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82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的空气整流椎体、围绕空气整流椎体设置的外壳屏蔽体,以及滤纸进纸机构,其中,空气整流椎体和外壳屏蔽体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经过流道间隙后被收集在滤纸上,产生的光子进入放射性探测器内采集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设有外壳屏蔽体,解决了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程中的粒子损失、沉积问题,使得放射性探测器系统数据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核电站的反应堆一回路承压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当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时,反应堆一回路承压边界和安全壳被破坏,各种人工放射性核素会以气溶胶的形式迅速释放到环境大气之中,因此,需要在核电站的周围设置气溶胶采样监测点,通过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浓度来确定事故情况下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污染程度。相关技术已经揭示了多种放射性气溶胶采样装置,例如CN201310486950.5揭示了一种超大流量放射性气溶胶采样装置、CN201510271129.0揭示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CN201510030680.6揭示了一种放射性气体和放射性气溶胶的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CN201310486992.9揭示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核素识别装置。但是,相关技术的放射性气溶胶采样装置存在粒子损失、沉积问题,无法保证放射性探测器测量、流量控制和数据能谱分析的有效性。此外,现有的放射性气溶胶采样装置一般只能监测室温下(40°以内)的烟囱气体,温度过高会发生探测器测量能谱漂移、数据波动、漏电流和噪声会不断增加。温度超过80℃时,其漏电流会成倍增加,探测器噪声本底极具增加,导致探测性能变差,无法正常监测。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测量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的空气整流椎体和围绕空气整流椎体设置的外壳屏蔽体,其中,空气整流椎体和外壳屏蔽体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空气整流椎体包括上椎体和下椎体,上椎体和下椎体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椎体为实心三角椎体,所述下椎体为中空圆柱体。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圆柱体中设有开槽,所述放射性探测器安装于开槽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圆柱体的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尺寸为DN50mm。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屏蔽体包括上屏蔽和下屏蔽,上屏蔽和下屏蔽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屏蔽和下屏蔽由不锈钢制成。高温气体经过气体流道间隙后,不锈钢屏蔽体能够快速导热,达到一定降温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屏蔽和下屏蔽的厚度为2至4厘米。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屏蔽为中空的锥形壳体,下屏蔽中间凿空并设有DN50mm的外孔径。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放射性探测器设有高温NaI和光电倍增管。作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一种改进,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进一步包括滤纸进纸机构,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经过流道间隙后被收集在滤纸上,产生的光子进入放射性探测器内采集信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设有外壳屏蔽体,解决了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程中的粒子损失、沉积问题,使得放射性探测器系统数据得到保障。此外,放射性探测器采用特殊的高温NaI和光电倍增管,并经过高温烤箱试验,实现了对等离子体高温废气(150℃~160℃)的有效监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0--放射性探测器;20--空气整流椎体;200--上椎体;202--下椎体;30--外壳屏蔽体;300--上屏蔽;302--下屏蔽;40--气体流道间隙;50--滤纸进纸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10(例如:β/γ一体化探测器,采用特殊的高温NaI和光电倍增管,并经过高温烤箱试验,实现了对150℃~160℃等离子体废气的有效监测)的空气整流椎体20和围绕空气整流椎体20设置的外壳屏蔽体30,其中,空气整流椎体20和外壳屏蔽体30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40。空气整流椎体20包括上椎体200和下椎体202,上椎体200和下椎体202通过法兰和螺栓(未图示)连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上椎体200为实心三角椎体,下椎体202为中空圆柱体,圆柱体中设有开槽(未标示),放射性探测器10安装于开槽中,圆柱体的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尺寸为DN50mm。外壳屏蔽体30包括上屏蔽300和下屏蔽302,上屏蔽300和下屏蔽302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上屏蔽300为中空的锥形壳体,下屏蔽302中间凿空并设有DN50mm的外孔径。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上屏蔽300和下屏蔽302由不锈钢制成,上屏蔽300和下屏蔽302的厚度为2至4厘米。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进一步包括滤纸进纸机构50,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经过流道间隙40后被收集在滤纸上,产生的光子进入放射性探测器10内采集信号。结合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设有外壳屏蔽体30,解决了放射性气溶胶取样过程中的粒子损失、沉积问题,使得放射性探测器系统数据得到保障。此外,放射性探测器采用特殊的高温NaI和光电倍增管,并经过高温烤箱试验,实现了对等离子体高温(150℃~160℃)废气的有效监测。通过对核设施低、中放废物和燃料包壳破损后的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核素取样有效性的测量腔室进行了设计,保证了后端探测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为国家核安全局和环保部门对于评价核动力厂关于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的年释放量的总体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间接保障了居民的生存健康环境。根据上述原理,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的空气整流椎体和围绕空气整流椎体设置的外壳屏蔽体,其中,空气整流椎体和外壳屏蔽体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放射性探测器的空气整流椎体和围绕空气整流椎体设置的外壳屏蔽体,其中,空气整流椎体和外壳屏蔽体之间形成气体流道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整流椎体包括上椎体和下椎体,上椎体和下椎体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椎体为实心三角椎体,所述下椎体为中空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中设有开槽,所述放射性探测器安装于开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取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底端设有开口,开口尺寸为DN5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青欣单陈瑜刘夏杰刘春雨林鹏谢文章蒋丹枫林有奇常康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