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94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具有榫眼的第一木结构件、原具有榫头的第二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所述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具有与第二木结构件截面形状一致的连接段、分别位于连接段两端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榫头卡固连接于第一木结构件的榫眼中,所述第二木结构件在去除相当于连接段长度后的截面上开设有第二榫眼,所述第二榫头卡固连接于所述第二榫眼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更换木结构件的前提下,实现了损坏或断裂榫头情况下榫卯结构的修复加固,可现场连接操作,维修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结构建筑,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连接结构进行修复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木结构建筑留存于世的大多都是控保古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对其进行保存维护保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木结构建筑中的榫卯连接节点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榫卯是指木结构建筑中柱、梁等构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参见图1,在木结构连接中,榫头1插入到卯头的凹槽中,两者间通过卡固连接。卯头上的凹槽又被称为榫眼2。然而,木材作为一种生物材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的干缩湿胀、开裂变形等损伤会对榫卯连接节点的连接特性造成不良影响,有些甚至出现了直接榫头断裂的现象,如图2所示,木结构榫头可能发生局部断裂,从而使榫卯结构的连接失效。因此对榫卯节点进行维修加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技术CN207959515U公开了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的修复与耗能减震装置,用于木柱和木梁相连的榫卯节点,具有设置在榫头外周和卯口内壁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为一个固定在榫头外周的套筒,套筒外壁上具有突起的齿,所述齿在套筒的轴向方向是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状。该方案可以解决榫头与卯口之间的间隙问题,防止榫头从卯口脱出。然而,该方案不能解决榫头断裂的问题。目前,当遇到榫头断裂的情况时,通常只能将榫头所在的木结构件进行整体更换,维修成本和耗时均较高,特别是当木结构件与多个结构件互相连接时,要更换木结构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实现对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局部快速维修加固。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具有榫眼的第一木结构件、原具有榫头的第二木结构件,设有一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所述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具有与第二木结构件截面形状一致的连接段、分别位于连接段两端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榫头卡固连接于第一木结构件的榫眼中,所述第二木结构件在去除相当于连接段长度后的截面上开设有第二榫眼,所述第二榫头卡固连接于所述第二榫眼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榫眼底部和所述第二榫眼底部分别扩大形成凹口,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二榫头端部分别连接有弹簧片,在所述第一榫头插入所述榫眼及所述第二榫头插入所述第二榫眼时,对应榫头上的弹簧片分别弹出卡入对应的凹口内,构成止逆锁紧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木结构件为圆柱或方柱,所述榫眼位于第一木结构件的端面或侧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木结构件为圆柱或方柱,所述原榫头位于第二木结构件的端面上。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榫头连接件上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截面为方形,对应的榫眼和第二榫眼为方孔。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别在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二榫头的一对相对的侧面上设置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与第一榫头或第二榫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榫头根部方向延伸并具有向外的弹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将原榫头段局部加工榫眼形成卯头,在不更换木结构件的前提下,实现了损坏或断裂榫头情况下榫卯结构的修复加固;2、本技术中的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可以在工厂内预制,在现场对木结构件进行处理,凿出凹槽作为榫眼,实现现场连接操作,维修灵活方便;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钢弹簧片,可以形成永久止逆锁紧节点,避免连接松脱。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榫卯结构示意图;图2是榫头断裂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构件示意图;图5是圆形构件示意图;图6是方形构件示意图;图7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另一种现有技术连接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三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其中:1、榫头;2、榫眼;3、第一木结构件;4、第二木结构件;5、双榫头连接件;6、连接段;7、第一榫头;8、第二榫头;9、凹口;10、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3所示,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具有榫眼的第一木结构件3、原具有榫头的第二木结构件4,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5,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5具有与第二木结构件截面形状一致的连接段6、分别位于连接段两端的第一榫头7和第二榫头8,第一榫头7卡固连接于第一木结构件3的榫眼中,对于榫头破损或断裂的第二木结构件4进行修整处理,去除相当于连接段长度后,在端面上开设第二榫眼,然后将第二榫头8卡固连接于第二榫眼中。由此,实现了木结构榫卯结构的修复。实施例二:参见图7所示,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其中,如图4所示,在木结构件的榫眼底部扩大形成凹口9,在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5的两个榫头端部分别连接有弹簧片10,在第一榫头插入榫眼及第二榫头插入第二榫眼时,对应榫头上的弹簧片10分别弹出卡入对应的凹口9内,构成止逆锁紧结构。参见图5和图6,木结构件可以是圆柱或方柱,榫眼设置在木结构件的端面上,双榫头连接件上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截面为方形,对应的榫眼和第二榫眼为方孔。相应地,分别在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的一对相对的侧面上设置弹簧片,弹簧片的一端与第一榫头或第二榫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向榫头根部方向延伸并具有向外的弹性。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待双榫头连接件插入卯头时,钢弹簧片弹出,形成永久止逆锁紧的节点。施工过程中,首先进行局部支撑,以保证在构件作业或原位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将原木结构榫头的破损处切除,并在端面上开设凹槽构成榫眼,凹槽底部扩大构成凹口。对原卯口结构处的榫眼进行处理形成凹口。将预制的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安装到节点处,实现榫卯节点的修复。实施例三:图8是另一种现有技术的示意图,其中榫眼位于原柱的侧面上。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二进行类似的修复处理,通过双榫头连接件实现修复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具有榫眼的第一木结构件、原具有榫头的第二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所述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具有与第二木结构件截面形状一致的连接段、分别位于连接段两端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榫头卡固连接于第一木结构件的榫眼中,所述第二木结构件在去除相当于连接段长度后的截面上开设有第二榫眼,所述第二榫头卡固连接于所述第二榫眼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包括具有榫眼的第一木结构件、原具有榫头的第二木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有一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所述钢结构双榫头连接件具有与第二木结构件截面形状一致的连接段、分别位于连接段两端的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第一榫头卡固连接于第一木结构件的榫眼中,所述第二木结构件在去除相当于连接段长度后的截面上开设有第二榫眼,所述第二榫头卡固连接于所述第二榫眼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结构榫卯节点修复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榫眼底部和所述第二榫眼底部分别扩大形成凹口,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二榫头端部分别连接有弹簧片,在所述第一榫头插入所述榫眼及所述第二榫头插入所述第二榫眼时,对应榫头上的弹簧片分别弹出卡入对应的凹口内,构成止逆锁紧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夏英顾天熊张超顾亮尹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