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74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4
本公开涉及一种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该支撑背膜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支撑背膜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于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至少一侧的第二支撑结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第一支撑结构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可弯折区,且第一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弯折;其中,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或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且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该方案在保证支撑背膜的支撑平整性和弯折性能的同时,还可减轻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发展,可折叠、可拉伸及可卷曲等柔性显示面板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为了便于柔性显示面板弯曲或恢复,需要使得柔性显示面板更加轻薄化。然而,随着柔性显示面板变得更加轻薄,整体的耐弯折、抗冲击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背膜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背膜,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支撑背膜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至少一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弯折;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或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刚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两侧的插接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插接部至少包括一个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嵌合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具有镂空图案区和位于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两侧的非图案区,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A;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半径为R;其中,A-2×π×R=P,且B-A=Q;P的取值范围为10mm至20mm,Q的取值范围为5mm至10m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C,其中,C与A之间的比值为1至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块的厚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之比大于等于0.5,且小于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为顶侧,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为底侧;其中,所述插接块的顶侧与所述主体部的顶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插接块的底侧与所述主体部的底侧之间的距离。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包括一个所述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相平齐;或所述插接部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的所述插接块。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100μm至200μm。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材料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背膜,所述支撑背膜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偏光片,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侧;柔性盖板,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并通过光学粘合剂与所述偏光片粘接;保护膜,位于所述支撑背膜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之间;泡棉胶,粘接在所述保护膜与所述支撑背膜之间。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背膜的制作方法,所述支撑背膜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对所述基板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弯折;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形成第二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或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至少一侧的插接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插接部至少包括一个插接块;其中,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形成第二支撑结构,包括:将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放入到注塑模具的成型腔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成型腔的腔壁围成注塑腔;向所述注塑腔内注塑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以形成第二支撑结构。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化处理包括刻蚀工艺、激光切割工艺中的至少一种。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背膜与柔性显示面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背膜的平面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背膜的平面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支撑背膜在M-M方向上的截面示意图;图5至图7分别示出了本公开不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背膜,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背膜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至少一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弯折;其中,/n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或/n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背膜,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可弯折区,所述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轴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背膜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第二方向上至少一侧的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能够进行弯折;其中,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或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体积,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两侧的插接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所述插接部至少包括一个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嵌合在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镂空图案区和位于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两侧的非图案区,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可弯折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镂空图案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A;所述主体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B;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可弯折区对应的弯折半径为R;
其中,A-2×π×R=P,且B-A=Q;P的取值范围为10mm至20mm,Q的取值范围为5mm至1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C,其中,C与A之间的比值为1至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的厚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之比大于等于0.5,且小于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靠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为顶侧,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为底侧;
其中,所述插接块的顶侧与所述主体部的顶侧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插接块的底侧与所述主体部的底侧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背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部包括一个所述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强杨磊伍峰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