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鱼池及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437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运鱼池及养殖系统,转运鱼池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池体具有池腔,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伸入池腔内,其中,转运鱼池还包括水位监测单元、水泵单元和控制器,池腔内设置有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第一水位点位于池腔的上部,第二水位点位于提升末端的下方,水位监测单元分别监测第一水位点处和第二水位点处是否有水,水泵单元设置在池腔内,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位于池腔的中部至底部之间,控制器与水位监测单元电连接,控制器控制水泵单元启动或关闭。养殖系统设置有上述转运鱼池,转运鱼池及养殖系统均能够提高提升机对鱼的转运效率,且具有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运鱼池及养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运鱼池及设置有该转运鱼池的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转运鱼池主要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伸入池体内,当有活鱼运输车向池体注入活鱼或其他鱼池(如暂养池)通过出鱼通道向池体注入活鱼时,提升机能够通过其提升末端将池体内的活鱼转运至后级鱼池或后级设备内,以起到对活鱼运输车的鱼或其他鱼池的鱼进行转运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转运鱼池存在以下缺点:随着活鱼运输车或其他鱼池持续向转运鱼池注入活鱼时,池体内水会随着注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由于现有的转运鱼池没有设置相应的排水装置,导致当池体内的水没过提升机的提升末端时,增大了池体内活鱼的活动空间,并提高了活鱼的移动灵活性,使得提升机对活鱼的提升难度增大,并降低了提升机对活鱼的转运效率;此外,当池体的水还会随着注鱼时间的增加而溢出池体,即提高了池体内活鱼跃处池体的几率,又无法对池体内的会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提升机对鱼的转运效率,且具有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功能的转运鱼池。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转运鱼池的养殖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运鱼池,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池体具有池腔,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伸入池腔内,其中,转运鱼池还包括水位监测单元、水泵单元和控制器,池腔内设置有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第一水位点位于池腔的上部,第二水位点位于提升末端的下方,水位监测单元分别监测第一水位点处和第二水位点处是否有水,水泵单元设置在池腔内,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位于池腔的中部至底部之间,控制器与水位监测单元电连接,控制器控制水泵单元启动或关闭。由上可见,通过对转运鱼池的结构设计,使得当池体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水位点时,控制器能够根据水位监测单元的第一监测信号控制水泵单元将池体的水抽出,直至池体内的水位降低到第二水位点,以防止池体内的水位长期高于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从而提高提升机的转运效率。此外,水泵单元还能够对从池体内抽出的水进行定向排放,以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转运鱼池还包括隔板,隔板设置在池腔内,隔板将池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上设置有网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提升末端位于第一腔体内,水泵单元位于第二腔体内。由上可见,在池腔内设置隔板,既能够避免池体内的鱼从第一腔体游动到第二腔体,以降低鱼的活动空间,提高提升机的转运效率;又能够防止第一腔体内的杂质(如鱼鳞、泥土、树叶等)进入第二腔体内,从而避免水泵单元的抽水端被杂质堵塞,保证水泵单元工作的可靠性,并对水泵单元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方案是,池体的横截面呈方形设置,在提升机的宽度方向,池体的第一池壁和隔板分别位于提升机的两侧,第一池壁和隔板分别与提升机邻接,且提升末端、隔板、第一池壁和池体的第二池壁之间围成提升位,第一池壁与第二池壁相垂直。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腔体内鱼的活动空间,防止排入第一腔体内的鱼游动到提升末端的下方,并保证排入第一腔体内的鱼能够被提升机全部转运至后级鱼池或后级设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池体上设置有进鱼通道,进鱼通道与第一腔体连通,且进鱼通道的出口位于提升末端的上方。由上可见,进鱼通道既便于与其他鱼池或活鱼运输车连接,又能够对排入池腔的鱼进行导向,使进入进鱼通道内的鱼能够直接先落入至提升末端。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隔板由聚丙烯、聚氯乙烯或不锈钢材料制成。由上可见,隔板的制作材料自由多变,使得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水位监测单元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三水位传感器,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水位点处,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水位点处,第三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池腔的底部。由上可见,第一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一水位点处是否有水,第二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第二水位点处是否有水,第三水位传感器用于与分别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建立监测回路,以实现水位监测单元对池体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水位监测单元包括浮球开关和重锤,浮球开关的浮球可在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之间摆动,重锤套装在浮球开关的线缆上。由上可见,重锤用于控制浮球开关的摆动幅度,以调节浮球开关的导通位置和关断位置,当浮球开关上浮摆动至第一水位点处时,浮球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单元启动;当浮球开关下沉摆动至第二水位点处时,浮球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此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单元关闭。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池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凹位,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位于安装凹位内。进一步的方案是,池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上可见,通过设置安装凹位并将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设置于安装凹位内,使得当需要对池体内的水进行排尽时,水泵单元能够尽可能的将池体内的水抽干。为了实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养殖系统,其中,包括上述的转运鱼池。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转运鱼池的养殖系统能够提高提升机对鱼的转运效率,并能够对池体内的水进行回收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转运鱼池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转运鱼池第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转运鱼池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转运鱼池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转运鱼池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转运鱼池100包括池体1、隔板2、提升机3、水泵单元4、水位监测单元5和控制器6。在本实施例中,池体1优选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池体1可设置于地面以上,也可以设置于地面以下。池体1具有池腔11,池腔11由于容纳鱼和水。此外,池体1上设置有进鱼通道12,进鱼通道12与池腔11连通,当池体1设置于地面以上时,进鱼通道12可与活鱼运输车对接;当池体1设置于地面以下时,进鱼通道12可作为与其他鱼池连通的通道。隔板2设置在池腔11内,且隔板2将池腔11分隔成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隔板2上设置有网孔21,使得第一腔体111能够通过网孔21与第二腔体112连通。其中,隔板2可根据用户自身使用需求采用聚丙烯、聚氯乙烯或不锈钢材料进行制作,当然,隔板2可也采用其他合理材料进行制作,故在此不进行逐一例举。提升机3的提升末端31伸入池体1的池腔11内,提升机3用于将池腔11内的鱼转运至转运鱼池100的后级鱼池或后级设备中。具体地,提升机3的提升末端31位于第一腔体111内,进鱼通道12的出口设置于池体1的第一池壁13上,且进鱼通道12的出口位于提升机3的提升末端31上方,从而使得进入进鱼通道12内的鱼能够直接落入至提升机3的提升末端31上,以提高提升机3的转运效率。其中,池腔11内设置有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第一水位点位于池腔11的上部并优选靠近池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运鱼池,包括/n池体,所述池体具有池腔;/n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伸入所述池腔内;/n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鱼池还包括:/n水位监测单元,所述池腔内设置有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位于所述池腔的上部,所述第二水位点位于提升末端的下方,所述水位监测单元分别监测所述第一水位点处和所述第二水位点处是否有水;/n水泵单元,所述水泵单元设置在所述池腔内,所述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位于所述池腔的中部至底部之间;/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位监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单元启动或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运鱼池,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具有池腔;
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提升末端伸入所述池腔内;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鱼池还包括:
水位监测单元,所述池腔内设置有第一水位点和第二水位点,所述第一水位点位于所述池腔的上部,所述第二水位点位于提升末端的下方,所述水位监测单元分别监测所述第一水位点处和所述第二水位点处是否有水;
水泵单元,所述水泵单元设置在所述池腔内,所述水泵单元的抽水末端位于所述池腔的中部至底部之间;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位监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单元启动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鱼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鱼池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池腔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池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网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提升末端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水泵单元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鱼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呈方形设置;
在所述提升机的宽度方向,所述池体的第一池壁和所述隔板分别位于所述提升机的两侧,所述第一池壁和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提升机邻接,且所述提升末端、所述隔板、所述第一池壁和所述池体的第二池壁之间围成提升位,所述第一池壁与所述第二池壁相垂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郭广皓张泽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壹条鱼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