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86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圆角机,涉及包装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本体,机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腔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动力滚辊,输送带动力滚辊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带动力滚辊的底部分别与机器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输送带动力滚辊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通过将输送机构内部原有的海绵带改成内滚筒压,也就是在与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地方将海绵带改为多个滚筒直接接触,在热压后的圆形产品进入第二输送带后进行圆角加工时,避免海绵带对于包装产品的摩擦过于大,速度快不起来的问题,不会对第一输送带造成磨损,加速了机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圆角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圆角机。
技术介绍
包装机就是把产品包装起来的一类机器,起到保护,美观的作用。包装机主要分2个方面,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产品外围包装设备,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五金、灯饰、家具等行业的(袋装,瓶装)产品的灌装(添充)、封口机、打码.主要包括:液体(膏体)灌装机、枕式包装机、卧式包装机、立式包装机、粉剂颗粒包装机、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冷冻产品自动包装机等。如专利号201921046976公开的一种圆角机,包装机对产品进行包装加工时,切刀通常切割产生的包装会有直角不是很美观并且比较刮手,所以采用可加工成弧形的圆角机进行加工,现在的圆角机内部的海绵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对于包装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影响,在产品加工时常常与海绵接触,海绵对产品产生摩擦力,导致机器运转速度下降,影响了其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改变装置内部的部分元件,大大降低装置内部的磨损,避免海绵对圆形产品产生摩擦力导致机器运转速度变差,提高了机器的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圆角机,包括机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动力滚辊,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的底部分别与机器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机器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内滚筒压,所述内滚筒压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筒,所述内滚筒压的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机器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辊,两个所述导辊的外表面传送连接有第二输送带。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与机器本体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腔体内部的右侧通过固定杆转动连接有主辊。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内表面与主辊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主辊的左侧且位于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辊。优选的,所述压辊的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腔体的内表面且位于机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内表面与压辊的外表面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腔体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调速器,所述机器本体的上方且位于第二输送带的正前方设置有滚筒压板。优选的,所述机器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脚,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产品,所述滚筒压板的外表面与圆形产品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将输送机构内部原有的海绵带改成内滚筒压,也就是在与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地方将海绵带改为多个滚筒直接接触,在热压后的圆形产品进入第二输送带后进行圆角加工时,避免海绵带对于包装产品的摩擦过于大,速度快不起来的问题,不会对第一输送带造成磨损,加速了机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更具有实用性。2、本技术中,在第二输送带的正前方设置有可以调节距离宽度的滚筒压板,控制圆形产品在第二输送带加工时,不会因为进行圆角加工时将产品挤开至第二输送带的外部,对圆形产品加工时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提高了该类产品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圆角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圆角机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机器本体;2、腔体;3、输送机构;301、输送带动力滚辊;302、第一输送带;303、内滚筒压;304、导辊;305、第二输送带;4、主辊;5、压辊;6、电机;7、调速器;8、滚筒压板;9、底脚;10、圆形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圆角机,包括机器本体1,机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2,腔体2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3。下面具体说一下输送机构3的具体设置和作用。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动力滚辊301,输送带动力滚辊301设置有两个,两个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的底部分别与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输送带动力滚辊301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302,两个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机器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内滚筒压303,内滚筒压30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筒,内滚筒压303的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3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辊304,两个导辊304的外表面传送连接有第二输送带305,第二输送带305的外表面与机器本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腔体2内部的右侧通过固定杆转动连接有主辊4,第二输送带305的内表面与主辊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主辊4的左侧且位于腔体2的内部设置有压辊5,压辊5的外表面与第二输送带30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腔体2的内表面且位于机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6,电机6输出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皮带,且皮带的内表面与压辊5的外表面传动连接,腔体2的内表面且位于靠近第二输送带305的一侧设置有调速器7,机器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第二输送带305的正前方设置有滚筒压板8。其整个输送机构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将输送机构3内部原有的海绵带改成内滚筒压303,也就是在与第一输送带302的外表面相接触的地方将海绵带改为多个滚筒直接接触,在热压后的圆形产品10进入第二输送带305后进行圆角加工时,避免海绵带对于包装产品的摩擦过于大,速度快不起来的问题,不会对第一输送带302造成磨损,加速了机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更具有实用性。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机器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底脚9,第二输送带30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圆形产品10,滚筒压板8的外表面与圆形产品10活动连接。在第二输送带305的正前方设置有可以调节距离宽度的滚筒压板8,控制圆形产品10在第二输送带305加工时,不会因为进行圆角加工时将产品挤开至第二输送带305的外部,对圆形产品10加工时起到了固定的作用,提高了该类产品的加工效率。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圆角机,包括机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2),所述腔体(2)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3);/n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动力滚辊(301),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的底部分别与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302),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机器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内滚筒压(303),所述内滚筒压(30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筒,所述内滚筒压(303)的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3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辊(304),两个所述导辊(304)的外表面传送连接有第二输送带(3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角机,包括机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2),所述腔体(2)的上方设置有输送机构(3);
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带动力滚辊(301),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的底部分别与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外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带(302),两个所述输送带动力滚辊(301)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机器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内滚筒压(303),所述内滚筒压(303)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筒,所述内滚筒压(303)的外表面与第一输送带(3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机器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辊(304),两个所述导辊(304)的外表面传送连接有第二输送带(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圆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05)的外表面与机器本体(1)的上方活动连接,所述腔体(2)内部的右侧通过固定杆转动连接有主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设陈培超蔡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众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