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72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属于差压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框架、固定螺栓和稳定器,主体框架两侧均设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主体框架中间设有稳定器,且稳定器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稳定器表面设有螺孔,且螺孔与稳定器固定相连,稳定器左右两侧均设有液体管道。该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固定性能较强,导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出现不稳现象,之后导致装置内部在进行传导数据时不会出现误差,且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进行传导感应时,液体流速太快也不会导致装置不能有效的感应,之后使数据能及时收集,其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差压传感器
,具体是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
技术介绍
差压传感器DPS是一种用来测量两个压力之间差值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某一设备或部件前后两端的压差。然而现有的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实际使用时,固定性能较差,导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会出现不稳现象,之后导致装置内部在进行传导数据时出现误差,且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进行传导感应时,由于液体流速太快将会导致装置不能有效的感应,之后使数据不能及时收集,其实用性不足。因此,需要在现有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结构设计单一,然而现有的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实际使用时,固定性能较差,导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会出现不稳现象,之后导致装置内部在进行传导数据时出现误差,且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进行传导感应时,由于液体流速太快将会导致装置不能有效的感应,之后使数据不能及时收集,其实用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通过设置绞龙、泄压口、支撑框、传感器和稳定器,使本装置结构稳定,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固定性能较强,导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出现不稳现象,之后导致装置内部在进行传导数据时不会出现误差,且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进行传导感应时,液体流速太快也不会导致装置不能有效的感应,之后使数据能及时收集,其实用性强。<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包括主体框架、固定螺栓和稳定器,所述主体框架两侧均设有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中间设有稳定器,且稳定器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器表面设有螺孔,且螺孔与稳定器固定相连,所述稳定器左右两侧均设有液体管道,且液体管道与稳定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上端设有支撑框,且支撑框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一侧均设有泄压口,且泄压口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上端设有显示器,且显示器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内侧设有显示板,且显示板与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内侧均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主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一侧设有连接框,且连接框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一侧设有绞龙,且绞龙与支撑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内侧设有框架螺栓,且框架螺栓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螺栓内侧设有传导管,且传导管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管上端内侧设有传导器,且传导器与传导管固定连接,所述传导器上端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与传导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内侧上端设有传导芯片,且传导芯片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传导芯片下端设有接收管,且接收管与传导芯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孔设有4个,且4个螺孔以稳定器为中心环绕分布。优选的,所述泄压口为横向平行设置,且泄压口贯穿支撑框。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内侧的绞龙为环绕状,且绞龙为转动设置。优选的,所述传导管贯穿支撑框与主体框架连接,且传导管与主体框架为平行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导芯片下端垂直设置有接收管,且接收管与传导芯片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导器上端的连接孔与传导器为镶嵌设置。有益效果:(1)该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固定性能较强,导致装置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出现不稳现象,之后导致装置内部在进行传导数据时不会出现误差,且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在进行传导感应时,液体流速太快也不会导致装置不能有效的感应,之后使数据能及时收集,其实用性强。(2)该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之优点在于:由于螺孔设有4个,且4个螺孔以稳定器为中心环绕分布,使稳定器能稳固的固定住,之后通过4个螺孔的固定作用,使得稳定器在使用时不会出现不稳现象,而传导管贯穿支撑框与主体框架连接,且传导管与主体框架为平行连接,使传导管在进行传输时通过贯穿支撑框与主体框架之后通过两者能更加稳定,从而使传导管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晃动等问题出现,经过以上方案固定之后,使传感器内外易松动的物件都能固定良好,之后装置内部在进行传输数据时将不会出现误差等情况。(3)其次:通过将主体框架内侧的绞龙设为环绕状,且绞龙为转动设置,使液体在快速流动时通过绞龙进行旋转搅动,从而使内部液体在进行流动时的速度下降,之后使装置通过流速下降的液体进行感应时能更加有效,使得数据能够充分的收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框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4中:1、主体框架;101、支撑块;102、连接框;103、绞龙;2、固定螺栓;3、稳定器;4、螺孔;5、液体管道;6、泄压口;7、显示器;8、显示板;9、支撑框;901、框架螺栓;902、传导管;903、接收管;904、传导芯片;905、传导器;906、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包括主体框架1、固定螺栓2和稳定器3,主体框架1两侧均设有固定螺栓2,且固定螺栓2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主体框架1中间设有稳定器3,且稳定器3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稳定器3表面设有螺孔4,且螺孔4与稳定器3固定相连,稳定器3左右两侧均设有液体管道5,且液体管道5与稳定器3固定连接,主体框架1上端设有支撑框9,且支撑框9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支撑框9一侧均设有泄压口6,且泄压口6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支撑框9上端设有显示器7,且显示器7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显示器7内侧设有显示板8,且显示板8与显示器7固定连接,主体框架1内侧均设有支撑块101,且支撑块101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支撑块101一侧设有连接框102,且连接框102与支撑块101固定连接,支撑块101一侧设有绞龙103,且绞龙103与支撑块101活动连接,支撑框9内侧设有框架螺栓901,且框架螺栓901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框架螺栓901内侧设有传导管902,且传导管902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传导管902上端内侧设有传导器905,且传导器905与传导管902固定连接,传导器905上端设有连接孔906,且连接孔906与传导器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包括主体框架(1)、固定螺栓(2)和稳定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均设有固定螺栓(2),且固定螺栓(2)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中间设有稳定器(3),且稳定器(3)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器(3)表面设有螺孔(4),且螺孔(4)与稳定器(3)固定相连,所述稳定器(3)左右两侧均设有液体管道(5),且液体管道(5)与稳定器(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上端设有支撑框(9),且支撑框(9)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9)一侧均设有泄压口(6),且泄压口(6)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9)上端设有显示器(7),且显示器(7)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7)内侧设有显示板(8),且显示板(8)与显示器(7)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内侧均设有支撑块(101),且支撑块(101)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01)一侧设有连接框(102),且连接框(102)与支撑块(1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01)一侧设有绞龙(103),且绞龙(103)与支撑块(10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9)内侧设有框架螺栓(901),且框架螺栓(901)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螺栓(901)内侧设有传导管(902),且传导管(902)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管(902)上端内侧设有传导器(905),且传导器(905)与传导管(902)固定连接,所述传导器(905)上端设有连接孔(906),且连接孔(906)与传导器(90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9)内侧上端设有传导芯片(904),且传导芯片(904)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传导芯片(904)下端设有接收管(903),且接收管(903)与传导芯片(90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流量检测用高耐候差压传感器,包括主体框架(1)、固定螺栓(2)和稳定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均设有固定螺栓(2),且固定螺栓(2)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中间设有稳定器(3),且稳定器(3)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器(3)表面设有螺孔(4),且螺孔(4)与稳定器(3)固定相连,所述稳定器(3)左右两侧均设有液体管道(5),且液体管道(5)与稳定器(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上端设有支撑框(9),且支撑框(9)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9)一侧均设有泄压口(6),且泄压口(6)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9)上端设有显示器(7),且显示器(7)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器(7)内侧设有显示板(8),且显示板(8)与显示器(7)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1)内侧均设有支撑块(101),且支撑块(101)与主体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01)一侧设有连接框(102),且连接框(102)与支撑块(10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101)一侧设有绞龙(103),且绞龙(103)与支撑块(101)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框(9)内侧设有框架螺栓(901),且框架螺栓(901)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螺栓(901)内侧设有传导管(902),且传导管(902)与支撑框(9)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管(9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巴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