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轩小军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62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道杆,所述道杆的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合块,所述道杆的上端另一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板体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棱杆,所述板体的一侧位于棱杆的表面喷涂绘制有漆面,所述板体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一体成型若干个道条,在使用时,通过板体上部位于道杆前后两端的卡合块和卡合槽便于前后两端相邻板体的连接,板体不易偏斜,在使用时,在板体两侧位于棱杆的表面绘制亮色漆面,通过若干处板体使得棱杆表面的漆面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反光条,使得板体在夜间更容易被观察到,对夜间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警示和导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
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和桥梁的交通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大,其中,道路在施工后期,为了对道路路面进行保护会在道路边侧安装相应长度的路牙石板,从而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路牙,路牙石板多为预制购进,可在施工现场可进行快速装配安装,但是,现有的道路边侧的路牙石板在安装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前后两端相邻的且呈线形相连的路牙石板连接较为不便,路牙石板的连接容易偏斜,影响道路路牙的安装与使用;同时路牙石板的外壁多为平面结构,且为混凝土暗色,夜间可观察性不强,不便于夜间道路上车辆的警示与导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具有连接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道杆,所述道杆的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合块,所述道杆的上端另一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板体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棱杆,所述板体的一侧位于棱杆的表面喷涂绘制有漆面,所述板体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一体成型若干个道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道杆的内壁上端和卡合块的外壁上端均为方形结构,所述道杆的内壁底端和卡合块的外壁底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道杆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分流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流杆为弧形结构且与道杆的上端面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棱杆为弧形结构且呈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杆为弧形结构,所述道条为弧形结构且平行等距排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板体的内部开设有一号通腔,所述板体与支杆的连接处位于板体的下方一体形成有二号通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通过板体上部位于道杆前后两端的卡合块和卡合槽便于前后两端相邻板体的连接,板体不易偏斜,同时,通过道杆底部位于支杆底端的道条使得连接之后的板体不易向两侧移动;在使用时,在板体两侧位于棱杆的表面绘制亮色漆面,通过若干处板体使得棱杆表面的漆面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反光条,使得板体在夜间更容易被观察到,对夜间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警示和导向。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卡合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体;2、道杆;3、卡合块;4、卡合槽;5、分流杆;6、棱杆;7、漆面;8、支杆;9、道条;10、一号通腔;11、二号通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包括板体1,板体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道杆2,道杆2的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合块3,道杆2的上端另一侧开设有卡合槽4,板体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棱杆6,板体1的一侧位于棱杆6的表面喷涂绘制有漆面7,板体1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杆8,支杆8的底端一体成型若干个道条9,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板体1上部位于道杆2前后两端的卡合块3和卡合槽4便于前后两端相邻板体1的连接,板体1不易偏斜,同时,通过道杆2底部位于支杆8底端的道条9使得连接之后的板体1不易向两侧移动;在使用时,在板体1两侧位于棱杆6的表面绘制亮色漆面7,通过若干处板体1使得棱杆6表面的漆面7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反光条,使得板体1在夜间更容易被观察到,对夜间道路上的车辆进行警示和导向。具体的,道杆2的内壁上端和卡合块3的外壁上端均为方形结构,道杆2的内壁底端和卡合块3的外壁底端均为弧形结构,道杆2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分流杆5,本实施例中,板体1为混凝土材质,道杆2为混凝土材质,且设于板体1的上端,卡合块3为混凝土卡合块3,且相邻的板体1前后两端通过卡合块3和卡合槽4卡合进行连接。具体的,分流杆5为弧形结构且与道杆2的上端面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分流杆5为混凝土材质,通过道杆2以及分流杆5的设置,使得板体1的上部为窄面结构,使得雨水在与板体1接触时,相对于现有的上部为平面结构的路牙石板来说,雨水不易大范围迸溅。具体的,棱杆6为弧形结构且呈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棱杆6为混凝土材质,弧形且具有棱面,在使用时,选择板体1上朝向道路路面中央的棱杆6进行白漆的喷涂绘制,形成具有一定警示效果的反光条,支杆8的使用可参考现有市面上所销售的油漆,具体请根据道路周边的环境情况进行选用。具体的,支杆8为弧形结构,道条9为弧形结构且平行等距排列,本实施例中,支杆8为混凝土材质,且设于板体1的底端两侧,为板体1的支撑结构,道条9为混凝土材质,增大棱杆6相对地面的摩擦力。具体的,板体1的内部开设有一号通腔10,板体1与支杆8的连接处位于板体1的下方一体形成有二号通腔11,本实施例中,一号通腔10和二号通腔11的开设能够适当的减轻本安装板块的用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准备若干处板体1,并沿道路边侧呈阶段式直线形进行安装,前后两端相邻的安装板块通过卡合块3和卡合槽4相互卡合进行连接,然后对后续板体1进行相应的连接,从而在道路的边侧形成具有相应长度的路牙,在板块其中一侧的棱杆6的表面绘制白漆,从而形成漆面7,并通相互连接的板体1,使棱杆6表面的漆面7成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线形反光条,通过支杆8底端的道条9增大摩擦力,使得板体1不易向两侧移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道杆(2),所述道杆(2)的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合块(3),所述道杆(2)的上端另一侧开设有卡合槽(4),所述板体(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棱杆(6),所述板体(1)的一侧位于棱杆(6)的表面喷涂绘制有漆面(7),所述板体(1)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底端一体成型若干个道条(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的上端一体成型有道杆(2),所述道杆(2)的上端一侧一体成型有卡合块(3),所述道杆(2)的上端另一侧开设有卡合槽(4),所述板体(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棱杆(6),所述板体(1)的一侧位于棱杆(6)的表面喷涂绘制有漆面(7),所述板体(1)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底端一体成型若干个道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道路用安装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道杆(2)的内壁上端和卡合块(3)的外壁上端均为方形结构,所述道杆(2)的内壁底端和卡合块(3)的外壁底端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道杆(2)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分流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轩小军王东红寇占伟
申请(专利权)人:轩小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