所述输送组件(41)上的所述角钢(10)呈L形、反L形及倒V形三种状态;
步骤二:第一次翻转,经步骤一之后,所述输送组件(41)带动所述角钢(10)逐一移动至顶升组件(42)上方,该顶升组件(42)只将倒V形的所述角钢(10)翻转为L形;
步骤三:第二次翻转,经步骤二之后,所述输送组件(41)将所述角钢(10)逐一送至与移动组件(53)配合,该移动组件(53)带动所述角钢(10)前移,L形和反L形的所述角钢(10)通过翻料槽(52)之后全部翻转为L形;
步骤四:第三次翻转,经步骤三之后,所述移动组件(53)中的L形板(541)承接所述角钢(10)并将其向底座(514)上输送,所述L形板(541)在运送所述角钢(10)时转动使得送至所述底座(514)上的所述角钢(10)呈V形设置;
步骤五:角钢矫正,经步骤四之后,移动杆(536)将所述角钢(10)转移至所述压模单元(513)正下方,之后所述压模单元(513)下移对所述角钢(10)进行按压矫正;
步骤六:角钢切断下料,经步骤五之后,所述角钢(10)被另一所述移动杆(536)送至与清理组件(61)配合,该清理组件(61)转动并将所述角钢(10)翻转至送料架(2)上,所述角钢(10)与分拨组件(62)接触,该分拨组件(62)将所述角钢(10)推送至剪切设备(1)上进行切断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直角块(312)携带所述角钢(10)通过楔形板(313),若干个角钢(10)重叠在所述直角块(312)上时,所述楔形板(313)配合挡块(314)使得与所述直角块(312)接触所述角钢(10)保持不动,其余的所述角钢(10)错位伸出,之后伸出的所述角钢(10)与挡杆(315)抵触落回所述置物架(32)上,保证了一个所述直角块(312)只携带一个所述角钢(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所述角钢(10)在竖杆(413)的作用下移动至所述顶升组件(42)的上方,顶块单元(422)与所述竖杆(41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角钢(10)侧长并且小于所述角钢(10)两侧边的跨度,进而使得所述顶块单元(422)可将所述角钢(10)顺利顶起,并且所述顶块单元(422)与所述角钢(10)接触出摩擦力较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材连续加工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森曹枫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