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28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0
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制动盘的两侧形成有摩擦面,在所述摩擦面上形成有凹陷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呈水滴形。该制动盘能够较好地观察到摩擦面的磨损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制动盘和摩擦片均为车辆基础制动系统中的易损元件,随着车辆的使用,两个摩擦元件都会不断损耗,当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出现制动力下降,严重的情况会存在安全隐患。摩擦片上装有磨损报警器,机械式的报警器比较常见,当摩擦片材料磨损到设定值时,报警器就会与制动盘面接触,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提醒客户及时更换摩擦片;但对于制动盘而言,摩擦面的使用寿命为摩擦片的2-3倍,因此人们会常常会忽略磨损到极限状态时的更换。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制动盘的摩擦面上设置观察孔,通过查看观察孔在摩擦面上呈现的深度,即可来判断制动盘的剩余使用时间,但是,由于摩擦盘所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摩擦盘产生的磨屑会挤进观察孔中,堵塞观察孔,使得观察孔无法起到观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制动盘能够较好地观察到摩擦面的磨损状态。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动盘,所述制动盘的两侧形成有摩擦面,在所述摩擦面上形成有凹陷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呈水滴形,在述摩擦盘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小端在前,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大端在后。进一步地,在同一摩擦面上,所述观察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观察孔至所述制动盘中心的距离不同。进一步地,所述摩擦面为圆环形,在同一摩擦面上,所述观察孔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观察孔与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的内圆之间的宽度为圆环形所述摩擦面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一,其中另一个所述观察孔与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的内圆之间的宽度为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二。进一步地,在同一个所述摩擦面上,所述观察孔为偶数个,每两个所述观察孔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属观察孔的连线均穿过所述制动盘的中心。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盘的两个摩擦面上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观察孔,同一个摩擦面上的两个观察孔所在的直线朝向另一个所述摩擦面上的投影,与另一个所述摩擦面上的两个观察孔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或重合。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的底部呈圆弧状过渡。进一步地,所述观察孔的长度为3-5mm,深度为1-2mm。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盘。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中,通过在摩擦面上设置观察孔,随着摩擦面的磨损,观察孔的深度就会逐渐变浅,进一步地,通过将观察孔呈水滴形,这样就能够在观察孔内形成磨屑的导流槽,从摩擦盘上脱落的磨屑在进入观察孔内后,就能够随着制动盘的转动及时排出,避免了观察孔的堵塞,使得操作人员更容易通过观察孔来判断制动盘的剩余厚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制动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沿观察孔长度方向,观察孔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盘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制动盘能够较好地观察到摩擦面的磨损状态。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另一个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制动盘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盘10的两侧形成有摩擦面11,在摩擦面11上形成有凹陷的观察孔12,在本实施例中,观察孔12呈水滴形。在本实施中,通过在摩擦面11上设置观察孔12,随着摩擦面11的磨损,观察孔12的深度就会逐渐变浅,进一步地,将观察孔12设置为水滴形,这样就能够在观察孔12内形成磨屑的导流槽,从制动盘10上脱落的磨屑在进入观察孔12内后,就能够随着制动盘10的转动及时排出,避免了观察孔12的堵塞,使得操作人员更容易通过观察孔12来判断摩擦盘的磨损情况状况。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使得水滴形的观察孔12排出碎屑,在本实施例中,在摩擦盘10的转动方向上,水滴形观察孔12在摩擦面11上的开口尺寸逐渐增大,也即,水滴形观察孔12的小端在前,大端在后,碎屑在进入观察孔12时,先进入水滴形观察孔12的小端所在位置,然后再从大端所在位置导出。在本实施例中,观察孔12的长度为3-5mm,深度为1-2mm。在本实施例中,观察孔12呈圆环形,在同一个摩擦面11上,观察孔12可以为多个,多个观察孔12至制动盘10中心具有不同的距离。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观察孔12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观察孔12至圆环形观察孔12的内圆之间的距离为圆环形摩擦面11的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一,另一个观察孔12至圆环形摩擦面11的内圆之间的距离为圆环形摩擦面11的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二。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得观察孔12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这易于观察制动盘10的摩擦面11在不同位置上的磨损情况。进一步地,在同一个摩擦面11上,观察孔12为偶数个,每两个观察孔12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观察孔12的连线均穿过制动盘10的中心,这有助于保证制动盘10的高速转动时的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盘10的两个摩擦面11上均设置有两个观察孔12,同一个摩擦面11上的两个观察孔12所在的直线朝向另一个摩擦面11上的投影,与另一个摩擦面11(也即承影面所在的摩擦面11)上的两个观察孔12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或重合。图5所示为沿观察孔长度方向,观察孔12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观察孔12的底部呈圆弧状过渡,这样可使观察孔12内部没有死角,更易使碎屑排出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中,通过在摩擦面11上设置观察孔12,随着摩擦面11的磨损,观察孔12的深度就会逐渐变浅,进一步地,将观察孔12设置为水滴形,这样就能够在观察孔12内形成磨屑的导流槽,从摩擦面11上脱落的磨屑在进入观察孔12内后,就能够随着制动盘10的转动及时排出,避免了观察孔12的堵塞,使得操作人员更容易通过观察孔12来判断摩擦盘的磨损状况。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制动盘10,关于该车辆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示例在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的两侧形成有摩擦面,在所述摩擦面上形成有凹陷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呈水滴形,在述摩擦盘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小端在前,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大端在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的两侧形成有摩擦面,在所述摩擦面上形成有凹陷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呈水滴形,在述摩擦盘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小端在前,所述水滴形观察孔的大端在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摩擦面上,所述观察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观察孔至所述制动盘中心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为圆环形,在同一摩擦面上,所述观察孔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观察孔与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的内圆之间的宽度为圆环形所述摩擦面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一,其中另一个所述观察孔与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的内圆之间的宽度为圆环形的所述摩擦面环形宽度的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强李霏夏金龙刘坤黄井财唐安春李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