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鹏专利>正文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10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该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包括:弧形限位部、限位板、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带、护腰带和腋窝垫;所述弧形限位部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扎带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护腰带连接;所述护腰带靠近弧形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绑扎带;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绑扎带的一侧与腋窝垫的边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能够限制手大臂的前后摆动,可以有效的限制患肢的外展,不影响患肢屈肘及手指和手腕的活动,利于患肢进行功能锻炼,适合患者不同的体型,捆绑松紧度可调、捆绑规范、省事省力、使用方便且容易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
技术介绍
当前,在医院普外临床手术医学中,乳腺癌手术是常见病之一,根据手术后的规范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患肢应该避免外展一个月,但在功能锻炼中要求患肢的手指、手腕、肘部能循序渐进的进行活动,这就要求患者上臂需要固定避免外展,而患者肘关节以下则能进行弯曲及伸展的相对活动。但是临床患者由于活动的惯性,会无意识带动患肢的上臂运动发生外展现象,造成伤口皮瓣的损伤,上臂外展不仅易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疼痛,也给患者的精神产生思想负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现在临床护理上还没有一种专业的护理工具,为了避免患肢外展情况的发生,一般是使用医用绷带或带状的物品对患者上臂进行捆绑固定,费事费力,捆绑松紧度不好掌握,捆绑不规范使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上臂运动发生外展现象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包括:弧形限位部、限位板、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带、护腰带和腋窝垫;所述弧形限位部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扎带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护腰带连接;所述护腰带靠近弧形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绑扎带;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绑扎带的一侧与腋窝垫的边缘连接。其中,所述弧形限位部与腋窝垫之间放置有患者的手大臂,且弧形限位部与手大臂相邻的一侧设有柔软层。其中,所述限位板与弧形限位部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板贴放置在肩胛骨和手大臂处。其中,所述护腰带缠绕在患者的身体上,且护腰带远离身体的一侧设有魔术贴。其中,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粘贴。其中,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的数量均为两根。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交错设置。其中,所述腋窝垫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能够发射远红外线的布料。其中,所述弧形限位部和限位板的材料为硬质塑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通过弧形限位部和限位板对手大臂进行限位,并且还能够通过第一绑扎带和第二绑扎带进一步对手大臂进行限位,腋窝垫垫在手大臂和胸大肌之间减少接触。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是本技术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弧形限位部与第一绑扎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1:弧形限位部;2:限位板;3:第一绑扎带;4:第二绑扎带;5:护腰带;6:腋窝垫。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包括:弧形限位部1、限位板2、第一绑扎带3、第二绑扎带4、护腰带5和腋窝垫6;所述弧形限位部1的一端与限位板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扎带3连接;所述限位板2的另一端与护腰带5连接;所述护腰带5靠近弧形限位部1的一侧设有第二绑扎带4;所述限位板2靠近第一绑扎带3的一侧与腋窝垫6的边缘连接。进一步,所述弧形限位部1与腋窝垫6之间放置有患者的手大臂,且弧形限位部1与手大臂相邻的一侧设有柔软层。弧形限位部1将手大臂的前、远离胸大肌的一侧和手大臂后面包括。弧形限位部1在手大臂后面与限位板2相连。弧形限位部1将手大臂包裹避免手大臂前后摆动。弧形限位部1包裹手大臂后,为了提高舒适度,在弧形限位部1靠近手大臂的一侧设置柔软层。柔软层选用橡胶或海绵为材料。进一步,所述限位板2与弧形限位部1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板2贴放置在肩胛骨和手大臂处。限位板2与弧形限位部1为一体式结构,避免手大臂向后摆动。限位板2与弧形限位部1带在患者的手臂上后,竖向设置,限位板2与弧形限位部1的竖向长度10-20cm,根据大多数人手大臂的长度范围,优选的限位板2与弧形限位部1竖向长度为15cm。进一步,所述护腰带5缠绕在患者的身体上,且护腰带5远离身体的一侧设有魔术贴。护腰带5为常规的护腰带5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护腰带5原理身体的一侧设有设有可以粘贴的魔术贴。进一步,所述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带4上设有与魔术贴配合的粘贴。手大臂穿过弧形限位部1与腋窝垫6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后,第一绑扎带3远离弧形限位部1的一端设有魔术粘贴,第一绑扎带3粘贴在护腰带5上,第一绑扎带3起到固定弧形限位部1的作用。第二绑扎带4一端设置在护腰带5上,另一端绕过弧形限位部1后患者身体另一侧的护腰带5外侧相粘贴,起到固定弧形限位部1和护腰带5的作用。进一步,所述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带4的数量均为两根。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带4交错设置。两个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带4在进行固定弧形限位部1和护腰带5时,两个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间隔缠绕。两个第一绑扎带3和第二绑扎带4在缠绕时互不干扰。为了表述清晰在图2中增加第二绑扎带4,并用虚线进行表示。进一步,所述腋窝垫6内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有能够发射远红外线的布料。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得知远红外线能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在腋窝垫6的夹层内设置能够发射远红外线的布料。通过远红外线刺激伤口提高愈合速度。发射远红外线的布料设置在夹层内,不会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的使用。夹层内放置有发射远红外线的布料还可以放置其他有助于伤口愈合的其他材料。进一步,所述弧形限位部1和限位板2的材料为硬质塑料。为了弧形限位部1和限位板2能够对手大臂进行有效的限位,弧形限位部1和限位板2选用硬质塑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限位部、限位板、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带、护腰带和腋窝垫;所述弧形限位部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扎带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护腰带连接;所述护腰带靠近弧形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绑扎带;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绑扎带的一侧与腋窝垫的边缘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限位部、限位板、第一绑扎带、第二绑扎带、护腰带和腋窝垫;所述弧形限位部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绑扎带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护腰带连接;所述护腰带靠近弧形限位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绑扎带;所述限位板靠近第一绑扎带的一侧与腋窝垫的边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部与腋窝垫之间放置有患者的手大臂,且弧形限位部与手大臂相邻的一侧设有柔软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与弧形限位部一体式结构;所述限位板贴放置在肩胛骨和手大臂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多功能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李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李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