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耳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35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耳机,该方法包括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根据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设定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关闭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关闭除用于语音唤醒之外的其他麦克风的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定麦克风的门限等级来降噪,使得耳机在降噪过程中可以关闭自适应降噪算法及与之相关的麦克风的电源,从而可以较大的降低耳机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功耗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降噪
,具体的涉及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人们常常在大街,公共汽车,地铁接听和拨打电话,这类环境中的噪声,会被耳机的通话麦克风所拾取,和我们说话的内容混到一起,被上行发送到对方电话的听筒中,影响对方接听电话的语音质量,因此上行降噪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有的通话耳机,包括主动式与被动式两个降噪方式。其中,主动降噪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需要安装主动降噪电路以及电源,能耗较高,容易导致耳机续航能力不足;被动式降噪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由于噪声没有经过降噪电路芯片处理,一般只能阻隔高频噪声,对低频噪声降噪效果不明显。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耳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旨在降低耳机在降噪时的功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所述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所述方法包括: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根据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设定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关闭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关闭除用于语音唤醒之外的其他麦克风的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降噪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降噪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降噪方法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收到语音唤醒信息后关闭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并包括以下步骤:收到语音唤醒信息后,开启所有麦克风的电源;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解除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限制;关闭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低功耗降噪装置,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所述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所述装置包括低功耗降噪模块、第一检测模块、门限设定模块、算法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所述低功耗降噪模块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所述门限设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设定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所述算法模块用于关闭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关闭除用于语音唤醒之外的其他麦克风的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降噪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在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通过所述低功耗降噪模块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降噪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三检测模块;所述第三检测模块在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所述用于语音唤醒的麦克风收到语音唤醒信息后,所述低功耗降噪模块待所述算法模块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所述电源模块开启所有所述麦克风的电源以及所述门限设定模块解除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限制后关闭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低功耗降噪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耳机,包括上述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低功耗降噪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定麦克风的门限等级来降噪,使得耳机在降噪过程中可以关闭自适应降噪算法及与之相关的麦克风的电源,从而可以较大的降低耳机的能耗。为使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功耗降噪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图1所示低功耗降噪方法在步骤S5中关闭低功耗降噪功能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功耗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专利技术提供的耳机的内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本申请提供的低功耗降噪方法,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该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在这里,环境噪声的大小指的是环境噪声的分贝数,可以先通过麦克风获取当前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再将声波信息经过耳机上的处理器进行分析,便可得出环境噪声的大小。需说明的是,耳机开启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才会产生较大的耗电量,因此耳机开启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才能触发低功耗降噪功能的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的开启可以是自动执行的。例如,耳机开启自适应降噪功能后,可以检测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并当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应当理解,使用者佩戴耳机使用后,如耳机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使用者一直保持这一种姿态,我们知道使用者只有在处于躺卧状态才能一直保持静止的状态,比如使用者处于休眠状态可以保持着静止状态,此时使用者无法操作耳机,可以通过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来降低耳机的能耗,使得使用者醒后可以继续使用电能较为充足的耳机。再例如,耳机开启自适应降噪功能后,可以检测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并当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应当理解,当耳机较长时间没有无语音输出时,说明耳机处于闲置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来降低能耗。S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所述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n根据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设定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n关闭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n关闭除用于语音唤醒之外的其他麦克风的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降噪方法,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所述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后,检测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
根据检测到的当前环境噪声的大小设定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
关闭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
关闭除用于语音唤醒之外的其他麦克风的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保持静止状态的时间达到第一时间阈值时,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功能后,检测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并当所述耳机无语音输出的时间达到第二时间阈值时,开启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到语音唤醒信息后关闭低功耗降噪功能,并包括以下步骤:
收到语音唤醒信息后,开启所有麦克风的电源;
开启所述自适应降噪算法;
解除所述麦克风的门限等级限制
关闭所述低功耗降噪功能。


5.一种低功耗降噪装置,用在具有自适应降噪功能的耳机上,所述耳机通过若干麦克风实时获取环境噪声的声波信息,并通过自适应降噪算法生成与环境噪声相反的声波来中和环境噪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低功耗降噪模块、第一检测模块、门限设定模块、算法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低功耗降噪模块开启低功耗降噪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