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309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包括套管及多排能够阻拦探管的倒刺结构;每排倒刺结构均设置在套管内部,多排倒刺结构以套管轴心线圆周排列,每排倒刺结构均与套管固接;套管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连接结构,套管另一端设有齿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探管打捞的设备,进而导致探管不能够打捞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
本技术属于地质勘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钻孔过程中,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工作是对煤岩层做出定性定量解释的有效途径。在测井工作中钻孔内较软地层经常发生钻孔缩径,岩层的破碎带时常会发生掉块现象,缩径或掉块有可能导致测井探管提升过程中被卡住,由于测井探管用电缆与地面绞车连接进行提升,提升电缆无法产生向下的作用力,若继续提升只能使探管在钻孔内被电缆越拉越紧,最终造成探管在孔中上不来下不去的状态。传统的处理方式为:测井人员一旦发现电缆拉紧张力增加,绞车控制器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就立即停止提升探管,适度松开电缆观察探管是否能活动,能活动则人工送提电缆,并根据井陉曲线找下段孔径较大处使掉块脱离开探管;若不能活动则确认探管已经被卡滞在钻孔中。这时候则采取用绞车的拉力拉断电缆,因电缆和测井仪器的连接器在设计时考虑到测井工作中探管被卡滞时的需要,连接器设计了薄弱环节,薄弱环节的预拉断力比电缆的预拉断力要小,所以此时采用绞车拉断电缆时,电缆会在连接器的薄弱环节处断开。这样避免了在处理事故过程中若电缆从其他环节断开,孔内留有部分电缆,加大处理事故的难度,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探管打捞的设备,进而导致探管不能够打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探管打捞的设备,进而导致探管不能够打捞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包括套管及多排能够阻拦探管的倒刺结构;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套管内部,多排所述倒刺结构以所述套管轴心线圆周排列,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与所述套管固接;所述套管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套管另一端设有齿形结构。进一步的,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包括多个倒刺,同排相邻的两个倒刺间距相等。进一步的,由同排所述倒刺结构的第一倒刺到最后一个倒刺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探管长度的1-1.2倍。进一步的,所述倒刺与套管内壁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45°。进一步的,所述倒刺为钢丝绳。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位于同一径向截面的多个倒刺首端形成的圆环直径为探棒直径的0.7-0.8倍,所述倒刺尾端与所述套管内壁固接。进一步的,多排所述倒刺结构以所述套管轴心线圆周均匀排列,所述倒刺结构为5-6排。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结构、第二加强板结构、圆形盖板及连接套管,所述圆形盖板覆盖所述套管一端端面,所述圆形盖板与所述套管固接,所述连接套管设置在所述圆形盖板上,所述圆形盖板上设有第一阶梯圆面及第二阶梯圆面,所述第一阶梯圆面与所述第二阶梯圆面同轴心,所述第一阶梯圆面上设有第一加强板结构,所述第二阶梯圆面设有第二加强板结构,所述连接套管上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第一丝扣。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为变径接头,所述变径接头一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变径接头另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第二丝扣。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本装置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效果;本技术采用钢丝绳以倒刺排列焊接在套管内侧,兜装探管更稳妥,并且对测井探管损伤较小;本技术减轻了该类事故的处理难度,缩短了处理事故的时间。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中的倒刺与套管内壁夹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套管;102、连接管;1011、齿形结构;103、第二阶梯圆面;201、第一加强板结构;202、第二加强板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101及多排能够阻拦探管的倒刺结构,套管由岩芯管改造;每排倒刺结构均设置在套管101内部,多排倒刺结构以套管101轴心线圆周排列,每排倒刺结构均与套管101固接;套管101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连接结构,套管101另一端设有齿形结构1011。每排倒刺结构包括11个倒刺,同排相邻的两个倒刺间距相等,相邻两个倒刺之间间距为100mm,本实施例中,倒刺为钢丝绳,套管101内位于同一径向截面的多个倒刺首端形成的圆环直径为探棒直径的0.7-0.8倍,倒刺尾端与套管101内壁焊接,多排倒刺结构以套管101轴心线圆周均匀排列,倒刺结构为6排,由于钢丝绳的弹性较大,钢丝绳兜装探管更稳妥,并且对测井探管损伤较小。由同排倒刺结构的第一倒刺到最后一个倒刺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探管长度的1-1.2倍,本实施例由同排倒刺结构的第一倒刺到最后一个倒刺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2.5m,套管101长度为3.5m,套管101外径为94mm,套管101内径为89mm。如图5所示,倒刺与套管10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α,本实施例中,α为45°。实施例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加强板结构201、第二加强板结构202、圆形盖板及连接套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1)及多排能够阻拦探管的倒刺结构;/n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套管(101)内部,多排所述倒刺结构以所述套管(101)轴心线圆周排列,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与所述套管(101)固接;/n所述套管(101)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套管(101)另一端设有齿形结构(10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01)及多排能够阻拦探管的倒刺结构;
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套管(101)内部,多排所述倒刺结构以所述套管(101)轴心线圆周排列,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均与所述套管(101)固接;
所述套管(101)一端设有能够与钻杆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套管(101)另一端设有齿形结构(1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倒刺结构包括多个倒刺,同排相邻的两个倒刺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同排所述倒刺结构的第一倒刺到最后一个倒刺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探管长度的1-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与套管(101)内壁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为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井探管的兜装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1)内位于同一径向截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一一九勘探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