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24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包括面板、望板和腿部;面板的底部设有L形榫眼和方形榫眼;腿部顶部设有L形榫头和方形榫头,L形榫头和方形榫头之间形成有L形榫槽,L形榫头面向L形榫槽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和榫眼二;望板一端部设有榫头一、榫头二和榫头三,另一端部设有榫眼三和榫头四;榫头一同时与榫眼三和榫眼二配合插接,榫头四与榫眼一配合插接,L形榫头与L形榫眼配合插接,方形榫头与方形榫眼配合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面板、望板和腿部间的榫头、榫眼相互配合产生反作用力,使实木家具腿部的结构稳定,实现实木家具的可拆装,拆开后,可实现包装扁平化,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实木的榫卯结构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亦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榫卯通过结构之间的互补、咬合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结构通过榫接合就能增强物体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物流的快速盛行,实木家具实现可拆装,进行扁平化包装,将成为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实现标准化生产,需要提出一种实木家具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通过面板、望板和腿部间的榫头、榫眼相互配合,实现结构的可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本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通过面板、望板和腿部间的榫头、榫眼相互配合产生反作用力,使实木家具腿部的结构稳定,实现实木家具的可拆装,拆开后,可实现包装扁平化,降低运输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包括面板、四个望板和四个腿部;所述面板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榫眼和四个方形榫眼;所述腿部的顶部设有L形榫头和方形榫头,所述L形榫头和方形榫头之间形成有L形榫槽,所述L形榫头面向L形榫槽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和榫眼二;所述望板的一端部设有榫头一、榫头二和榫头三,望板的另一端部设有榫眼三和榫头四;所述榫头一同时与榫眼三和榫眼二相互配合插接,所述榫头四穿插在榫头二和榫头三之间的间隙内,且榫头四与榫眼一相互配合插接,所述L形榫头与L形榫眼相互配合插接,方形榫头与方形榫眼相互配合插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板、望板和腿部均采用实木材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榫眼二位于榫眼一的上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面板为矩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通过面板、望板和腿部间的榫头、榫眼相互配合产生反作用力,使实木家具腿部的结构稳定,实现实木家具的可拆装,拆开后,可实现包装扁平化,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整体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面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面板底部结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腿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腿部顶部结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望板结构示意图一。图9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望板结构示意图二。图10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两个望板组合形态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可拆装拼装结构的两个望板和腿部组合形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包括面板A、四个望板B和四个腿部C。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面板A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榫眼D和四个方形榫眼E。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腿部C的顶部设有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所述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之间形成有L形榫槽F,所述L形榫头G面向L形榫槽F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I和榫眼二J。所述榫眼二J位于榫眼一I的上方。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望板B的一端部设有榫头一K、榫头二L和榫头三M,望板B的另一端部设有榫眼三N和榫头四O。所述榫头一K同时与榫眼三N和榫眼二J相互配合插接,所述榫头四O穿插在榫头二L和榫头三M之间的间隙内,且榫头四O与榫眼一I相互配合插接,所述L形榫头G与L形榫眼D相互配合插接,方形榫头H与方形榫眼E相互配合插接。所述面板A、望板B和腿部C均采用实木材质。所述面板A为矩形。装配时,先将望板B的榫头四O插入L形榫槽F中的榫眼一I中,其它相同的望板B和腿部C依次装配,再将望板B中榫头一K依次插入榫眼三N和榫眼二J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最后将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插入面板的L形榫眼D和四个方形榫眼E中。其中的榫卯结构通过互补、咬合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家具结构更加稳定,该结构仅有三个部件,适合标准化生产,且为可拆装结构,能够实现扁平化包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A)、四个望板(B)和四个腿部(C);/n所述面板(A)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榫眼(D)和四个方形榫眼(E);/n所述腿部(C)的顶部设有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所述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之间形成有L形榫槽(F),所述L形榫头(G)面向L形榫槽(F)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I)和榫眼二(J);/n所述望板(B)的一端部设有榫头一(K)、榫头二(L)和榫头三(M),望板(B)的另一端部设有榫眼三(N)和榫头四(O);/n所述榫头一(K)同时与榫眼三(N)和榫眼二(J)相互配合插接,所述榫头四(O)穿插在榫头二(L)和榫头三(M)之间的间隙内,且榫头四(O)与榫眼一(I)相互配合插接,所述L形榫头(G)与L形榫眼(D)相互配合插接,方形榫头(H)与方形榫眼(E)相互配合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桌凳类的可拆装榫卯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A)、四个望板(B)和四个腿部(C);
所述面板(A)的底部设有四个L形榫眼(D)和四个方形榫眼(E);
所述腿部(C)的顶部设有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所述L形榫头(G)和方形榫头(H)之间形成有L形榫槽(F),所述L形榫头(G)面向L形榫槽(F)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榫眼一(I)和榫眼二(J);
所述望板(B)的一端部设有榫头一(K)、榫头二(L)和榫头三(M),望板(B)的另一端部设有榫眼三(N)和榫头四(O);
所述榫头一(K)同时与榫眼三(N)和榫眼二(J)相互配合插接,所述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寒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