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32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箱、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设备罩,所述水箱的底端连通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串接电动调节阀,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水箱,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处通过分流阀连通设置若干组滴灌管,若干组滴灌管呈星型扩散式排布,所述滴灌管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组毛细贯穿孔,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布置在分流阀的正下方,所述设备罩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分别与信号收发装置电连接,本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进行土壤湿度监测,进行自动化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林灌溉
,具体为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农林灌溉中,多数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该种方式对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且无法做到对土壤水分的监控,无法直接判断灌溉时机,且每次灌溉均需要人工现场操作,现实操作中,也有出现如滴灌或喷灌等新型灌溉方式,但该种方式,依旧不能对土壤进行湿度监测,且不能根据土壤情况自动进行灌溉,而且在灌溉过程中,无法实现分区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进行土壤湿度监测,进行自动化灌溉,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箱、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设备罩,所述水箱的底端连通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串接电动调节阀,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水箱,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处通过分流阀连通设置若干组滴灌管,若干组滴灌管呈星型扩散式排布,所述滴灌管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组毛细贯穿孔,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布置在分流阀的正下方,所述设备罩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和电动调节阀分别与信号收发装置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连通的注水仓,所述注水仓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注水仓上端设置与水箱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注水仓内竖直滑动设置阀芯,所述阀芯上端通过牵引绳连接有浮囊,所述阀芯与注水仓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浮囊自由布置在水箱内部,所述牵引绳贯穿进水口,当浮囊带动阀芯上升至上端极限位置时,阀芯将进水口密封;通过注水仓内滑动阀芯的结构设计,当水箱内水位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浮囊牵引阀芯关闭进水口,从而保证水箱内水位稳定,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浮囊下降,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下降,使进水口打开,注水仓与水箱连通,实现水箱注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顶罩,所述顶罩为上端阔口结构,所述顶罩的底部设置与水箱连通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处设置过滤网;通过顶罩的聚水作用,对水箱内进行灌溉用水补充,且在透水孔处增加过滤网,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滴灌管的堵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罩的上表面设置太阳能板,所述顶罩的下表面设置补光灯;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其余电气使用,从而使该设备减少电路布置的问题,同时增加补光灯,使该设备兼具路灯的功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罩固定布置在水箱顶部,所述水箱下端固定布置支撑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采用星型扩散布置的滴灌管网进行滴灌灌溉,节约水资源,通过控制滴灌管的长度和水箱布置的密集度,实现分区域灌溉,且在滴灌管网的中心位置设置土壤湿度传感器,以自身为圆心对周边土壤进行湿度监测,控制出水管内的电动调节阀动作,实现自动化灌溉,且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将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传输至远程的监控端,便于远程监控土壤信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中:1水箱、101浮囊、102阀芯、103电动调节阀、104分流阀、105弹簧、106注水仓、2滴灌管、3支撑杆、4顶罩、401太阳能板、402补光灯、5设备罩、6土壤湿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设备罩5,水箱1的底端连通设置出水管,出水管内串接电动调节阀103,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水箱1,出水管的出水端处通过分流阀104连通设置若干组滴灌管2,若干组滴灌管2呈星型扩散式排布,滴灌管2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组毛细贯穿孔,土壤湿度传感器6布置在分流阀104的正下方,设备罩5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电动调节阀103分别与信号收发装置电连接。水箱1的底部设置连通的注水仓106,注水仓106连通有进水管,注水仓106上端设置与水箱1连通的进水口,注水仓106内竖直滑动设置阀芯102,阀芯102上端通过牵引绳连接有浮囊101,阀芯102与注水仓106底部连接有弹簧105,浮囊101自由布置在水箱1内部,牵引绳贯穿进水口,当浮囊101带动阀芯102上升至上端极限位置时,阀芯102将进水口密封;通过注水仓106内滑动阀芯102的结构设计,当水箱1内水位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浮囊101牵引阀芯102关闭进水口,从而保证水箱1内水位稳定,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浮囊101下降,阀芯102在弹簧105的作用下下降,使进水口打开,注水仓106与水箱1连通,实现水箱1注水。水箱1的顶部设置顶罩4,顶罩4为上端阔口结构,顶罩4的底部设置与水箱1连通的透水孔,透水孔处设置过滤网;通过顶罩4的聚水作用,对水箱1内进行灌溉用水补充,且在透水孔处增加过滤网,对水中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滴灌管2的堵塞。顶罩4的上表面设置太阳能板401,顶罩4的下表面设置补光灯402;通过设置太阳能板401,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供其余电气使用,从而使该设备减少电路布置的问题,同时增加补光灯402,使该设备兼具路灯的功效。设备罩5固定布置在水箱1顶部,水箱1下端固定布置支撑杆3。在使用时:将进水管与供水主管路连通,通过进水管和注水仓106对水箱1进行注水,即在水箱1内进行提前储水,且由于注水仓106内的结构设计,使水箱1内水位保持稳定,且水箱1处于高位,水位稳定,则滴灌管2出水口处的水压恒定,降低供水主管道水压对灌溉效果的影响,保证浇灌效果,在浇灌中,当土壤湿度传感器6检测到土壤湿度达标后,控制电动调节阀103切断水路,从而停止浇灌,当检测到土壤湿度较低时,开启电动调节阀103,连通水路进行灌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设备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端连通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串接电动调节阀(103),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水箱(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处通过分流阀(104)连通设置若干组滴灌管(2),若干组滴灌管(2)呈星型扩散式排布,所述滴灌管(2)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组毛细贯穿孔,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6)布置在分流阀(104)的正下方,所述设备罩(5)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电动调节阀(103)分别与信号收发装置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水箱(1)、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设备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端连通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串接电动调节阀(103),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低于水箱(1),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处通过分流阀(104)连通设置若干组滴灌管(2),若干组滴灌管(2)呈星型扩散式排布,所述滴灌管(2)表面均匀设置若干组毛细贯穿孔,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6)布置在分流阀(104)的正下方,所述设备罩(5)内部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所述土壤湿度传感器(6)和电动调节阀(103)分别与信号收发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农林灌溉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底部设置连通的注水仓(106),所述注水仓(106)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注水仓(106)上端设置与水箱(1)连通的进水口,所述注水仓(106)内竖直滑动设置阀芯(102),所述阀芯(102)上端通过牵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祥杰朱艳天沈晓强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洹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