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52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夹;所述支撑架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L”形底端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定位板双重进行定位,先大范围调节再精细调节,同时配合定位激光灯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将传统的直接施力于穿刺针上进行穿刺,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啮合,进而利用旋转力经过转换为推力带动穿刺针进行移动,可以有效的使穿刺针的运行更加平稳且更容易对力度进行控制,进而使穿刺针的运动速率有效的控制,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施力过猛导致穿刺针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心内科手术时常进行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以便患者体内积液减少,在进行常规人工穿刺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且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及时间,且同时由于人力进行穿刺时,穿刺针发生晃动会导致穿刺路径发生错位,对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人工穿刺与插拔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层对穿刺针的阻碍效果不同,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穿刺的平缓性,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当发生人为疏忽导致用力过猛时,还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的进行。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申请号:CN2020110984572,尤其是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针对现有的穿刺定位装置往往只能进行垂直定位,不便使得穿刺针通过倾斜的方式进行穿刺,且通常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位移进行位置调节,定位范围较小,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困难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矩形块,该专利技术穿刺定位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旋转钮对导向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穿刺针通过倾斜的方式进行穿刺,且导向管可以做环形运动,来提升定位范围的大小,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但是该方案中对穿刺针进行角度调节时,调节方式不够灵活,且调节角度较为单一,同时该方案中穿刺针在进行穿刺时容易发生抖动,不能对穿刺针的穿刺形成稳定支撑。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角度调节过程中灵活度较低,角度调节效果不够精细,以及人工穿刺与插拔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层对穿刺针的阻碍效果不同,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穿刺的平缓性,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当发生人为疏忽导致用于过猛时,还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的进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和连接夹;所述支撑架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L”形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远离连接夹一端弧形设计;所述连接夹为两个C型板相互弹性铰接而成;所述连接夹内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卡块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卡块均倾斜固连于连接夹内侧;所述卡块位于对称设计的两个连接夹内侧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块、移动杆和定位板;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侧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第一通槽外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T”形设计;所述安装块延伸至第一通槽内;所述安装块位于第一通槽内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位于第一通槽内一端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滑动杆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滑动杆位于转动槽内一端固连有移动杆;所述安装块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拉伸槽;所述拉伸槽靠近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L”形设计;所述第二通槽贯穿安装块延伸至第一滑槽内;所述拉伸槽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拉伸件;所述拉伸件为T形导杆与圆形导板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拉伸件上固连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延伸至第二通槽内;所述第二通槽内滑动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延伸至第一滑槽内;所述齿板上开设有导通孔;所述拉伸杆与齿板通过导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拉伸杆位于齿板远离安装块一侧台阶形设计;所述安装块远离第一通槽一侧开设有十字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拉伸件相匹配;所述移动杆远离安装块一侧通过导杆转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远离安装块一侧安装有激光定位灯;所述定位板相对于移动杆可自由转动;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转动阀、丝杠、移动板和穿刺针;所述定位板内部开设有动力槽和导向槽;所述定位板远离移动杆一侧开口设计;所述定位板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转动阀转动连接于定位板靠近安装块一侧;所述转动阀延伸至动力槽内;所述转动阀位于动力槽内一端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丝杠对称转动连接于动力槽远离转动阀一侧;所述丝杠位于动力槽内一端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均啮合;所述丝杠延伸至导向槽内;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所述移动板与丝杠均啮合;所述移动板中部固连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用于安装穿刺针;现有技术中心内科手术时常进行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以便患者体内积液减少,在进行常规人工穿刺操作时,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且操作时,医护人员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及时间,且同时由于人力进行穿刺时,穿刺针发生晃动会导致穿刺路径发生错位,对患者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而且人工穿刺与插拔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组织层对穿刺针的阻碍效果不同,在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为了保证穿刺的平缓性,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同时当发生人为疏忽导致用力过猛时,还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手术的进行;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通过设置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穿刺时,将支撑架通过底部的连接夹固定在病床上,打开定位板上的激光定位灯,然后人工拉动拉伸件,将拉伸件从限位槽内脱离,进而使拉伸件脱离限位槽的限制,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拉伸槽底部运动,进而在拉伸件向安装块靠近第一通槽一侧运动时带动拉伸杆在第二通槽内同向运动,进而使初始状态下受拉伸杆加压,使与第一滑槽之间啮合的齿板失去压制力,进而使齿板与第一滑槽之间的结合力度降低,此时手动推动安装块,即可使与安装块与安装块上固连的滑动杆分别在第一通槽和第一滑槽内自由滑动,同时转动槽内的滑动杆上固连的移动杆随着安装块进行运动,由于支撑架远离底部一侧弧形设计,通过安装块位置的调节,即可使移动杆与患者的身体距离以及角度进行调节,移动杆位置调节完毕后,手动拉动拉伸件,进而使拉伸件与拉伸杆向远离拉伸槽一侧运动,并通过转动拉伸件上的T形导杆,将拉伸件与限位槽啮合,进而使拉伸杆在齿板上的导通孔内移动,并通过台阶形设计对齿板形成增压,进而利用齿板与第一滑槽之间的啮合,使安装块与支撑架之间进行固定,此时,通过手动转动定位板,使定位板相对于移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利用定位板的转动进行角度的微调,利用定位激光灯对人体进行定位,确定好位置后,打开密封板,将医用穿刺针安装于移动板上的导向管中,并重新合拢密封板,手动转动转动阀,进而使转动阀带动动力槽内的主动轮转动,并经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使移动板在导向槽内进行移动,进而使移动板带动穿刺针向患者体内运动,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定位板双重进行定位,先大范围调节再精细调节,同时配合定位激光灯可以准确的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将传统的直接施力于穿刺针上进行穿刺,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啮合,进而利用旋转力经过转换为推力带动穿刺针进行移动,可以有效的使穿刺针的运行更加平稳且更容易对力度进行控制,进而使穿刺针的运动速率有效的控制,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施力过猛导致穿刺针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n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1)和连接夹(11);所述支撑架(1)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11)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1)“L”形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1)远离连接夹(11)一端弧形设计;所述连接夹(11)为两个C型板相互弹性铰接而成;所述连接夹(11)内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卡块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卡块均倾斜固连于连接夹(11)内侧;所述卡块位于对称设计的两个连接夹(11)内侧倾斜方向相反;/n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块(2)、移动杆(23)和定位板(4);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2)侧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1);所述第一通槽(12)外滑动连接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T”形设计;所述安装块(2)延伸至第一通槽(12)内;所述安装块(2)位于第一通槽(12)内一端与滑动杆(2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2)位于第一通槽(12)内一端开设有转动槽(22);所述滑动杆(21)延伸至转动槽(22)内;所述滑动杆(21)位于转动槽(22)内一端固连有移动杆(23);所述安装块(2)远离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拉伸槽(3);所述拉伸槽(3)靠近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31);所述第二通槽(31)“L”形设计;所述第二通槽(31)贯穿安装块(2)延伸至第一滑槽(13)内;所述拉伸槽(3)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拉伸件(32);所述拉伸件(32)为T形导杆与圆形导板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拉伸件(32)上固连有拉伸杆(33);所述拉伸杆(33)延伸至第二通槽(31)内;所述第二通槽(31)内滑动连接有齿板(34);所述齿板(34)延伸至第一滑槽(13)内;所述齿板(34)上开设有导通孔(35);所述拉伸杆(33)与齿板(34)通过导通孔(35)滑动连接;所述拉伸杆(33)位于齿板(34)远离安装块(2)一侧台阶形设计;所述安装块(2)远离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十字形的限位槽(36);所述限位槽(36)与拉伸件(32)相匹配;所述移动杆(23)远离安装块(2)一侧通过导杆转动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远离安装块(2)一侧安装有激光定位灯;所述定位板(4)相对于移动杆(23)可自由转动;/n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转动阀(44)、丝杠(46)、移动板(48)和穿刺针;所述定位板(4)内部开设有动力槽(41)和导向槽(42);所述定位板(4)远离移动杆(23)一侧开口设计;所述定位板(4)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板(43);所述转动阀(44)转动连接于定位板(4)靠近安装块(2)一侧;所述转动阀(44)延伸至动力槽(41)内;所述转动阀(44)位于动力槽(41)内一端套接有主动轮(45);所述丝杠(46)对称转动连接于动力槽(41)远离转动阀(44)一侧;所述丝杠(46)位于动力槽(41)内一端套接有从动轮(47);所述主动轮(45)与从动轮(47)均啮合;所述丝杠(46)延伸至导向槽(42)内;所述移动板(48)滑动连接于导向槽(42)内;所述移动板(48)与丝杠(46)均啮合;所述移动板(48)中部固连有导向管(49);所述导向管(49)用于安装穿刺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定位机构和穿刺机构;
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1)和连接夹(11);所述支撑架(1)为“L”形板状结构体;所述连接夹(11)复数设计且对称固连于支撑架(1)“L”形底端两侧;所述支撑架(1)远离连接夹(11)一端弧形设计;所述连接夹(11)为两个C型板相互弹性铰接而成;所述连接夹(11)内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卡块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卡块均倾斜固连于连接夹(11)内侧;所述卡块位于对称设计的两个连接夹(11)内侧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块(2)、移动杆(23)和定位板(4);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有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2)侧壁开设有对称设计的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21);所述第一通槽(12)外滑动连接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T”形设计;所述安装块(2)延伸至第一通槽(12)内;所述安装块(2)位于第一通槽(12)内一端与滑动杆(2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2)位于第一通槽(12)内一端开设有转动槽(22);所述滑动杆(21)延伸至转动槽(22)内;所述滑动杆(21)位于转动槽(22)内一端固连有移动杆(23);所述安装块(2)远离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拉伸槽(3);所述拉伸槽(3)靠近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31);所述第二通槽(31)“L”形设计;所述第二通槽(31)贯穿安装块(2)延伸至第一滑槽(13)内;所述拉伸槽(3)内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拉伸件(32);所述拉伸件(32)为T形导杆与圆形导板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拉伸件(32)上固连有拉伸杆(33);所述拉伸杆(33)延伸至第二通槽(31)内;所述第二通槽(31)内滑动连接有齿板(34);所述齿板(34)延伸至第一滑槽(13)内;所述齿板(34)上开设有导通孔(35);所述拉伸杆(33)与齿板(34)通过导通孔(35)滑动连接;所述拉伸杆(33)位于齿板(34)远离安装块(2)一侧台阶形设计;所述安装块(2)远离第一通槽(12)一侧开设有十字形的限位槽(36);所述限位槽(36)与拉伸件(32)相匹配;所述移动杆(23)远离安装块(2)一侧通过导杆转动连接有定位板(4);所述定位板(4)远离安装块(2)一侧安装有激光定位灯;所述定位板(4)相对于移动杆(23)可自由转动;
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转动阀(44)、丝杠(46)、移动板(48)和穿刺针;所述定位板(4)内部开设有动力槽(41)和导向槽(42);所述定位板(4)远离移动杆(23)一侧开口设计;所述定位板(4)开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板(43);所述转动阀(44)转动连接于定位板(4)靠近安装块(2)一侧;所述转动阀(44)延伸至动力槽(41)内;所述转动阀(44)位于动力槽(41)内一端套接有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郑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