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造铜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85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铜瓦,包括铜瓦面板主体,所述铜瓦面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固定凸片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铜瓦面板主体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耐高温板、复合保护板、铜板芯材和底板芯材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安装在耐高温板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位于耐高温板和铜板芯材的正中间,底板芯材位于铜板芯材的下表面,所述复合保护板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隔水层和防火面层所共同组成,防腐蚀垫层位于隔水层的上表面,防火面层位于隔水层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铜瓦面板进行多层复合保护式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防水和防火性能,可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侵蚀,延长铜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造铜瓦
本技术涉及铜瓦
,具体为一种锻造铜瓦。
技术介绍
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用于盖房子。瓦片颜色以砖红色和灰色为主,应用于建筑上,不仅隔热防雨而且美观整洁,耐用性高。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目前的瓦片结构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寿命较短,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蚀,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锻造铜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铜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瓦片结构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寿命较短,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铜瓦,包括铜瓦面板主体,所述铜瓦面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固定凸片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铜瓦面板主体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耐高温板、复合保护板、铜板芯材和底板芯材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安装在耐高温板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位于耐高温板和铜板芯材的正中间,底板芯材位于铜板芯材的下表面,所述复合保护板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隔水层和防火面层所共同组成,防腐蚀垫层位于隔水层的上表面,防火面层位于隔水层的下表面,所述铜瓦面板主体的两端安装有卡合条,卡合条的表面设置有滑槽。优选的,所述耐热面板、耐高温板、复合保护板、铜板芯材和底板芯材之间均通过热压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复合保护板厚度为1.2cm。优选的,所述铜板芯材的厚度为6mm。优选的,所述固定凸片设置有五组,且固定凸片之间呈平行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垫层、隔水层和防火面层之间通过胶粘剂紧密粘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铜瓦面板主体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耐高温板、复合保护板、铜板芯材和底板芯材所共同组成,复合保护板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隔水层和防火面层所共同组成,通过对铜瓦面板进行多层复合保护式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防水和防火性能,可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侵蚀,延长铜瓦片的使用寿命,铜瓦面板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固定凸片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固定凸片用来增大铜瓦面板主体表面接触面积,起到减小风阻压强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复合保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凹槽;2、固定凸片;3、卡合条;4、铜瓦面板主体;5、耐热面板;6、耐高温板;7、复合保护板;8、铜板芯材;9、底板芯材;10、滑槽;11、防腐蚀垫层;12、隔水层;13、防火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锻造铜瓦,包括铜瓦面板主体4,铜瓦面板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2,固定凸片2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1,铜瓦面板主体4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5、耐高温板6、复合保护板7、铜板芯材8和底板芯材9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5安装在耐高温板6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7位于耐高温板6和铜板芯材8的正中间,底板芯材9位于铜板芯材8的下表面,复合保护板7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11、隔水层12和防火面层13所共同组成,防腐蚀垫层11位于隔水层12的上表面,防火面层13位于隔水层12的下表面,铜瓦面板主体4的两端安装有卡合条3,卡合条3的表面设置有滑槽10。进一步,耐热面板5、耐高温板6、复合保护板7、铜板芯材8和底板芯材9之间均通过热压一体成型。进一步,复合保护板7厚度为1.2cm。进一步,铜板芯材8的厚度为6mm。进一步,固定凸片2设置有五组,且固定凸片2之间呈平行等距分布。进一步,防腐蚀垫层11、隔水层12和防火面层13之间通过胶粘剂紧密粘黏。工作原理:使用时,铜瓦面板主体4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5、耐高温板6、复合保护板7、铜板芯材8和底板芯材9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5安装在耐高温板6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7位于耐高温板6和铜板芯材8的正中间,底板芯材9位于铜板芯材8的下表面,复合保护板7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11、隔水层12和防火面层13所共同组成,通过对铜瓦面板主体4进行多层复合保护式设计,使其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防水和防火性能,可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侵蚀,延长铜瓦片的使用寿命,铜瓦面板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2,固定凸片2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1,固定凸片2用来增大铜瓦面板主体4表面接触面积,起到减小风阻压强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造铜瓦,包括铜瓦面板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2),固定凸片(2)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1),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5)、耐高温板(6)、复合保护板(7)、铜板芯材(8)和底板芯材(9)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5)安装在耐高温板(6)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7)位于耐高温板(6)和铜板芯材(8)的正中间,底板芯材(9)位于铜板芯材(8)的下表面,所述复合保护板(7)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11)、隔水层(12)和防火面层(13)所共同组成,防腐蚀垫层(11)位于隔水层(12)的上表面,防火面层(13)位于隔水层(12)的下表面,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两端安装有卡合条(3),卡合条(3)的表面设置有滑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铜瓦,包括铜瓦面板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凸片(2),固定凸片(2)之间设置有固定凹槽(1),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内部是由耐热面板(5)、耐高温板(6)、复合保护板(7)、铜板芯材(8)和底板芯材(9)所共同组成,耐热面板(5)安装在耐高温板(6)的上表面,复合保护板(7)位于耐高温板(6)和铜板芯材(8)的正中间,底板芯材(9)位于铜板芯材(8)的下表面,所述复合保护板(7)的内部是由防腐蚀垫层(11)、隔水层(12)和防火面层(13)所共同组成,防腐蚀垫层(11)位于隔水层(12)的上表面,防火面层(13)位于隔水层(12)的下表面,所述铜瓦面板主体(4)的两端安装有卡合条(3),卡合条(3)的表面设置有滑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斌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宇友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