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10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电机壳,前端盖设置有第一安装脚以及第一螺栓孔,后端盖设置有第二安装脚以及第二螺栓孔,前端盖连接有前端盖支架,后端盖连接有后端盖支架,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BMC件和铁质件中的一种,前端盖支架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一固定柱,后端盖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以及第二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整体结构强度高,便于散热,适用于高转速高散热要求的电机,电机结构稳定,运行效果好,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机械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机械的运作离不开电机。电机是驱使机械设备转动的载体,端盖是安装在电机等机壳后面的一个盖体,电机需要必备完好的端盖结构及防护壳体与另一端拖动载体设备(指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设备)进行连接,并长期正常保护电机本身的运行环境在符合的工况下方可长期运转工作。而要保证电机能正常稳定的带载运行工作,带载运行时电机会产生热量,温升会逐步升高;需要有相应结构的电机端盖进行保护,避免电机在长期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致使端盖轴承室热胀后尺寸变量增大,导致与电机输出轴上过渡配合的轴承发生相对运动偏移异常等使用安全隐患。以往的电机端盖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对电机起支撑作用。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04467240A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机端盖,包括电机端盖、执行装置端盖;电机端盖上设有凸台;执行装置端盖上设有止口;电机端盖、执行装置端盖为一体化结构;电机端盖、执行装置端盖通过连接体连成一整体;电机端盖上凸台中心轴线与执行装置端盖上止口中心轴线不同轴;电机端盖、执行装置端盖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板。但是上述电机结构的结构强度依然不够,无法使用于现阶段越来越高要求的高转速高散热电机,且电机运行稳定性低,制作成本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整体结构强度高,便于散热,适用于高转速高散热要求的电机,电机结构稳定,运行效果好,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的稳定的组装式电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包括前端盖、后端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电机壳,所述前端盖靠近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脚上的第一螺栓孔,所述后端盖靠近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脚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脚上的第二螺栓孔,所述前端盖连接有前端盖支架,所述后端盖连接有后端盖支架,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为BMC件和铁质件中的一种,所述前端盖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盖远离所述电机壳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端部的第一固定柱,所述后端盖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端盖远离所述电机壳的一端的第一支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板端部的第二支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板侧边的第二固定柱。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前端盖远离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孔,所述第一加强筋向所述输出轴孔中心方向延伸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后端盖远离所述电机壳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室,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均匀绕设于所述轴承室外侧的第一散热孔,所述后端盖侧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数量为两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支架板上设置有第三螺栓孔。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支架板与所述第一支架板的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支架板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架板靠近所述缺口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脚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所述前端盖侧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安装脚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所述后端盖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本技术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整体结构强度高,便于散热,适用于高转速高散热要求的电机,电机结构稳定,运行效果好,且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的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中前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中的后端盖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盖;11、第一安装脚;12、第一螺栓孔;13、输出轴孔;14、第一安装槽;2、后端盖;21、第二安装脚;22、第二螺栓孔;23、轴承室;24、第一散热孔;25、第二散热孔;26、第二安装槽;3、电机壳,4、前端盖支架;41、第一加强筋;42、第一固定柱;5、后端盖支架;51、第一支架板;511、第三螺栓孔;52、第二支架板;521、第二加强筋;522、缺口;523、第三加强筋;53、第二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结构的相对布置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及系统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及系统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仅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包括前端盖1、后端盖2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之间的电机壳3,所述前端盖1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脚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脚11上的第一螺栓孔12,所述后端盖2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脚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脚21上的第二螺栓孔22,所述前端盖1连接有前端盖支架4,所述后端盖2连接有后端盖支架5,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均为BMC件和铁质件中的一种,所述前端盖支架4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41端部的第一固定柱42,所述后端盖支架5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端盖2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支架板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板51端部的第二支架板5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板52侧边的第二固定柱53。在本技术中,前端盖1和后端盖2分别设置在电机壳3两端,前端盖1通过前端盖支架4进行固定,后端盖2通过后端盖支架5进行固定。首先是电机壳3的固定,所述前端盖1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脚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脚11上的第一螺栓孔12,所述后端盖2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脚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脚21上的第二螺栓孔22,第一螺栓从第一螺栓孔12处安装将前端盖1与电机壳3连接,第二螺栓从第二螺栓孔22处安装将后端盖2与电机壳3连接。然后是前端盖1部分,所述前端盖支架4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41端部的第一固定柱42,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孔13,所述第一加强筋41向所述输出轴孔13中心方向延伸设置,也就是说第一加强筋41一端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1)、后端盖(2)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之间的电机壳(3),所述前端盖(1)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脚(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脚(11)上的第一螺栓孔(12),所述后端盖(2)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脚(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脚(21)上的第二螺栓孔(22),所述前端盖(1)连接有前端盖支架(4),所述后端盖(2)连接有后端盖支架(5),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均为BMC件和铁质件中的一种,所述前端盖支架(4)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41)端部的第一固定柱(42),所述后端盖支架(5)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端盖(2)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支架板(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板(51)端部的第二支架板(5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板(52)侧边的第二固定柱(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1)、后端盖(2)以及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之间的电机壳(3),所述前端盖(1)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脚(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脚(11)上的第一螺栓孔(12),所述后端盖(2)靠近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脚(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脚(21)上的第二螺栓孔(22),所述前端盖(1)连接有前端盖支架(4),所述后端盖(2)连接有后端盖支架(5),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均为BMC件和铁质件中的一种,所述前端盖支架(4)包括设置于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4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41)端部的第一固定柱(42),所述后端盖支架(5)包括设置于所述后端盖(2)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的第一支架板(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板(51)端部的第二支架板(5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板(52)侧边的第二固定柱(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输出轴孔(13),所述第一加强筋(41)向所述输出轴孔(13)中心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组装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2)远离所述电机壳(3)的一端设置有轴承室(23),所述后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慧敏路绪超赵守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宁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