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62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一侧设置有出风罩,所述装置外壳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装置外壳底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通过设置装置外壳,使空调外机位于装置外壳的内部,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外机放置台,外机放置台内侧设置有吸音板,进而可以对空调外机发出的声音进行隔离,达到了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缓冲盒和缓冲机构,缓冲盒位于外机放置台的两侧,缓冲机构位于外机放置台的底端,进而对空调外机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由于空调外机震动所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设备;主要包括,制冷主机、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状态,使目标环境的空气参数达到一定的要求,是现代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空调外机的作用是将由室内机中排出的高压高温气体在室外(通过风扇)降温散热,冷凝之后的制冷剂液体再经过毛细管送到室内机的蒸发器中去蒸发变成气体以吸收室内的热量,如此反复循环,室内的温度就会逐渐下降。而目前大多数空调外机安装在室外,当空调外机运行时,在室内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启动时产生的震感,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空调外机的震动和噪音都会增大,进而引起人们不适,所以需要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在长时间使用后,空调外机的震动和噪音都会增大,进而引起人们不适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该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具有减震和降噪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一侧设置有出风罩,所述装置外壳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装置外壳底端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装置外壳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所述缓冲盒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均与外机放置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缓冲盒滑动连接,所述外机放置台内侧设置有吸音板,所述外机放置台顶端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外机放置台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外机放置台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盒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套筒、推杆、滑块、连杆和弹簧组,所述第二套筒位于装置外壳内侧的四角,所述第二套筒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装置外壳内部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外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均与外机放置台转动连接,所述外机放置台底端对称设置有弹簧组。优选的,所述过滤盒内部靠近外机放置台的方向依次插接有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三滤板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一集尘布,所述第一通风口均位于第一集尘布的顶端,所述第二滤板内侧设置有第二集尘布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集尘布位于第二通风口的顶端。优选的,所述滑杆和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分别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部设置有缓冲液。优选的,所述外机放置台两侧对应所述过滤盒开设有通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装置外壳,使空调外机位于装置外壳的内部,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外机放置台,外机放置台内侧设置有吸音板,进而可以对空调外机发出的声音进行隔离,达到了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缓冲盒和缓冲机构,缓冲盒位于外机放置台的两侧,缓冲机构位于外机放置台的底端,进而对空调外机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由于空调外机震动所产生的噪音;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盒,使装置外壳外界的空气通过过滤盒进入装置外壳的内部,减少空调外机与装置外壳外侧空气过多的接触,进而减少灰尘进入空调外机,并且通过设置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使第一滤板、第二滤板和第三滤板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进而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装置外壳的内部,从而对空调外机起到了防尘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设置装置外壳和安装支架,使装置外壳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固定,装置外壳的质量比空调外机小,特别在高处安装时,装置外壳比空调外机更加容易固定安装,然后打开顶盖,直接将空调外机放在外机放置台的顶端即可,使空调外机安装更加方便,降低了工人在高处作业的风险;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的主视剖视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中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装置外壳1、出风罩2、顶盖3、安装支架4、缓冲盒5、第一套筒6、滑杆7、连接块8、外机放置台9、吸音板10、缓冲垫11、过滤盒12、滤网13、第二套筒14、推杆15、滑块16、连杆17、弹簧组18、第一滤板19、第二滤板20、第三滤板21、第一通风口22、第一集尘布23、第二集尘布24、第二通风口2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风罩2,装置外壳1顶端设置有顶盖3,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装置外壳1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5,缓冲盒5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第一套筒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7,滑杆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均与外机放置台9固定连接,连接块8与缓冲盒5滑动连接,外机放置台9内侧设置有吸音板10,外机放置台9顶端设置有缓冲垫11,外机放置台9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外机放置台9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盒12,过滤盒12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过滤盒12一侧设置有滤网13,滤网1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装置外壳1,使空调外机位于装置外壳1的内部,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外机放置台9,外机放置台9内侧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风罩(2),所述装置外壳(1)顶端设置有顶盖(3),所述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5),所述缓冲盒(5)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均与外机放置台(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与缓冲盒(5)滑动连接,所述外机放置台(9)内侧设置有吸音板(10),所述外机放置台(9)顶端设置有缓冲垫(11),所述外机放置台(9)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外机放置台(9)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盒(12),所述过滤盒(12)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盒(12)一侧设置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一侧设置有出风罩(2),所述装置外壳(1)顶端设置有顶盖(3),所述装置外壳(1)底端设置有安装支架(4),所述装置外壳(1)内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缓冲盒(5),所述缓冲盒(5)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6)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均与外机放置台(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8)与缓冲盒(5)滑动连接,所述外机放置台(9)内侧设置有吸音板(10),所述外机放置台(9)顶端设置有缓冲垫(11),所述外机放置台(9)底端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外机放置台(9)两侧均设置有过滤盒(12),所述过滤盒(12)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盒(12)一侧设置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用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套筒(14)、推杆(15)、滑块(16)、连杆(17)和弹簧组(18),所述第二套筒(14)位于装置外壳(1)内侧的四角,所述第二套筒(14)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推杆(15),所述推杆(15)一端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时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