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源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大量的汽车售后维护维修以及应急救援等需求与日剧增,对售前售后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多个电池组充电需要先后进行,花费的时间比较长,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充电接口S2,所述充电接口S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43的一端和电阻R57的一端;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6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还与微控制单元MCU的CHV-TEST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57的两端并联有场效应管Q8,其中,电阻R57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8的一端,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K4,所述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组BAT1的正极。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S2的引脚2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JK4并联有二极管D9,所述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充电接口S2,所述充电接口S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43的一端和电阻R57的一端;/n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6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还与微控制单元MCU的CHV-TEST引脚连接;/n所述电阻R57的两端并联有场效应管Q8,其中,电阻R57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8的一端,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K4,所述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电池组BAT1的正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充电接口S2,所述充电接口S2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43的一端和电阻R57的一端;
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所述电阻R4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6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5,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还与微控制单元MCU的CHV-TEST引脚连接;
所述电阻R57的两端并联有场效应管Q8,其中,电阻R57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8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57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所述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8的一端,所述电阻R5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K4,所述场效应管Q8的漏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仁,王业占,李兴泽,熊印宝,周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汇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