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膜,数量为一对,其一端两侧均设有连接端子;石墨烯层,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于外膜之间;电极,设于石墨烯层的两侧,位于外膜之间,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端子;外膜均通过耐高温胶粘连在石墨烯层两侧,石墨烯层之间呈并联的关系,位于石墨烯层处的外膜处开设有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当无人机在进行高空飞行时,能够对机翼进行加热防止在无人机的机翼上结冰,或者通过机翼的升温除去附着在机翼上的冰层,该石墨烯膜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在石墨烯层进行发热时,外膜和石墨烯层具有较强的粘连能力,能够防止在加热过程中,外膜和之间产生气泡,进而提高外膜之间的结合力,同时还存在着制备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机翼用辅助件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而当无人机在高空区飞行时,由于高空环境中存在着温度较低的特点,因此无人机的机翼上由于温度的降低产生结晶水,而结晶水的存在将影响整个无人机的飞行平衡,从而影响无人机的飞行,同时,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的制约着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当无人机在进行高空飞行时,能够对机翼进行加热防止在无人机的机翼上结冰,或者通过机翼的升温除去附着在机翼上的冰层,该石墨烯膜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在石墨烯层进行发热时,外膜和石墨烯层具有较强的粘连能力,能够防止在加热过程中,外膜和之间产生气泡,进而提高外膜之间的结合力,同时还存在着制备方便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包括:外膜,数量为一对,其一端两侧均设有连接端子;石墨烯层,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于外膜之间;电极,设于石墨烯层的两侧,位于外膜之间,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端子;外膜均通过耐高温胶粘连在石墨烯层两侧,石墨烯层之间呈并联的关系,位于石墨烯层处的外膜处开设有小孔。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得:S1.制备石墨烯铜箔;S2.刻蚀转移石墨烯;S3.转移石墨烯至其中一块外膜;S4.激光扫除多余石墨烯,形成若干石墨烯层;S5.在石墨烯层的两侧印刷电极,以使石墨烯层呈并联关系,且电极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子;S6.对步骤S5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烘烤,以使电极定型;S7.在步骤S3中的外膜上且位于石墨烯层对应的位置处镭射透气孔若干;S8.将另外一块外膜通过耐高温胶粘连在步骤S7获得的半成品上,获得石墨烯膜。进一步地,外膜包括主体,主体的首端呈三角状尖头结构,主体首端的两侧成对称结构的设有外伸体,连接端子设于外伸体的另一端,主体的尾端成三角分叉状结构。进一步地,外膜为聚酰亚胺薄膜。进一步地,耐高温胶为有机硅胶。进一步地,电极为印刷银浆。进一步地,步骤S8中采用石墨烯膜粘连装置进行成品的制备。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无人机在进行高空飞行时,能够对机翼进行加热防止在无人机的机翼上结冰,或者通过机翼的升温除去附着在机翼上的冰层,该石墨烯膜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在石墨烯层进行发热时,外膜和石墨烯层具有较强的粘连能力,能够防止在加热过程中,外膜和之间产生气泡,进而提高外膜之间的结合力,同时还存在着制备方便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的立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石墨烯膜粘连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一。图3示出了石墨烯膜粘连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二。图4示出了石墨烯膜粘连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三。图5示出了A处放大图。图6示出了B处放大图。图7示出了C处放大图。图8示出了D处放大图。图9示出了E处放大图。图10示出了F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等于”并不仅仅表示绝对的等于,由于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绝对的“相等”,一般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除了绝对相等之外,“大致等于”还包括上述的存在一定偏差的情况。以此为例,其他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说明,“大致”、“基本”等用语均为与上述类似的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包括:外膜1、石墨烯层2以及电极3。其中外膜1,其数量为一对,其一端两侧均设有连接端子12。石墨烯层2,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于外膜1之间。电极3,设于石墨烯层2的两侧,位于外膜1之间,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端子12。外膜1均通过有机硅胶粘连在石墨烯层2两侧,石墨烯层2之间呈并联的关系,位于石墨烯层2处的外膜1处开设有小孔。外膜1包括主体10,主体10的首端呈三角状尖头结构,主体10首端的两侧成对称结构的设有外伸体11,连接端子12设于外伸体11的另一端,主体10的尾端成三角分叉状结构。其中外膜1采用聚酰亚胺薄膜。而电极3采用了印刷银浆。其中将石墨烯层2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在外膜1上,那么相邻两个石墨烯层2之间的外膜1将直接通过有机硅胶粘连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显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膜(1),数量为一对,其一端两侧均设有连接端子(12);/n石墨烯层(2),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于外膜(1)之间;/n电极(3),设于石墨烯层(2)的两侧,位于外膜(1)之间,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端子(12);/n外膜(1)均通过耐高温胶粘连在石墨烯层(2)两侧,石墨烯层(2)之间呈并联的关系,位于石墨烯层(2)处的外膜(1)处开设有小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膜(1),数量为一对,其一端两侧均设有连接端子(12);
石墨烯层(2),呈等间隔阵列的分布于外膜(1)之间;
电极(3),设于石墨烯层(2)的两侧,位于外膜(1)之间,一端均连接于连接端子(12);
外膜(1)均通过耐高温胶粘连在石墨烯层(2)两侧,石墨烯层(2)之间呈并联的关系,位于石墨烯层(2)处的外膜(1)处开设有小孔。
2.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防除冰石墨烯透明发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S1.制备石墨烯铜箔;
S2.刻蚀转移石墨烯;
S3.转移石墨烯至其中一块外膜(1);
S4.激光扫除多余石墨烯,形成若干石墨烯层(2)
S5.在石墨烯层(2)的两侧印刷电极(3),以使石墨烯层(2)呈并联关系,且电极(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子(12);
S6.对步骤S5所得的半成品进行烘烤,以使电极(3)定型;
S7.在步骤S3中的外膜(1)上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丰,张涛,范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