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74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栅驱动电路和多条驱动走线;通过在非弯折边框区中设置不同密度分布的栅驱动电路,并调整对应的驱动走线从栅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应走线至弯折显示区,既可以实现弯折显示区的正常驱动,同时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在折叠过程中对栅驱动电路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折叠显示终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众所周知,折叠显示屏在展开状态下,能够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提升观影效果。而折叠显示屏在折叠状态下时,其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用户携带。这一巨大优势使折叠显示屏逐渐成为未来显示面板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折叠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多次弯折,显示面板(panel)的弯折位置在多次弯折之后,容易出现栅驱动失效的问题,可能导致屏幕因接收不到某些栅驱动的输出信号而显示不良。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传统技术方案中,栅驱动电路位于显示终端的一个侧边框区,该栅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栅驱动单元,驱动线均从对应栅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以直线形式走线至显示终端的显示区,因此,需要在边框的弯折区同样设置有对应的栅驱动单元。而栅驱动单元在多次弯折之后,容易出现损伤,致使栅驱动失效,进而导致显示不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关于
技术介绍
的介绍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完整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不能仅仅由于其出现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中,而认为上述所涉及到的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缓解了折叠显示终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折区显示失效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有非弯折边框区、弯折边框区以及弯折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栅驱动电路和多条驱动走线;栅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驱动单元,栅驱动单元以第一密度分布于至少一个非弯折边框区,且栅驱动单元以第二密度分布于弯折边框区;驱动走线与栅驱动单元对应连接,至少一条驱动走线位于弯折显示区;其中,第一密度大于第二密度;且第二密度大于或者等于零。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弯折边框区包括弯折主区和两个弯折过渡区;弯折主区位于两个弯折过渡区之间;弯折过渡区位于弯折主区与非弯折边框区之间;栅驱动单元以第三密度分布于弯折过渡区,且栅驱动单元以第四密度分布于弯折主区;其中,第一密度大于第三密度,且第三密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密度。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弯折边框区还包括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和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位于弯折主区与其中一个弯折过渡区之间;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位于弯折主区与其中另一个弯折过渡区之间;栅驱动单元以第五密度分布于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和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密度大于第五密度,且第五密度大于第三密度。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框区;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显示区和位于相邻两个非弯折显示区之间的弯折显示区;第一边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边框区和位于相邻两个非弯折边框区之间的弯折边框区。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弯折显示区与弯折边框区相互邻接且位于同一矩形区域中。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条驱动走线包括驱动连接线和驱动输出线;驱动连接线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栅驱动单元连接;驱动连接线的第二端与驱动输出线的一端连接;驱动连接线位于第一边框区;驱动输出线位于显示区。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条驱动连接线位于非弯折边框区和/或弯折边框区中;至少一条驱动输出线位于弯折显示区中。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驱动连接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连接部、第二驱动连接部以及第三驱动连接部;第一驱动连接部平行于第三驱动连接部;第二驱动连接部与第一驱动连接部和第三驱动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相交。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栅驱动单元位于同一列,且两个相邻的栅驱动单元级联。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边框区;每个非弯折边框区中具有相同或者相近数量的栅驱动单元。基于上述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施方式中,弯折显示区的可弯折半径为R,栅驱动单元的宽度为W,则位于弯折显示区中驱动走线的数量范围为2πR/W-100至2πR/W+10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弯折边框区、非弯折边框区中设置不同密度分布的栅驱动电路,并调整对应的驱动走线从栅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对应走线至弯折显示区,既可以实现弯折显示区的正常驱动,同时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在折叠过程中对栅驱动电路造成损伤,能够缓解或者消除弯折区显示失效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传统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驱动走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驱动走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一边框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至图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AA和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第一边框区NA1;显示区AA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显示区AA1和位于相邻两个非弯折显示区AA1之间的弯折显示区BA;第一边框区NA1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边框区NA11和位于相邻两个非弯折边框区NA11之间的弯折边框区NBA。显示面板包括栅驱动电路10和多条驱动走线20;栅驱动电路10包括多个级联的栅驱动单元,栅驱动单元以第一密度分布于至少一个非弯折边框区NA11,且栅驱动单元以第二密度分布于弯折边框区NBA;驱动走线20与栅驱动单元对应连接,至少一条驱动走线20位于弯折显示区BA;其中,第一密度大于第二密度;且第二密度大于或者等于零。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应密度可以但不限于为对应区域的面积除以栅驱动单元在该对应区域中的数量。例如,第一密度可以为:非弯折边框区NA11的面积除以栅驱动单元在非弯折边框区NA11中的数量。第一密度还可以采用两个相邻的栅驱动单元之间的间距来表示。因此,可以理解的是,当栅驱动单元的密度较小时,说明两个相邻的栅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较大,这种情况可以缓解栅驱动电路10的弯折受损情况。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栅驱动电路10可以但不限于为GOA型扫描驱动电路,其输出对应的扫描信号。栅驱动电路10还可以为GOA型发光驱动电路,其输出对应的发光控制信号。基于此,可以理解的是,栅驱动电路10还可以为其它的GO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非弯折边框区、弯折边框区以及弯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栅驱动电路,所述栅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驱动单元,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一密度分布于至少一个所述非弯折边框区,且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二密度分布于所述弯折边框区;和/n多条驱动走线,所述驱动走线与所述栅驱动单元对应连接,至少一条所述驱动走线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n其中,所述第一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度;且所述第二密度大于或者等于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非弯折边框区、弯折边框区以及弯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栅驱动电路,所述栅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栅驱动单元,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一密度分布于至少一个所述非弯折边框区,且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二密度分布于所述弯折边框区;和
多条驱动走线,所述驱动走线与所述栅驱动单元对应连接,至少一条所述驱动走线位于所述弯折显示区;
其中,所述第一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度;且所述第二密度大于或者等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边框区包括弯折主区和两个弯折过渡区;所述弯折主区位于两个所述弯折过渡区之间;所述弯折过渡区位于所述弯折主区与所述非弯折边框区之间;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三密度分布于所述弯折过渡区,且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四密度分布于所述弯折主区;
其中,所述第一密度大于所述第三密度,且所述第三密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四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边框区还包括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和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所述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位于所述弯折主区与其中一个所述弯折过渡区之间;所述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位于所述弯折主区与其中另一个所述弯折过渡区之间;所述栅驱动单元以第五密度分布于所述第一非弯折边框子区和所述第二非弯折边框子区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密度大于所述第五密度,且所述第五密度大于所述第三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有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第一边框区;所述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两个非弯折显示区和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非弯折显示区之间的所述弯折显示区;所述第一边框区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非弯折边框区和位于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宁宁王亚男靳增建鞠锐李纪辉张乔雅宋振波葛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