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27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0
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本申请可实现在平衡竿受力位置变化时,竿节随时保持平衡;本申请的设计所实现的是即时平衡,可增加竿体受力的强韧性,实现护线及抛竿的准确度提升,同时增加竿体受力回拉时的反弹力及腰力,缓解施力者肩部、肘部以及腰部的肌体损伤,并避免施力者的体力透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
技术介绍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由若干分节竿套接而成的竿状物,最原始的是作为捕鱼工具使用,现在多是作为娱乐、比赛用具等用途。由于鱼竿本身的比赛以及娱乐属性,对于鱼竿如何进行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鱼竿在抛竿、刺鱼、溜鱼、回鱼、省力等环节具有完全不同的重心分布,而鱼竿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心分布直接决定了抛竿、收鱼过程中使用人员的使用感受和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动力平衡竿,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本申请可实现在平衡竿受力位置变化时,竿节随时保持平衡;本申请的设计所实现的是即时平衡,可增加竿体受力的强韧性,实现护线及抛竿的准确度提升,同时增加竿体受力回拉时的反弹力及腰力,缓解施力者肩部、肘部以及腰部的肌体损伤,并避免施力者的体力透支。优选的,所述重心设置在以大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4-1/3长度处。优选的,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以小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3-1/2长度处。优选的,所述筒体的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碳纤维树脂层和外涂层。本申请通过重心以及外涂层的设置可实现在同体积及同重量下,竿体强度和韧性的增强,提升竿体的受力频率和单次受力承受极限。优选的,所述外涂层非均布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和中间加强部由外涂层设置形成。本申请涂层的特殊性设置,可以提升竿体受力时反作用力的及时性调整,提升受力变化时的即时握持舒适感;同时增加竿体的防污防水抗划痕性能。优选的,所述外涂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性防锈剂:3-5份,纳米光触媒:0.5-1.5份,丙烯酸树脂乳液:15-20份,氨基树脂乳液:80-100份,所述丙烯酸树脂乳液和氨基树脂乳液的含固量为40-50wt%;本申请中仅有40wt%-60wt%的氨基树脂参加与丙烯酸树脂的交联,另外的部分自交联反应;氨基自交联反应影响体系机械性能,漆膜张力增加,强韧度提升。在丙烯酸氨基烘烤漆中,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全面,易于调整。所述外涂层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在碳纤维树脂层上:将水性防锈剂、纳米光触媒、丙烯酸树脂乳液、氨基树脂乳液置于喷涂装置中,在筒体外进行均匀喷涂。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用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包括若干套接设置的动力平衡竿,所述动力平衡竿的重心位置按照横截面积的由大到小靠近大头部设置,所述动力平衡竿的中间加强部的位置按照横截面积由大到小靠近小头部设置。优选的,横截面积最大的动力平衡竿作为手持杆,在手持杆的端部设有一配重调整块。本申请可在动力平衡鱼竿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件的个数,搭配不同的重量来进行竿体硬度的微调,进一步提升动力平衡鱼竿一竿多用的适配性。优选的,所述配重调整块包括失手拉环机构,所述失手拉环机构套装在一后堵本体上,在后堵本体上设置一卡装孔,失手拉环套装在卡装孔内;所述后堵本体上包括一凸出部,在凸出部上方设有一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侧设有第一内螺纹,螺纹管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卡装孔设置在凸出部对应螺纹管中部的位置;在凸出部上套设一指示环;在指示环上侧的螺纹管上套装一密封环;在第一内螺纹上设置一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的外缘不超过第一外螺纹的外缘;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若干调节设置的中间配重件,所述中间配重件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包括第二外螺纹,上连接部包括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或者第二内螺纹螺纹相连;在最外侧的中间配重件上设有一后配重件,在后配重件上设有一圆盘,在圆盘上设有第三外螺纹管,第三外螺纹管与中间配重件的第二内螺纹螺纹相连;所述失手拉环机构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设置在卡装孔的顶部,在卡接板下设有一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有拉环本体;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滑槽,拉环本体卡装在滑槽内;所述拉环本体包括U形件,在U形件的顶端设有横向卡接杆;所述横向卡接杆设置在滑槽内,在滑槽的底部设有用于防止防止拉环本体脱除的卡接部。优选的,横截面积最小的动力平衡竿作为尾节杆,所述尾节杆的端部设有封堵。通过设置封堵可防止入水,避免使用过程中对于重心造成影响。本申请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可实现在平衡竿受力位置变化时,竿节随时保持平衡;本申请的设计所实现的是即时平衡,可增加竿体受力的强韧性,实现护线及抛竿的准确度提升,同时增加竿体受力回拉时的反弹力及腰力,缓解施力者肩部、肘部以及腰部的肌体损伤,并避免施力者的体力透支;2、本申请涂层的特殊性设置,可以提升竿体受力时反作用力的及时性调整,提升受力变化时的即时握持舒适感;同时增加竿体的防污防水抗划痕性能;3、本申请可在动力平衡鱼竿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件的个数,搭配不同的重量来进行竿体硬度的微调,进一步提升动力平衡鱼竿一竿多用的适配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平衡竿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平衡鱼竿的示意图;图3为配重调整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配重调整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阐述。如图中所示,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设置在以大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4-1/3长度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以小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3-1/2长度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碳纤维树脂层和外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层非均布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和中间加强部由外涂层设置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力平衡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性防锈剂:3-5份,纳米光触媒:0.5-1.5份,丙烯酸树脂乳液:15-20份,氨基树脂乳液:80-100份,所述丙烯酸树脂乳液和氨基树脂乳液的含固量为40-50wt%;
所述外涂层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在碳纤维树脂层上:将水性防锈剂、纳米光触媒、丙烯酸树脂乳液、氨基树脂乳液置于喷涂装置中,在筒体外进行均匀喷涂。


7.一种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套接设置的动力平衡竿,所述动力平衡竿的重心位置按照横截面积的由大到小靠近大头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林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英大钓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