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474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于处理熔炼烟气,包括脱除机构、冷却机构、处理机构、回收机构,脱除机构包括设有切换阀的第一除尘器,切换阀将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反应塔内,处理机构包括设有检测装置的第二除尘器,检测装置检测第二除尘器排放的气体并反馈结果至处理机构。上述烟气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切换阀使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反应塔内,提高处理效率,检测装置使处理过程可以根据尾气排放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炼烟气的处理无法根据排放的尾气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另外也没有对反应过后的活性炭进行回收,使得烟气的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产电子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含铜废弃物,如废弃电路板,使用熔炼炉的方式对含铜废弃物进行回收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熔炼烟气,这些熔炼烟气如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熔炼炉所产生的熔炼烟气是一种含有氯化氢、溴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噁英的复杂高温含尘烟气。现有技术当中,熔炼烟气的处理无法根据排放的尾气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另外也没有对反应过后的活性炭进行回收,使得烟气的处理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熔炼烟气的处理无法根据排放的尾气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另外也没有对反应后的活性炭进行回收,导致烟气的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熔炼烟气,所述系统包括脱除机构、连于所述脱除机构一端的冷却机构以及连于所述脱除机构另一端的处理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处理机构的回收机构,所述脱除机构包括反应塔、连于所述反应塔一端的第一除尘器以及连于所述反应塔另一端的活性炭喷入装置,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为所述反应塔提供工作所需的活性炭,所述第一除尘器连接所述处理机构、且底部设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分别连接熔炼炉及所述反应塔、且将所述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所述反应塔内,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第二除尘器,所述第二除尘器的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除尘器排放的气体并反馈结果至所述处理机构,所述脱除机构还包括急冷塔,所述急冷塔的一端连于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连于所述反应塔。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烟气的处理方法,采用上述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熔炼烟气经所述余热锅炉冷却降温后形成第一烟气和第一烟尘;所述第一烟气通过所述第三除尘器除尘后形成第一除尘气体和第二烟尘;所述第一除尘气体进入所述急冷塔内,冷却液由外部输入所述急冷塔内,并与所述第一除尘气体降温后形成第一冷却气体;所述第一冷却气体进入所述反应塔内,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通过第一风机和文丘里喷射器将活性炭喷入所述反应塔内,并与所述第一冷却气体混合脱除其中的有毒物质,形成第二除尘气体和含有毒物质的活性炭,所述含有毒物质的活性炭经过所述第一除尘器除尘收集;开启切换阀,所述第一除尘器收集的活性炭通过传输机重新进入所述反应塔,或进入熔炼炉内重新作为燃料使用;所述第二除尘气体穿过所述第一除尘器,并通过第二风机吹入烟气混合器中,由烟气混合器送入所述洗涤塔内;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过所述臭氧布气装置喷入所述烟气混合器中,并与第二除尘气体混合氧化成高阶氮氧化物后,再送入所述洗涤塔内;所述碱液槽内的碱液通过所述输送泵泵入所述洗涤塔内,并与所述高阶氮氧化物反应,形成洗涤液和第一洁净气体;所述洗涤液经所述排出泵排入所述回收装置内进行回收,所述第一洁净气体由下至上进入第二除尘器中进行处理,形成第二洁净气体;所述第二洁净气体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是否符合标准,根据检测情况决定增加或减少上述碱液及上述臭氧的加入量;所述第一烟尘与所述第二烟尘通过第一输送机及第二输送机进入浸出槽内进行混合,并经过所述浸出槽内的反应液反应后经过压滤机形成溴盐,所述溴盐进入所述回收装置内进行溴的回收。上述烟气的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第一除尘器设置切换阀,使得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反应塔内,提高了处理效率,进一步的,在第二除尘器上设置检测装置,使得处理过程可以根据尾气排放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炼烟气的处理无法根据排放的尾气标准来调节反应物的加入量,另外也没有对反应过后的活性炭进行回收,使得烟气的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脱除机构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包括活性炭料仓、设于所述活性炭料仓的底部的计量输送机、文丘里喷射器,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一端连于所述计量输送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洗涤装置、连于所述洗涤装置一端的臭氧脱硝装置,所述第二除尘器连于所述洗涤装置另一端,所述臭氧脱硝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器,所述洗涤装置包括洗涤塔以及多个工作泵,所述工作泵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臭氧脱硝装置包括臭氧布气装置、连于所述臭氧布气装置一端的臭氧发生器以及连于所述臭氧布气装置另一端的烟气混合器,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烟气混合器。进一步的,所述洗涤塔设有碱液槽,所述工作泵包括与所述碱液槽相连的输送泵、循环泵以及与所述回收机构连接的排出泵。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余热锅炉以及第三除尘器,所述余热锅炉与所述第三除尘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输送机及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及所述第二输送机均与所述回收机构相连,所述第三除尘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余热锅炉,另一端连接所述急冷塔。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浸出装置以及回收装置,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浸出装置以及回收装置,所述浸出装置包括浸出槽和压滤机,所述浸出槽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机及所述第二输送机,所述压滤机与所述回收装置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回收装置包括溴回收装置,所述溴回收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压滤机及所述排出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脱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臭氧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脱除机构100第二输送机221冷却机构200第二除尘器310处理机构300洗涤塔320回收机构400臭氧脱硝装置330反应塔110检测装置311第一除尘器120碱液槽321活性炭喷入装置130输送泵322急冷塔140循环泵323切换阀121排出泵324传输机122臭氧布气装置331第一风机150臭氧发生器332活性炭料仓131烟气混合器333计量输送机132第二风机3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熔炼烟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脱除机构、连于所述脱除机构一端的冷却机构以及连于所述脱除机构另一端的处理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处理机构的回收机构,所述脱除机构包括反应塔、连于所述反应塔一端的第一除尘器以及连于所述反应塔另一端的活性炭喷入装置,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为所述反应塔提供工作所需的活性炭,所述第一除尘器连接所述处理机构、且底部设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分别连接熔炼炉及所述反应塔、且将所述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所述反应塔内,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第二除尘器,所述第二除尘器的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除尘器排放的气体并反馈结果至所述处理机构,所述脱除机构还包括急冷塔,所述急冷塔的一端连于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连于所述反应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熔炼烟气,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脱除机构、连于所述脱除机构一端的冷却机构以及连于所述脱除机构另一端的处理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和所述处理机构的回收机构,所述脱除机构包括反应塔、连于所述反应塔一端的第一除尘器以及连于所述反应塔另一端的活性炭喷入装置,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为所述反应塔提供工作所需的活性炭,所述第一除尘器连接所述处理机构、且底部设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分别连接熔炼炉及所述反应塔、且将所述第一除尘器中收集的活性炭重新导入熔炼炉或所述反应塔内,所述处理机构包括第二除尘器,所述第二除尘器的顶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二除尘器排放的气体并反馈结果至所述处理机构,所述脱除机构还包括急冷塔,所述急冷塔的一端连于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连于所述反应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除机构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活性炭喷入装置包括活性炭料仓、设于所述活性炭料仓的底部的计量输送机、文丘里喷射器,所述文丘里喷射器的一端连于所述计量输送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洗涤装置、连于所述洗涤装置一端的臭氧脱硝装置,所述第二除尘器连于所述洗涤装置另一端,所述臭氧脱硝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器,所述洗涤装置包括洗涤塔以及多个工作泵,所述工作泵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脱硝装置包括臭氧布气装置、连于所述臭氧布气装置一端的臭氧发生器以及连于所述臭氧布气装置另一端的烟气混合器,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除尘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烟气混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设有碱液槽,所述工作泵包括与所述碱液槽相连的输送泵、循环泵以及与所述回收机构连接的排出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余热锅炉以及第三除尘器,所述余热锅炉与所述第三除尘器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输送机及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及所述第二输送机均与所述回收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建华胡俊李伟张林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