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202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收集箱、循环泵以及手轮;所述收集箱的外壁焊接有隔热储水箱,所述隔层内空连接两根水管,其中一根水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另一根水管连接到水槽内,所述收集箱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连接,其中一根转轴通过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手轮连接。本装置在收集箱的内部设置一个隔层,通过在隔层能打入循环冷水,始终保证收集箱内部的油茶温度控制在20‑25℃,在较低的温度不会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山茶油的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
技术介绍
山茶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中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各地广泛栽培,茶花花色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在红色山茶组里,它是少数几个子房秃净的代表之一供观赏,花有止血功效,种子榨油,供工业用。目前茶油压榨后需要用一个集油装置进行收集,之后再分装,在中国南方夏季气温一半都会比较高,过高的温度会严重影响茶油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减速箱、收集箱、循环泵以及手轮;所述收集箱的外壁焊接有隔热储水箱,所述隔热储水箱的内部均布有隔板,隔板在储水箱的内壁上呈S形分布,所述隔板内部连接两根水管,其中一根水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另一根水管连接到水槽内,所述收集箱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连接,其中一根转轴通过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手轮连接。优选地,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呈弧形,收集箱的一侧带有鹰嘴状出口。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呈U形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收集箱的内部设置一个隔板,通过在隔板能打入循环冷水,始终保证收集箱内部的油茶温度控制在20-25℃,在较低的温度不会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包括机架1、减速箱2、收集箱3、循环泵4以及手轮5;所述收集箱的外壁焊接有隔热储水箱6,所述隔板内空连接两根水管7,其中一根水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另一根水管连接到水槽内,在本装置旁设置一个冷水槽,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到水槽内,通过水泵奖冷水打入到隔板内,两一根水管的在收集箱侧部比较高的位置设置,当隔板内的水位到达该水管的位置后,会从该水管流到水槽中,这样形成一个循环,从而使隔板内水温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温度,当新榨的茶油从上部进入到收集箱内后,能够始终保持在20-25℃的温度,该温度的茶油品质最佳。为了能够使水在隔热储水箱内循环,所述隔热储水箱的内部均布有隔板,隔板在储水箱的内壁上呈S形分布。冷水沿着相邻的隔板之间进行流动,从一头流动到另一头,达到保持恒温的目的,本结构采用换热的原理使收集箱内的山茶油保持恒温的状态,从而提高山茶油的品质。为了便于将收集箱内的茶油倒出分装,所述收集箱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连接,其中一根转轴通过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手轮连接。顺时针转动手轮,减速箱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收集箱翻转,将茶油倒出,逆时针转动手轮,收集箱归位,正常接送新榨出的茶油。所述收集箱的底部成弧形,收集箱的一侧带有鹰嘴状出口。通过鹰嘴状的出口能够顺利的将茶油倒出。U形结构的收集箱并配有减速箱和手轮,使山茶油的杂质都集中到收集箱的底部,倒出山茶油时,杂质始终停留在底部,通过鹰嘴状出口进入到分装桶内,可以避免大量杂质进入。本装置在收集箱的内部设置一个隔板,通过在隔板能打入循环冷水,特别是在中国南方夏天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本结构始终保证收集箱内部的油茶温度控制在20-25℃,在较低的温度不会破坏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了茶油的营养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减速箱、收集箱、循环泵以及手轮;所述收集箱的外壁焊接有隔热储水箱,所述隔热储水箱的内部均布有隔板,隔板在储水箱的内壁上呈S形分布,所述隔板内部连接两根水管,其中一根水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另一根水管连接到水槽内,所述收集箱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连接,其中一根转轴通过所述减速箱与所述手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茶籽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减速箱、收集箱、循环泵以及手轮;所述收集箱的外壁焊接有隔热储水箱,所述隔热储水箱的内部均布有隔板,隔板在储水箱的内壁上呈S形分布,所述隔板内部连接两根水管,其中一根水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另一根水管连接到水槽内,所述收集箱的两端通过转轴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