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431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属于绿化灌溉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埋设在绿化带内的聚水组件,聚水组件包括聚水池和网格板,网格板固定在聚水池的进水口处,在聚水池上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埋设在地面内的蓄水井连通,在蓄水井上连接有喷水组件,达到下雨天储存大量雨水,长期不下雨,绿植需要浇水时,储存雨水可被重新利用,提高自然水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
本申请涉及绿化灌溉
,特别涉及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逐渐提高,绿化带绿化已成为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绿化带绿化每天的浇水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水资源。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33546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效节水园林绿化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具有一主管道,主管道前端设有三通头,三通头一头通过连接管连接到储水桶,另一头连接到水源龙头,所述连接管和水源龙头上均设有手动开关阀门;主管道后端连接若干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具有内管体,内管体上分布若干细小通孔,所述细小通孔沿轴向呈若干圈分布,内管体外包裹有外缓冲层;通过主管道配合若干渗水管,同时设置两种水源的结构,直接将整个管体埋设在绿化带内,使用时可以通过水源龙头或储水桶供水,水流通过细小通孔流入缓冲层,缓冲层再将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并可以定时定量浇灌,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在雨天时,储水桶能够接收自然雨水的量是有限的,通常需用人工向储水桶内加水,对雨天时自然水的利用率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雨天时自然水的利用率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包括埋设在绿化带内的聚水组件,聚水组件包括聚水池和网格板,网格板固定在聚水池的进水口处,在聚水池上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埋设在地面内的蓄水井连通,在蓄水井上连接有喷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多余的自然水下渗,通过网格板流入聚水池,聚水池中的水汇入排水管,并从排水管流出到蓄水井,储存在蓄水井中待用;长期不下雨,当绿植需要浇水时,将蓄水井内的水抽出,通过喷水组件将水喷洒到绿化带土地表面,这样减少了城市用水,同时也使得自然水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此外聚水池分布于绿化带地面下,也能有效阻挡土壤中的水向上蒸发,使得土壤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为植物的根系提供一定的水分,减少灌溉的次数,间接减少了工作人员灌溉的频率。优选的,所述网格板上铺设有第一无纺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泥水首先通过第一无纺布,过滤掉大部分泥土,防止泥土堵塞网格板,然后泥水顺着网格板流入聚水池,通过聚水池将自然水汇集入蓄水井内,长期不下雨,当绿植需要浇水时,将蓄水井内的水抽取喷洒绿化带,自然水得到了合理利用。优选的,所述聚水池底面向排水管的方向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水通过网格板流入聚水池后,由于聚水池底面向排水管倾斜,流入聚水池的水会顺着聚水池的倾斜角度流入排水管,提高了排水速度,最终汇入蓄水井内待绿植需要浇水时再次使用,自然水得到了快速回收,并且提高了自然水利用效率。优选的,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喷头和喷水管,喷头安装在喷水管顶端,并高出绿化带地面,喷水管底端连接有供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水管底端连接有供水组件,长期不下雨,当绿植需要浇水时,供水组件抽取蓄水井内的水给喷水管供水,由于喷头安装在供水管顶端且高出绿化带地面,供水管中的水会流经喷水管,最终通过喷头喷洒到绿化带地面,使自然水得到了回收再利用。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抽水管、水泵、主供水管和支供水管,抽水管一端伸入蓄水井水面下,另一端连通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连通主供水管一端,主供水管侧壁连通多个支供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不下雨,当绿植需要浇水时,启动水泵,将蓄水井内的水抽入抽水管内,流经水泵,再进入主供水管,主供水管内的水流入支供水管内,流经喷水管后由喷头喷洒出去,使自然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优选的,所述蓄水井内部设置有滤水筒,滤水筒无底,滤水筒底面固定连接有滤水板,滤水板顶面铺设第二无纺布,第二无纺布顶面铺设细沙,细沙顶面铺设粗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泥水流入蓄水井内的滤水筒,由于滤水筒底端连接滤水板,滤水板顶面铺设有第二无纺布,第二无纺布顶面铺设细沙,细沙顶面铺设粗沙,泥水首先经过粗沙的过滤,过滤掉粒径较大的泥土,然后经过细沙过滤,过滤掉粒径较小的泥土,最后流经第二无纺布,再次过滤,通过滤水板流入蓄水井内,流入蓄水井内的水含泥量较少,不会给水泵的抽水增加压力,不会堵塞喷头;长期不下雨,当绿植需要浇水时,蓄水井内的水重新被抽取来喷洒绿化带地面,自然水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利用。优选的,所述蓄水井内壁上安装有水位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蓄水井内壁上的水位计可以随时监测蓄水井中水的深度,通过蓄水井中水的深度判断水是否足够再次喷洒绿化带,使自然水得到了可控的重新利用。优选的,所述蓄水井内壁安装有注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不下雨,绿植需要浇水时,蓄水井内水位过低,水量过少,不能供绿化带喷洒足量的水,安装在蓄水井内壁的注水管作为备用,连接外来水源,外来水源通过注水管向蓄水井内部补充水,使水源得到了可控的利用,也防止了蓄水井内缺水的情况。优选的,所述聚水池远离排水管一端连通有冲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灌溉系统长期使用后,聚水池和排水管底部会沉积有淤泥,利用外部高压水清洗设备向冲水管内冲水,冲水管中的水会流经聚水池,再通过排水管流入蓄水井,干净的水不但清洗了聚水池与排水管的污泥,也使冲洗的水可被重新利用来喷洒绿化带,合理利用了水资源。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下雨时,由于网格板和聚水池的配合使用,自然水通过网格板流入聚水池,多个聚水池中的水汇入排水管,并从排水管流出到蓄水井,长期不下雨,绿植需要浇水时,喷水组件将蓄水井内的水抽取并喷洒向绿化带,提高自然水的利用率;2、排水管排水时,由于滤水筒、滤水板、第二无纺布、细沙和粗沙的配合使用,最大化的阻隔排水管排出的泥土,使流入蓄水井内的水含泥量较少,不会给水泵的抽水增加压力,不会堵塞喷头;3、冲水管冲水时,冲水管中的水会流经聚水池和排水管,最终流入蓄水井,不但清洗了聚水池与排水管的污泥,也使冲洗的水可被重新利用来喷洒绿化带,合理利用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蓄水井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聚水组件;11、聚水池;12、网格板;121;第一无纺布;2、排水管;3、蓄水井;31、滤水筒;32、滤水板、33、第二无纺布;34、细沙;35、粗沙;36、水位计;37、注水管;4、供水组件;41、抽水管;42、水泵;43、主供水管;44、支供水管;5、喷水组件;51、喷水管;52、喷头;6、冲水管;61、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包括聚水组件1、排水管2、蓄水井3、供水组件4和喷水组件5,聚水组件1与排水管2连通,排水管2与蓄水井3连通,蓄水井3与供水组件4连接,供水组件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绿化带内的聚水组件(1),聚水组件(1)包括聚水池(11)和网格板(12),网格板(12)固定在聚水池(11)的进水口处,在聚水池(11)上连通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一端与埋设在地面内的蓄水井(3)连通,在蓄水井(3)上连接有喷水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绿化带内的聚水组件(1),聚水组件(1)包括聚水池(11)和网格板(12),网格板(12)固定在聚水池(11)的进水口处,在聚水池(11)上连通有排水管(2),排水管(2)的一端与埋设在地面内的蓄水井(3)连通,在蓄水井(3)上连接有喷水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12)上铺设有第一无纺布(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池(11)底面向排水管(2)的方向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5)包括喷头(52)和喷水管(51),喷头(52)安装在喷水管(51)顶端,并高出绿化带地面,喷水管(51)底端连接有供水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水型绿化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4)包括抽水管(41)、水泵(42)、主供水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长刘如琴崔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