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314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管体和其前后固定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过滤器管体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滤体、第二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进气管固定在第一过滤体的前端,出气管固定在第三过滤体的尾端。三个过滤体内均固定有过滤材料,过滤体利用端口处设置的法兰连接固定,便于组装和拆卸对内部的过滤材料更换,且过滤体上侧固定有固定块,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第三过滤体内的排气扇可有效对汽车尾气进行引流,防止因进气管尺寸过大而使汽车尾气外溢。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三个过滤体内的过滤材料将汽车尾气有效过滤,且进气管内的固定带可使装置整体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汽车排气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铅等,汽车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建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且不可逆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汽车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代步工具。并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尾气处理装置仅对围棋中含有的固体颗粒物使用吸附板来吸附,不仅吸附效果差,而且无法对微小颗粒进行有效吸附。尾气中携带的PM10-PM0.3颗粒可以通过呼吸进入支气管沉积在肺泡,并且会引发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这是传统尾气处理装置无法解决的。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尾气处理装置对汽车尾气有效处理,在汽车保有量日益增长的当今社会还人民群众以绿水青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能适用于多种汽车的排气管,便于更换内部滤芯,具有极强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管体和其前后固定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过滤器管体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三个过滤体,三个过滤体依次为第一过滤体、第二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进气管固定在第一过滤体的前端,出气管固定在第三过滤体的尾端。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两端敞口的圆筒,进气管内固定有两段环形固定带,固定带分别位于进气管内的前后两端且从进气管底部的通孔处伸出,进气管的两个通孔下方设有双环扣,双环扣固定在固定带位于进气管外的部分、且紧贴进气管,当进气管套在汽车排气管处时,拉紧固定带并利用双环扣将固定带多余部分固定在进气管外、同时将固定带与进气管固定,前后两个固定带将进气管固定在汽车排气管处,也使装置整体能够适合各种尺寸和形状的汽车排气管,极大拓展了本装置的应用范围。所述第一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均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第二过滤体为两端敞口的圆筒,第一过滤体的尾端敞口、第三过滤体的前端敞口,第一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在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处分别开有与进气管和出气管尺寸相同的通孔,便于汽车尾气进入装置内部和经过滤后排出装置。所述三个过滤体的外部上侧均固定有“T”字型固定块,便于将装置整体固定在汽车尾端,增加装置整体与车体之间的固定效果,保证在行车过程中装置不因颠簸而掉落。所述三个过滤体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尺寸与过滤体的内壁的尺寸相同,支撑架内设有多个蜂窝形通孔,蜂窝形通孔的方向与气体流向一致,且支撑架与过滤体的内壁为一体结构,蜂窝状设置能够极大提高过滤体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过滤效果;过滤体的厚度是支撑架厚度的1.1-1.3倍。所述第一过滤体处的蜂窝形通孔内填充发泡海绵;第二过滤体处的蜂窝形通孔内填充颗粒状活性炭;第三过滤体处的蜂窝形通孔内填充纤维过滤膜;且自第一过滤体至第三过滤体、其内部填充的过滤材料的孔径逐渐减小,当汽车尾气经过装置内部时,利用三个过滤体内填充的过滤材料对汽车尾气内含有的颗粒按照颗粒大小顺次过滤,有效保证了装置整体对汽车尾气的过滤效果。所述第三过滤体内填充的纤维过滤膜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一层PI/ZIF-8材料,利用该材料能够有效对小颗粒污染物过滤。所述三个过滤体的敞口端均固定有法兰,相邻的两个过滤体利用法兰固定,便于将装置整体组装和拆卸,对过滤体内的过滤材料更换,延长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每个法兰处还固定有一圈橡胶垫圈,增加连接处的密闭性,防止未经过滤的尾气由连接处溢出。所述第三过滤体内部靠近出气管处设有排气扇,排气扇竖向设置,当进气管的尺寸远大于汽车排气管尺寸时,利用排气扇对汽车尾气引流,使汽车尾气全部进入装置内,经过滤后再排入空气中,有效防止汽车尾气的外溢。优选的,第一过滤体前端连接有两个进气管,第一过滤体前端同时开有两个与进气管对应的通孔,两个进气管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左右平行设置,设置两个进气管能使装置适用于单边双排或双边双排的汽车,进一步拓展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中使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为现有材料及设备,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提供了一中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利用三层过滤材料对汽车尾气进行过滤,并通过固定带和固定块将装置整体固定在汽车尾部,有效解决了现有过滤器对汽车尾气过滤不完全的问题,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极强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装置整体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1.进气管;101固定带;102.双环扣;21.第一过滤体;22.第二过滤体;23.第三过滤体;231.排气扇;24.支撑架;25.固定块;26.法兰;27.橡胶垫圈;3.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管体和其前后固定连接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3,过滤器管体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第一过滤体21、第二过滤体22和第三过滤体23,进气管1固定在第一过滤体21的前端,出气管3固定在第三过滤体23的尾端。进气管1和出气管3均为两端敞口的圆筒,进气管1内固定有两段环形固定带101,固定带101分别位于进气管1内的前后两端且从进气管1底部的通孔处伸出,进气管1的两个通孔下方设有双环扣102,双环扣102固定在固定带101位于进气管1外的部分、且紧贴进气管1。第一过滤体21和第三过滤体23均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第二过滤体22位两端敞口的圆筒,第一过滤体21的尾端敞口、第三过滤体23的前端敞口。三个过滤体的敞口端均固定有法兰26,相邻的两个过滤体利用法兰26进行固定,每个法兰26处还固定有一圈橡胶垫圈27,增加连接处的密闭性。第一过滤体21和第三过滤体23在与进气管1和出气管3连接处分别开有与进气管1和出气管3尺寸相同的通孔;第三过滤体23内部靠近出气管3处设有排气扇231,排气扇231竖向设置,当进气管1的尺寸远大于汽车排气管尺寸时,利用排气扇231对汽车尾气进行引流。三个过滤体的外部上侧均固定有“T”字型固定块25,且过滤体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管体和其前后固定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管体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三个过滤体,三个过滤体依次为第一过滤体、第二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进气管固定在第一过滤体的前端,出气管固定在第三过滤体的尾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管体和其前后固定连接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管体包括自前至后顺次连接的三个过滤体,三个过滤体依次为第一过滤体、第二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进气管固定在第一过滤体的前端,出气管固定在第三过滤体的尾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两端敞口的圆筒,进气管内固定有两段环形固定带,固定带分别位于进气管内的前后两端且从进气管底部的通孔处伸出,进气管的两个通孔下方设有双环扣,双环扣固定在固定带位于进气管外的部分、且紧贴进气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均为一端敞口的空心圆柱体、第二过滤体为两端敞口的圆筒,第一过滤体的尾端敞口、第三过滤体的前端敞口,第一过滤体和第三过滤体在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接处分别开有与进气管和出气管尺寸相同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三个过滤体的外部上侧均固定有“T”字型固定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汽车尾气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三个过滤体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尺寸与过滤体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钰王丹张兴双孙官亮梁秀许冠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