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6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以及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全自动方法来进行血管尺寸的测量,有效减少了人机交互的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以及检测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测量所带来的人为误差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血管支架是在血管里植入支架撑开狭窄,堵塞的血管,多用于冠状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血管支架能有效的促进血液的正常流动,促进血管再塑功能的恢复,能有效的防止血管弹性回缩,有些血管支架还能防止血管再次收缩,堵塞。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血管支架治疗临床疾病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也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血管支架介入治疗,因此血管支架质量的重要性关注度越来越高。血管支架的尺寸测量在质检环节必不可少,而且也是尤其重要。目前来说支架尺寸测量主要是人工检测为主,轮廓仪、机电式千分表、万能工具显微镜以及卡尺等是常用的轮廓尺寸测量工具,或者通过电子测距显微镜进行选点测量。但是人工测量的状况受限于,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状态。在长时间,大化量的生产模式下,人工检测展现出了极大的弊端,由于劳动强度大,误检率高,极大地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导致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酿成极大的事故,通过上述研究可知,这些传统检测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急需研究一种自动测量技术,既降低人力成本又能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测量血管支架尺寸过程中所存在的测量时间久、存在人为误差以及需要手动记录测量值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以及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可选的,在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之后,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的干扰区域,以获取第一感兴趣区域,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为待测量血管支架所在的区域;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以及对所述第二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三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真实节距点;以及根据所述真实节距点的个数和相邻两个真实节距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可选的,在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之前,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是否为灰度图像,若否,则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以获取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预设阈值,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二值化处理和取反处理,以获得第一二值化图像;以及对所述第一二值化图像进行第一形态学操作,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和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对应的下边界点进行差操作,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各位置处的外径尺寸,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分别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以及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下边界点集、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可选的,在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之后,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建立图像直角坐标系,其中图像直角坐标系的X轴沿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的长度方向设置,Y轴沿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所述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和对应的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下边界点进行差操作,并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以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的步骤包括: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的纵坐标和对应的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下边界点的纵坐标进行差操作,并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以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从上至下逐列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上边界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下边界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或者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从下至上逐列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下边界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上边界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可选的,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包括支架主体、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左侧的左喇叭口和/或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右侧的右喇叭口,所述血管支架的平直段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分别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确定位于所述外径点集的左半段中的外径尺寸最大的外径点所对应的上边界点和下边界点,将所述上边界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n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n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n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以及/n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
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
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以及
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之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去除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的干扰区域,以获取第一感兴趣区域,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为待测量血管支架所在的区域;
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
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第一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二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以及
对所述第二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三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真实节距点;以及
根据所述真实节距点的个数和相邻两个真实节距点之间的距离,确定显影丝的节距长度或半节距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之前,所述测量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是否为灰度图像,若否,则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以获取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
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预设阈值,对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灰度图像进行第一二值化处理和取反处理,以获得第一二值化图像;以及
对所述第一二值化图像进行第一形态学操作,以获得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外轮廓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
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和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对应的下边界点进行差操作,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各位置处的外径尺寸,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分别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以及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下边界点集、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之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建立图像直角坐标系,其中图像直角坐标系的X轴沿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的长度方向设置,Y轴沿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的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确定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
所述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和对应的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下边界点进行差操作,并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以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的步骤包括:
分别将所述上边界点集中的每一上边界点的纵坐标和对应的所述下边界点集中的下边界点的纵坐标进行差操作,并将所得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对应位置处的血管支架的外径尺寸,以确定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从上至下逐列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上边界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下边界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或者
在所述边缘连续的血管支架图像中从下至上逐列依次遍历所有灰度值为255的像素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下边界点,将灰度值的变化值等于-255的像素点确定为上边界点,以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上边界点集和下边界点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包括支架主体、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左侧的左喇叭口和/或位于所述支架主体右侧的右喇叭口,所述血管支架的平直段位于所述支架主体上;
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分别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确定位于所述外径点集的左半段中的外径尺寸最大的外径点所对应的上边界点和下边界点,将所述上边界点和所述下边界点所构成的直线确定为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以及/或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径点集,确定位于所述外径点集的右半段中的外径尺寸最大的外径点所对应的上边界点和下边界点,将所述上边界点和所述下边界点所构成的直线确定为所述血管支架的右侧边界;
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血管支架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喇叭口区域和/或右喇叭口区域;以及
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左喇叭口区域和/或右喇叭口区域,在所述待测量血管支架的图像中选择支架主体的平直段区域作为第二感兴趣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血管支架的外轮廓,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喇叭口区域和/或右喇叭口区域的步骤包括:
分别对位于所述左侧边界和右侧边界之间的所有上边界点和下边界点沿X轴方向进行求导;
将靠近左侧边界的梯度变化最平缓的上边界点确定为第一喇叭口点,将靠近左侧边界的梯度变化最平缓的下边界点确定为第二喇叭口点,根据所述第一喇叭口点、第二喇叭口点和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左喇叭口区域;以及/或
将靠近右侧边界的梯度变化最平缓的上边界点确定为第三喇叭口点,将靠近右侧边界的梯度变化最平缓的下边界点确定为第四喇叭口点,根据所述第三喇叭口点、第四喇叭口点和所述血管支架的右侧边界,确定所述血管支架的右喇叭口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确定血管支架的左喇叭口角度;以及/或
根据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确定血管支架的右喇叭口角度;
所述确定所述左喇叭口角度的步骤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的外轮廓以及靠近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外轮廓进行直线拟合,以拟合出所述左喇叭口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以及靠近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以及
分别计算所述左喇叭口的上边界线和靠近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上边界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所述左喇叭口的下边界线和靠近所述左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下边界线之间的第二夹角,将所述第一夹角确定为第一左喇叭口角度,将所述第二夹角确定为第二左喇叭口角度;
所述确定血管支架的右喇叭口角度的步骤包括:
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的外轮廓以及靠近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外轮廓进行直线拟合,以拟合出所述右喇叭口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以及靠近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上边界线和下边界线;以及
分别计算所述右喇叭口的上边界线和靠近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上边界线之间的第三夹角,以及所述右喇叭口的下边界线和靠近所述右喇叭口区域的支架主体的下边界线之间的第四夹角,将所述第三夹角确定为第一右喇叭口角度,将所述第四夹角确定为第二右喇叭口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三预处理,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二预设阈值,对所述第二感兴趣区域进行第二二值化处理和取反处理,以获得第二二值化图像;以及
对所述第二二值化图像进行第二形态学操作,以获得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支架尺寸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确定显影丝的真实节距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边缘连续的显影丝图像,找出显影丝的所有疑似外轮廓;
根据第三预设阈值,将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外轮廓确定为显影丝的真实外轮廓;
将所述显影丝的真实外轮廓与所述血管支架的中轴线的所有交点确定为疑似节距点;以及
沿X轴方向,依次判断各个疑似节距点距离第一喇叭口点和第二喇叭口点的距离是否均大于左喇叭口长度,以及/或各个节距点距离所述第三喇叭口点和所述第四喇叭口点的距离是否均大于右喇叭口长度,若均大于,则将所述疑似节距点确定为真实节距点;其中,所述左喇叭口长度为所述第一喇叭口点和所述第二喇叭口点所构成的直线与所述血管支架的左侧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右喇叭口长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弯弯张武龙吕文尔逯岐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