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5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罩,该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所述罩杯部具有呼吸腔,所述罩杯部的一端为罩口端,所述呼吸腔开口于所述罩口端形成呼吸口,所述胶垫圈设置在所述罩口端并环绕所述呼吸口;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所述固定带用于所述口罩主体在面部的固定。上述口罩中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罩杯部为罩杯形状,罩口端用于环绕鼻部和口部周围,在拉力作用下胶垫圈能够贴紧鼻部和口部周围,减少气体未经过滤而经过口罩边缘空隙被直接吸入,提高口罩的密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罩
本技术涉及卫生防护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通过佩戴口罩可以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入佩戴者口鼻的作用,特别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者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传统的口罩为了提高密闭性,一般需要加大挂耳带的拉力,然而这会导致使用者耳部产生不适,甚至可能导致耳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口罩,以解决传统的口罩通过加大挂耳带的拉力来提高密闭性的方式导致耳部不适的问题。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所述罩杯部具有呼吸腔,所述罩杯部的一端为罩口端,所述呼吸腔开口于所述罩口端以形成呼吸口,所述胶垫圈设置在所述罩口端并环绕所述呼吸口;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口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口罩中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罩杯部为罩杯形状,罩口端用于环绕鼻部和口部周围,在较小的拉力作用下胶垫圈即能够贴紧鼻部和口部周围,减少气体未经过滤而经过口罩边缘空隙被直接吸入,提高口罩的密闭性。胶垫圈可通过胶贴等方式连接于罩杯部的罩口端。胶垫圈优选柔软的硅胶垫片,在轻微拉力下胶垫圈可以紧贴鼻部和口部周围,避免气体未经口罩过滤直接吸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垫圈对应鼻部的位置设有鼻梁卡槽。上述实施例的口罩中胶垫圈设置鼻梁卡槽,鼻梁卡槽可以起到固定口罩作用,可以避免说话时口罩上下滑动摩擦鼻梁造成损伤,同时防止说话时口罩下移,提高口罩的密闭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垫圈的宽度为10mm~2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杯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银离子抗菌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银离子抗菌层具有极强的杀菌、抗菌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杯部从外到内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银离子抗菌层、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熔喷布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包括头套带,所述头套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罩杯部,所述头套带用于套至使用者的后脑。头套带优选带宽较宽、柔软轻薄的带子,避免造成勒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套带的长度为15cm~25c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套带至少有相对设置的两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套带为松紧带或魔术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罩还包括呼吸阀,所述呼吸阀设置在所述罩杯部上。上述实施例的口罩通过在在罩杯部上设置呼吸阀,能够减轻过滤层密度较高造成的呼吸困难,尤其适用于有呼吸障碍的人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吸阀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装设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的滤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口罩还包括收容袋,所述收容袋为折叠状态并设置在所述罩杯部上。收容袋用于收容口罩主体。上述实施例的口罩在罩杯部上设置有折叠状态的收容袋,在丢弃口罩时,将收容袋上的胶条揭开,即可打开收容袋,将口罩主体装入收容袋中,扎紧收容袋的袋口,从而使口罩主体不会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避免污染环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袋设置在所述罩杯部的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袋通过胶条粘贴固定在所述罩杯部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口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口罩中的罩杯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考图1至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口罩100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带140。其中,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120以及胶垫圈130。罩杯部120为罩杯形状,罩杯部120具有呼吸腔,罩杯部120的一端为罩口端,呼吸腔开口于罩口端以形成呼吸口125。胶垫圈130设置在罩口端并环绕呼吸口125。固定带140连接于口罩主体,固定带140用于将口罩主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上述口罩100中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120以及胶垫圈130,罩杯部120为罩杯形状,罩口端用于环绕鼻部和口部周围,在拉力作用下胶垫圈130能够贴紧鼻部和口部周围,减少气体未经过滤而经过口罩100边缘空隙被直接吸入,提高口罩100的密闭性。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熔喷布层124可采用石墨烯分散于聚丙烯所得物制成,或者在聚丙烯熔融过程中喷涂石墨烯粉料或浆料所得物制成。胶垫圈130可通过胶贴等方式连接于罩杯部120的罩口端。胶垫圈130优选柔软的硅胶垫片,在轻微拉力下胶垫圈130可以紧贴鼻部和口部周围,避免气体未经口罩100过滤直接吸入。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胶垫圈130的宽度(即胶垫圈130用于贴设于面部的一侧的宽度)为10mm~20mm。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胶垫圈130的宽度为12mm~18mm。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胶垫圈130的宽度为12mm、14mm、15mm、17mm、19mm。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胶垫圈130对应鼻部的位置设有鼻梁卡槽132。传统的口罩100在鼻梁位置设置鼻梁条,长期佩戴说话时塑料条会不断上下摩擦鼻梁,造成鼻梁损伤,并且说话会导致口罩100不断往下移动,会产生口罩100脱落造成吸入有害气体的危险。上述示例中,鼻梁卡槽132可以起到固定口罩100作用,可以避免说话时口罩100上下滑动摩擦鼻梁造成损伤,同时防止说话时口罩100下移,提高口罩100的密闭性。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示例中,罩杯部1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21、石墨烯改性聚丙烯熔喷布层124以及第二无纺布层122。在其中一个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所述罩杯部具有呼吸腔,所述罩杯部的一端为罩口端,所述呼吸腔开口于所述罩口端以形成呼吸口,所述胶垫圈设置在所述罩口端并环绕所述呼吸口;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带;所述口罩主体包括罩杯部以及胶垫圈,所述罩杯部具有呼吸腔,所述罩杯部的一端为罩口端,所述呼吸腔开口于所述罩口端以形成呼吸口,所述胶垫圈设置在所述罩口端并环绕所述呼吸口;所述固定带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口罩主体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圈对应鼻部的位置设有鼻梁卡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圈的宽度为10mm~2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银离子抗菌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登张浩轩张云宝谢子奇邓佳李洁婷欧阳晓军蔡辉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石墨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