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234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隔油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隔油池和排水管,所述隔油池内还设置有将隔油池分隔成多个底部相互连通的储油仓的多块隔油板,任一块隔油板顶部均设置有均压孔,所述隔油池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均压管;以及还包括用于抽吸隔油池内部储存的油液的抽吸装置和用于根据油液液面高低控制所述抽吸装置工作或停止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独有的成对安装的浮球液位开关,能够对隔油池中的污水液面和油液液面进行判定,以根据实际油液液面情况精准控制抽吸装置对油液进行抽吸,解决了不间断工作导致的能耗高,经济节能性不好的问题;以及因油液液位低而引起的分离后的油液存在油水混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隔油池
本技术涉及环保
,尤其涉及污水的物理分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隔油池。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污水中包含有大量的厨余垃圾的滤液,经生活下水管道收集来自生活区的大量残留油液会汇集到污水管路中。由于油液的性质与污水存在本质差异,污水处理厂一般针对有机物和氮磷钾进行处理,大量的油液通常在进入污水处理工序之前进行物理分离。现有的油水分离通常利用隔油池配合刮除装置利用油水密度差将表层的油液分层缓慢刮除。这种方式存在的最明显的不足是由于刮除机构始终针对液面表面进行刮除,当油液含量较低时,则容易将污水当做油液刮除,导致收集的液体中依然存在较大比重的污水;当油液含量较高时,虽然不会将污水混入,但由于只作用于油液表面,其主要依赖于油液的附着力和快速刮除的惯性共同作用将油液刮除,这样针对大油量污水油液分离效率较低,容易导致隔油池储油量过大而随污水流入下一处理工艺,为后续污水处理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油液分离效率低,以及不能针对污水中含油量的多少而进行区别处理,导致经分离后的污水依然掺杂着油液或者油液中存在污水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隔油池,采用全新结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油水分离后的油液储存量进行适应性的油液抽取,能够适应各种含油量的污水油液分离。同时,本技术还设置有前置的过滤池,用于分离因前序工艺固液分离不彻底的固体物,进一步减小因固体物引起的管路堵塞。本技术结构设计适用于地埋式安装,不占用任何地面空间。同时,本申请还设置有排砂结构,用于排出隔油池内沉淀的砂石,避免因长期使用导致砂石淤积堵塞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隔油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隔油池和排水管,所述隔油池内还设置有将隔油池分隔成多个底部相互连通的储油仓的多块隔油板,任一块隔油板顶部均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储油仓的均压孔,所述隔油池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均压管;以及还包括用于抽吸隔油池内部储存的油液的抽吸装置和用于根据油液液面高低控制所述抽吸装置工作或停止的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隔油池中,最终通过排水管排出并进入后续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当污水进入到隔油池后,由于竖直设置的隔油板对污水存在阻隔作用,污水的流速会急剧下降并通过隔油板底部进入到下一个储油仓内,由于污水的流速较低,污水中混合的油液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浮起,从而被隔油板阻隔。由于污水处于动态流动,因此单层隔油板并不能将全部的油液分离,依然会存在较少的油液随着污水进入到下一个储油仓中,进行二次分离,同理,再进入到第三级储油仓中进行油液分离,已达到尽可能多的将能够利用密度差进行油液分离的油液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最终通过排水管排出。由于隔油池中采用多级储油仓设置,越靠近进水管的储油仓将储存更多的油液,越靠近排水管的储油仓储存的油液将越少,为了实现油液液面均衡,通过设置于隔油板顶部的均压孔能够使得每一个储油仓能够消除压力差。同时,通过与外界连通的均压管能够及时的排出空气,使得每一个储油仓内的油液液面能够达到一致,以便于抽吸装置对油液的抽吸。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油液液面达到抽取高度时,开启抽吸装置将油液进行抽取,直到油液液面下降到预设可抽取油液液面的下限停止。这相较于现有的不间断刮除机构而言,能够适应性的解决污水中含油量不同引起的经分离后依然存在的油水混合问题。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吸装置包括与任一所述储油仓连通的支油管,与任一支油管连通的吸油管,所述吸油管还与油泵的进口端连通,油泵的出口端与集油箱连通。由于设置了平衡液面的均压管和均压孔,使得油液页面较高的储油仓内的油液会自然通过均压孔流入油液液面较低的储油仓中,达到油液液面的相对平衡和一致。当抽吸装置开始进行抽油时,每一根支油管都会对对应的储油仓内的油液进行抽取,直到任一个储油仓内的油液液面达到预设最低值时停止。为了更为精准的控制抽吸装置,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组或者并联的多组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由串联连接且安装在任一隔油板上的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组成;所述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分别包括提供浮力的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所述第一浮球的密度介于油液密度与水密度之间,所述第二浮球的密度小于油液密度;所述第一浮球的圆心低于所在储油仓内的支油管下端面所在平面时,第二浮球液位开关处于导通状态,反之,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二浮球的圆心低于所在储油仓内的支油管下端面所在平面时,第二浮球液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反之,处于导通状态。工作原理:由于第一浮球的密度介于油液密度与水密度之间,因此,在工作状态时,第一浮球所处位置在油液和污水的分界线上,悬浮于污水水面和油液液面底部位置;所述第二浮球的密度小于油液密度,因此第二浮球会一直漂浮于油液表面。鉴于上述密度设置,加之所述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为串联连接,只有二者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抽吸装置才能够工作,反之抽吸装置始终处于停止状态,并不会抽吸油液。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浮球的圆心所在平面一旦高于支油管下端面做在平面时,第一浮球液位开关未导通,抽吸装置的线路处于断开状态,则抽吸装置就永远不可能将污水吸入吸油管中,避免了油水混合的问题;只有污水液面低于支油管下端面时,抽吸装置才可能通电工作,使得抽吸装置在工作时只可能抽吸到水或者隔油池中的空气。由于第二浮球只有高于支油管下端面所在平面高度时,第二浮球液位开关才导通,因此抽吸装置在工作时,只可能抽吸到油液,而不会在没有油液抽吸时针对空气进行抽吸,从而兼顾了油液抽吸的精准性和节能性,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采用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配合实用,且将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的密度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实现对油液的精准抽吸是本申请的一大技术亮点,亦是明显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实质性改进点,解决了油水混合的问题,同时减小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环保性。为了进一步细化,优选地,所述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采用相同的结构设置,包括底座,与底座万向铰接的万向球,设置于底座与万向球之间的密封圈,设置于万向球上用于安装弹簧和球体触点的盲孔,设置于底座上用于与球体触点接触形成滑动导电结构的簧片。如上结构所述,通过限定簧片和球体触点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浮球液位开关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通断的控制,从而灵活的匹配不同位置高度的支油管的安装深度,提高本申请的兼容度和实用性。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隔油池之间还设置有过滤池。优选地,所述过滤池呈筒状且内部还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所述滤网通过铰接于过滤池上的端盖压合固定。优选地,所述隔油池底部沿轴线设置有沉砂槽,所述沉砂槽内安装有将砂石排出的螺旋器,所述螺旋器通过驱动器驱动旋转。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级油水分离的储存仓,能够逐级对污水中的油液进行分离,提高了油液的有效分离占比,减轻后续因油液对污水处理产生的压力。2、本技术通过采用独有的成对安装的浮球液位开关,能够对污水液面和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隔油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1)、隔油池(5)和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5)内还设置有将隔油池(5)分隔成多个底部相互连通的储油仓(14)的多块隔油板(10),任一块隔油板(10)顶部均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储油仓(14)的均压孔,所述隔油池(5)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均压管(13);以及还包括用于抽吸隔油池(5)内部储存的油液的抽吸装置和用于根据油液液面高低控制所述抽吸装置工作或停止的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隔油池,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1)、隔油池(5)和排水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5)内还设置有将隔油池(5)分隔成多个底部相互连通的储油仓(14)的多块隔油板(10),任一块隔油板(10)顶部均设置有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储油仓(14)的均压孔,所述隔油池(5)上还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均压管(13);以及还包括用于抽吸隔油池(5)内部储存的油液的抽吸装置和用于根据油液液面高低控制所述抽吸装置工作或停止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与任一所述储油仓(14)连通的支油管(12),与任一支油管(12)连通的吸油管(11),所述吸油管(11)还与油泵(16)的进口端连通,油泵(16)的出口端与集油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水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组或者并联的多组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由串联连接且安装在任一隔油板(10)上的第一浮球液位开关(17)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18)组成;所述第一浮球液位开关(17)和第二浮球液位开关(18)分别包括提供浮力的第一浮球(170)和第二浮球(180),所述第一浮球(170)的密度介于油液密度与水密度之间,所述第二浮球(180)的密度小于油液密度;
所述第一浮球(170)的圆心低于所在储油仓(14)内的支油管(12)下端面所在平面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简阳希望创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