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卫华专利>正文

一种儿童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8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车架、车盖和辅助轮机构,所述车架和车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轮机构置于车架后部,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行走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置于行走组件两侧。在使用过程中,儿童手扶在把手上,脚踩在踏板上,驱动该滑板车向前移动,在转弯过程中,辅助轮辅助该滑板车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滑板车在转弯过程中容易出现车辆倾翻,稳定性较差,美观性不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该滑板车外观的美观性,后轮后移,提高了重心的稳定性,使得滑行时更加安全,提高了该滑板车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延长了该滑板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滑板车
本技术属于儿童玩具
,具体为一种儿童滑板车。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920428233.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该滑板车包括车体组件、导向轮、浮动组件和支撑轮,导向轮与车体组件可活动地相连接,浮动组件与车体组件可活动地相连接,沿车体组件的长度方向,浮动组件与导向轮具有预设距离地设置,支撑轮为两个,两个支撑轮分别与浮动组件相连接,两个支撑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或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通过浮动组件改变两个支撑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以使两个支撑轮适应不同的路况。滑板车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时,可利用浮动组件改变两个支撑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调整车身以使车体组件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相对平稳状态,提高骑行的舒适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安全系数。但是,目前大部分滑板车多只以前后轮作为行走机构,在转弯过程中容易出现车辆倾翻,稳定性较差,美观性不佳,本专利通过采用设有前置辅助轮机构的滑板侧车,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滑板车,用以解决滑板车在转弯过程中容易出现车辆倾翻,稳定性较差,美观性不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辅助轮机构,所述辅助轮机构置于车架后部,所述辅助轮机构包括行走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置于行走组件两侧。进一步,还包括车架和车盖,所述车架和车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和车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车架包括电池槽、两个辅助轮罩和行走轮槽,所述两个所述辅助轮罩对称置于车架后端,所述电池槽置于车架中部,所述行走轮槽置于车架后端中部,两个所述辅助轮罩中部均设有辅助轮轴通孔,所述行走轮槽中部设有行走轮轴通孔。进一步,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罩、行走轮和行走轮轴,所述行走轮置于行走轮槽内,所述行走轮安装在行走轮轴上,所述行走轮轴两端分别与行走轮轴通孔转动连接,所行走轮罩置于行走轮正上方,所述行走轮罩包括固定端和轮罩端,所述固定端与轮罩端通过弹性弧面连接。进一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辅助轮和辅助轮轴,所述辅助轮轴两端分别与辅助轮轴通孔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辅助轮对称置于辅助轮轴两端,所述辅助轮轮径小于行走轮。进一步,还包括扶正机构,所述扶正机构包括扶正套筒、扶正杆、两个把手和防脱块,所述车架前端设有U形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两侧中部设有连接通孔,所述扶正套筒下端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通过销轴与连接槽转动连接,所述扶正套筒侧边设有若干个径向一字排列的固定孔,所述扶正杆与扶正套筒的滑动连接,所述扶正杆侧边设有弹块与固定孔卡接,两个所述把手对称置于扶正杆顶部两侧,两个所述把手伸出端对称设有防脱块。进一步,还包括两个前轮,所述车架前端设有对称设有两个前轮罩,两个所述前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前轮置于前轮罩底部。进一步,所述车盖包括扶正杆通槽、踏板和行走轮罩通槽,所述扶正杆通槽置于车盖前端,所述踏板置于车盖中部,所述行走轮罩通槽置于车盖后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滑板车设有辅助轮机构,该滑板车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遇到转弯道路或者需要转弯掉头时,车架倾斜,倾斜一侧的辅助轮接触地面,辅助轮开始转动,辅助该滑板车进行转向,可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车架为该滑板车提供了支撑,并且为该滑板车的其他机构提供合理的安装位置,提高了该滑板车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行走轮带动该滑板车移动,行走轮罩置于行走轮正上方,可以在需要刹车时踩下行走轮罩,然后撤去外力通过弹性弧面,让行走轮罩恢复原始状态。辅助轮置于该滑板车后部两侧,增加该滑板车的美观性,在转弯时车板倾斜辅助转弯,在正常行驶时又不会干扰到行走组件前进。扶正机构为儿童在使用该滑板车时提供了扶持支撑,保证儿童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降低侧翻的风险,扶正杆和扶正套筒滑动连接,可以根据不同儿童的身高,调节扶正杆的高度,达到指定高度后,弹块和固定孔卡接,将扶正杆固定在所需的高度,把手为儿童提供了抓手接触点,防脱块防止儿童的手部滑脱把手。车盖为车辆模型,提高了该滑板车的美观性,踏板提供了踩踏的位置,增大了受力面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踩踏不稳而出现滑板车倾翻。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滑板车在转弯过程中容易出现车辆倾翻,稳定性较差,美观性不佳等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儿童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儿童滑板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儿童滑板车中辅助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儿童滑板车中车盖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架1;前轮罩101;电池槽102;辅助轮罩103;行走轮槽104;连接槽105;车盖2;扶正杆通槽201;踏板202;行走轮罩通槽203;辅助轮机构3;行走轮罩301;辅助轮302;行走轮303;辅助轮轴304;行走轮轴305;前轮4;扶正机构5;扶正套筒501;固定孔502;扶正杆503;两个把手504;防脱块505;连接端50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车架1、车盖2和辅助轮机构3,车架1和车盖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辅助轮机构3置于车架后部,辅助轮机构3包括行走组件和辅助组件,辅助组件置于行走组件后部。该滑板车设有辅助轮机构3,该滑板车向前移动的过程中,遇到转弯道路或者需要转弯掉头时,车架1倾斜,倾斜一侧的辅助轮302接触地面,辅助轮302开始转动,辅助该滑板车进行转向,可以防止车辆发生侧翻。作为优选方案的,车架1包括电池槽102、两个辅助轮罩103和行走轮槽104,两个辅助轮罩103对称置于车架后端,行走轮槽104置于车架后端中部,所述电池槽102置于车架1中部,两个辅助轮罩103中部均设有辅助轮轴通孔,行走轮槽104中部设有行走轮轴通孔。车架1为该滑板车提供了支撑,并且为该滑板车的其他机构提供合理的安装位置,提高了该滑板车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作为优选方案的,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罩301、行走轮303和行走轮轴305,行走轮303置于行走轮槽104内,行走轮303安装在行走轮轴305上,行走轮轴305两端分别与行走轮轴通孔转动连接,所行走轮罩301置于行走轮303正上方,行走轮罩301包括固定端和轮罩端,固定端与轮罩端通过弹性弧面连接。行走轮303带动该滑板车移动,行走轮罩301置于行走轮303正上方,可以在需要刹车时踩下行走轮罩301,然后撤去外力通过弹性弧面,让行走轮罩301恢复原始状态。实施例二:如图1-4所示,一种儿童滑板车,包括车架1、车盖2和辅助轮机构3,车架1和车盖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辅助轮机构3置于车架后部,辅助轮机构3包括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轮机构(3),所述辅助轮机构(3)置于车架后部,所述辅助轮机构(3)包括行走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置于行走组件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轮机构(3),所述辅助轮机构(3)置于车架后部,所述辅助轮机构(3)包括行走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置于行走组件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1)和车盖(2),所述车架(1)和车盖(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两个辅助轮罩(103)和行走轮槽(104),所述两个所述辅助轮罩(103)对称置于车架后端,所述行走轮槽(104)置于车架后端中部,两个所述辅助轮罩(103)中部均设有辅助轮轴通孔,所述行走轮槽(104)中部设有行走轮轴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罩(301)、行走轮(303)和行走轮轴(305),所述行走轮(303)置于行走轮槽(104)内,所述行走轮(303)安装在行走轮轴(305)上,所述行走轮轴(305)两端分别与行走轮轴通孔转动连接,所行走轮罩(301)置于行走轮(303)正上方,所述行走轮罩(301)包括固定端和轮罩端,所述固定端与轮罩端通过弹性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儿童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电池槽(102)、两个辅助轮(302)和辅助轮轴(304),所述辅助轮轴(304)两端分别与辅助轮轴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电池槽(102)置于车架(1)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姜卫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