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56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22
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缓风腔与分丝嘴之间设有静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丝束在高速气流的牵伸下,经过缓风腔,会进行部分分散,再经过静压腔时,由于气流瞬间降低流速,促使丝束更进一步的分散,分散程度达到60%以上,最后在经过分丝口时,由于其中间内凹结构的作用,促使丝束由中心向两侧全部分散喷出,均匀的平铺在网帘上,减少云斑的面积和数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均匀性和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生产中,纤维的分丝成网的效果是影响产品均匀度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分丝技术主要有静电分丝法,气流分丝法,机械分丝等几大类。各种分丝技术各具特点,并与不同的气充牵伸方式相配合,例如宽狭缝式气流牵伸技术一般采用气流分丝法,而采用管式气流牵伸技术大多采用机械分丝技术。主要靠丝束高速撞击到可以高速动的摆片而产生分散的效果,在我国绝大部分的涤纶纺粘无纺布都是采用管式气流牵伸技术与机械摆片分丝技术相结合去生产的。当采用管式气流牵伸技术时,为了保证纤维的牵伸速度达到生产工艺要求,需要高速的气流牵伸纤维,均匀的铺在网帘上,由于气流较大,纤维丝束经过分丝器时,从中心区域开始分散,分散宽度较低,致使铺网均匀性较差,纤维在网帘上会形成一块一块的云斑,影响产品指标和外观。同时,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牵伸速度和纤维的细度,需要提高牵伸压力,相对的提高了生产能耗,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过程中的牵伸成网工序,以此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降低生产能耗的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中,本技术包括缓风腔、静压腔和分丝嘴,缓风腔与分丝嘴之间设有静压腔。进一步的,静压腔一端与缓风腔螺纹连接,静压腔另一端与分丝嘴插接。进一步的,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牵伸管末端连接,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与牵伸管的内径相同。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内径大于其进气端的内径。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与牵伸管的内径相同,确保气流流量和流速在两者之间无变化,缓风腔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出气端之间的通道内径逐渐增大。缓风腔出气端的内螺纹连接口尺寸与静压腔进气口的第二外螺纹连接口尺寸相同。进一步的,分丝嘴呈扁平喇叭状,分丝嘴的截面从其进气端向外不断扩大。进一步的,分丝嘴进气端直径固定不变,分丝嘴的出气端的长度为20-30mm。进一步的,分丝嘴出气端分丝口呈∞型,分丝嘴的出气端的两扁平面由中心向内凹。内凹面呈0.66-0.83π内弧形,两个内凹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进一步的,缓风腔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连接口,缓风腔的出气端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口,静压腔的进气端设置有与缓风腔的出气端的内螺纹连接口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连接口,静压腔的出气端设置有环形接口,环形接口的侧壁上的顶丝孔里安装有顶丝,分丝嘴的进气端设设置有与环形接口相匹配的接头,接头的下方设置有凹槽,顶丝顶在凹槽里。本技术在使用时,丝束在高速气流的牵伸下,经过缓风腔,会进行部分分散,再经过静压腔时,由于气流瞬间降低流速,促使丝束更进一步的分散,分散程度达到60%以上,最后在经过分丝口时,由于其中间内凹结构的作用,促使丝束由中心向两侧全部分散喷出,均匀的平铺在网帘上,减少云斑的面积和数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均匀性和外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通过设置缓冲腔,静压腔,提高了丝束的分散程度,通过设置喷丝嘴,使丝束在经过分丝口时由中心向两侧全部分散喷出,均匀的平铺在网帘上,减少云斑的面积和数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均匀性和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缓风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静压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丝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风腔、1.1-第一外螺纹连接口、1.2-内螺纹连接口、2-静压腔、2.1-第二外螺纹连接口、2.2-顶丝、2.3-环形接口、3-分丝嘴、3.1-分丝嘴接头、3.2-凹槽、3.3-分丝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至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示意简图中,静压腔2一端与缓风腔1螺纹连接,静压腔2另一端与分丝嘴3插接。缓风腔1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牵伸管末端连接。缓风腔1的进气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连接口1.1,缓风腔1的出气端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口1.2,静压腔2的进气端设置有与缓风腔1的出气端的内螺纹连接口1.2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连接口2.1,静压腔2的出气端设置有环形接口2.3,环形接口2.3的侧壁上的顶丝孔里安装有顶丝2.2,分丝嘴3的进气端设置有与环形接口2.3相匹配的分丝嘴接头3.1,分丝嘴接头3.1的下方设置有凹槽3.2,顶丝2.2顶在凹槽3.2里。分丝嘴3的出气端设置有分丝口3.3。缓风腔1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与牵伸管的内径相同。缓风腔1的气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内径大于其进气端的内径。缓风腔1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与牵伸管的内径相同,确保气流流量和流速在两者之间无变化,缓风腔1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出气端之间的通道内径逐渐增大。缓风腔1出气端的内螺纹连接口1.2尺寸与静压腔2进气口的第二外螺纹连接口2.1尺寸相同,便于固定和拆卸。分丝嘴3呈扁平喇叭状,分丝嘴3的截面从其进气端向外不断扩大。分丝嘴3进气端直径固定不变,分丝嘴3出气端的分丝口3.3,其内径长度为20-30mm。分丝嘴出气端分丝口呈∞型,分丝嘴3的出气端的两扁平面由中心向内凹。内凹面呈0.66-0.83π内弧形,两个内凹面之间的间距为1-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风腔、静压腔和分丝嘴,缓风腔与分丝嘴之间设置有静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风腔、静压腔和分丝嘴,缓风腔与分丝嘴之间设置有静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静压腔一端与缓风腔螺纹连接,静压腔另一端与分丝嘴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与牵伸管末端连接,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与牵伸管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内径大于其进气端的内径,缓风腔的气流通道的出气端的内径与静压腔的气流通道的进气端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成网用气流扩散器,其特征在于:分丝嘴呈扁平喇叭状,分丝嘴的截面从其进气端向外不断扩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岩王运鑫张延稳张明顺张云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阳百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