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钣金成型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主要用于为模具冲切料片提供动力,包括气源处理器、脚踏阀、第一五通气控阀、第二五通气控阀、增压缸、第一三通机控阀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脚踏阀、两个五通气控阀以及两个机控阀组成控制回路,只需要通过人工踩踏脚踏阀即可对实现对料片的冲切,不需要使用逻辑阀组,组成成本低,人工控制方便、省力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
本技术涉及钣金成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
技术介绍
在钣金成型生产线上,气液增压缸一般是用于模具冲切料片的动力源,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气动电磁阀在PLC的控制下使用。但是,出于成本考虑,一些生产线没有电气控制部分,此时需要一种通过人工动作一次的全气动气液增压缸控制回路,一般全气动控制都会使用到逻辑阀组,其价格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使用成本低,人工控制方便、省力、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主要用于为模具冲切料片提供动力,包括气源处理器、脚踏阀、第一五通气控阀、第二五通气控阀、增压缸、第一三通机控阀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所述气源处理器用于对气源进行预处理,所述气源处理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脚踏阀的进气口、第一五通气控阀的A口、第二五通气控阀的A口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的B口相连接;所述脚踏阀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五通气控阀的E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的B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机控阀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的C口通过管路与增压缸的D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的D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增压缸的A口和第一三通机控阀的B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的C口与D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增压缸的B口与C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的E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机控阀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第一三通机控阀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上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增压缸用于驱动所述模具,所述增压缸充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下压的推力,排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上的拉力;所述模具下压时先与第一三通机控阀相接触,然后再与第二三通机控阀相接触。优选地,所述气源处理器包括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过滤器、减压阀、压力表以及油雾器。优选地,所述增压缸的A口、D口以及与B口、C口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单向节流阀。优选地,与所述增压缸的B口、C口相连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位于所述单向节流阀与所述增压缸之间。优选地,所述排气阀、第一五通气控阀、第二五通气控阀上均设置有消音器。优选地,所述管路与所述气源处理器、脚踏阀、第一五通气控阀、第二五通气控阀、第一三通机控阀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之间均为螺纹直通。优选地,所述增压缸的B口、C口通过双头外丝与所述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管路为PU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脚踏阀、两个五通气控阀以及两个机控阀组成控制回路,只需要通过人工踩踏脚踏阀即可对实现对料片的冲切,不需要使用逻辑阀组,组成成本低,人工控制方便、省力安全。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源处理器101、过滤器102、减压阀103、压力表104、油雾器2、脚踏阀3、第一五通气控阀4、第二五通气控阀5、增压缸6、第一三通机控阀7、第二三通机控阀8、复位弹簧9、单向节流阀10、排气阀11、消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控制回路主要用于为模具冲切料片提供动力,包括气源处理器1、脚踏阀2、第一五通气控阀3、第二五通气控阀4、增压缸5、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其中气源处理器1用于对气源进行预处理,气源处理器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脚踏阀2的进气口、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A口、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A口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B口相连接。其中管路为PU管,PU管的耐油性能好,是天然橡胶耐油性能的15-20倍;耐磨性能好,是天然橡胶耐磨性能的30-50倍;耐老化性好,是天然橡胶耐老化性能的5倍;耐扯断强度是天然橡胶的3倍;具有高弹性、高伸长率、高强力;阻尼性能好,内壁光滑,液体阻力小,液压损失少。三通接口为T型三通。气源处理器1包括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通过管路相连的过滤器101、减压阀102、压力表103以及油雾器104。其中过滤器101用于过滤先导气中的一些杂质,减压阀102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也就是调节管路中的压力。压力表103则用于测量管路的压力,油雾器104起到对先导气进行润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脚踏阀2可以选用SMC公司的型号为3F210-08的阀门,脚踏阀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E口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五通气控阀均可选用SMC公司的型号为SYA7220-02-72的阀门。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B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A口相连接,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C口通过管路与增压缸5的D口相连接,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D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增压缸5的A口和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B相连接。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C口与D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增压缸5的B口与C口相连接;增压缸5的B口、C口通过双头外丝与管路连接。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E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A口相连接,第二五通气控阀4、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上均设有复位弹簧8。增压缸5用于驱动模具,增压缸5充气时对模具提供向下压的推力,排气时对模具提供向上的拉力;模具下压时先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相接触,然后再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增压缸5的A口、D口以及与B口、C口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单向节流阀9,具体的可以使用排气节流的方式进行控制,一方面用于调节先导气的导入速度,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气流的走向。采用排气节流后,换向阀换向后,单向节流阀9开启,向增压缸5无杆腔快速充气,无杆腔的气体只能经排气侧的单向节流阀9排气。调节单向节流阀9的开速,便可改变增压缸5的运动速度。这种控制方式,活塞运行稳定,速度控制精确。此外,与增压缸5的B口、C口相连的管路上均设置有排气阀10,排气阀10位于单向节流阀9与增压缸5之间。排气阀10、第一五通气控阀3、第二五通气控阀4上均设置有消音器11,用于消弭排气时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污染。在本实施例中,管路与气源处理器1、脚踏阀2、第一五通气控阀3、第二五通气控阀4、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之间均可选用螺纹直通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工作时,料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主要用于为模具冲切料片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处理器(1)、脚踏阀(2)、第一五通气控阀(3)、第二五通气控阀(4)、增压缸(5)、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n所述气源处理器(1)用于对气源进行预处理,所述气源处理器(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脚踏阀(2)的进气口、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A口、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A口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B口相连接;/n所述脚踏阀(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E口相连接;/n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B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C口通过管路与增压缸(5)的D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D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增压缸(5)的A口和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B相连接;/n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C口与D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增压缸(5)的B口与C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E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上均设有复位弹簧(8);/n所述增压缸(5)用于驱动所述模具,所述增压缸(5)充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下压的推力,排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上的拉力;所述模具下压时先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相接触,然后再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增压缸的全气动控制回路,所述控制回路主要用于为模具冲切料片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处理器(1)、脚踏阀(2)、第一五通气控阀(3)、第二五通气控阀(4)、增压缸(5)、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
所述气源处理器(1)用于对气源进行预处理,所述气源处理器(1)的出气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脚踏阀(2)的进气口、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A口、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A口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B口相连接;
所述脚踏阀(2)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E口相连接;
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B口通过管路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C口通过管路与增压缸(5)的D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五通气控阀(3)的D口通过管路和三通接口分别与增压缸(5)的A口和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B相连接;
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C口与D口通过管路分别与增压缸(5)的B口与C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的E口通过管路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的A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五通气控阀(4)、第一三通机控阀(6)以及第二三通机控阀(7)上均设有复位弹簧(8);
所述增压缸(5)用于驱动所述模具,所述增压缸(5)充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下压的推力,排气时对所述模具提供向上的拉力;所述模具下压时先与第一三通机控阀(6)相接触,然后再与第二三通机控阀(7)相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张龙龙,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擎天伟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