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77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包括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包括立脚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底座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每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的安装槽中;扶持架,其包括两个衔接座和U形杆,两个衔接座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连接对应的衔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面型驻车架结构更简单,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因此可以调节衔接座在支撑杆上的位置,使得U形杆的底部抵住车轮,适用于不同直径规格的自行车驻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型驻车架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型驻车架。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自行车在城市短途交通中仍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自行车以其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自行车产业及相关活动,不少政府机关、饭店、商家都有提供自行车租借服务,一方面能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概念,另一方面提供游客能够更接近观光地,体验在地的特色。但是,因为自行车的普及,关于自行车停车的问题变成相当棘手,为了管理方便大多数的做法就是将自行车停放在驻车架让自行车摆放整齐、美观。然而现有驻车架结构复杂,不能适用于不同直径规格的车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车轮的地面型驻车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包括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包括立脚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底座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每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的安装槽中;扶持架,其包括两个衔接座和U形杆,两个衔接座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连接对应的衔接座,U形杆的开口、V型槽的槽口和两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相互对齐。优选的,底座设有弹性臂,弹性臂设有嵌入安装槽的倒钩,支撑杆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优选的,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贯通孔。优选的,支撑杆为方杆,安装槽为方孔。优选的,衔接座开有U形卡槽,支撑杆的中部嵌在U形卡槽中,U形卡槽的槽壁穿有螺栓,松紧螺栓以实现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优选的,底座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优选的,所述立脚的侧面呈弧形,且立脚的远离支撑杆的侧面为内凹面。优选的,支撑杆为铝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地面型驻车架,包括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包括立脚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底座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每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的安装槽中;扶持架,其包括两个衔接座和U形杆,两个衔接座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连接对应的衔接座,U形杆的开口、V型槽的槽口和两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相互对齐。使用时,将自行车的前轮或者后轮推至两个底座上,并位于两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通过底座上的V型槽对车轮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初步定位,同时U形杆对车轮的靠近中部的位置再定位,从而将车轮支撑住,进而实现整台自行车的驻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地面型驻车架结构更简单,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因此可以调节衔接座在支撑杆上的位置,使得U形杆的底部抵住车轮,适用于不同直径规格的自行车驻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的地面型驻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地面型驻车架的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地面型驻车架的底座的放大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地面型驻车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底座1、立脚11、V型槽12、安装槽13、弹性臂14、倒钩15、贯通孔16;支撑杆2、卡孔21;扶持架3、衔接座31、U形卡槽32、U形杆33、螺栓3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地面型驻车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1,每个底座1包括立脚11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12,底座1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13。该驻车架还包括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2,支撑杆2为铝杆,每条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1的安装槽13中。该驻车架还包括扶持架3,其包括两个衔接座31和U形杆33,两个衔接座31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2,且衔接座31在对应支撑杆2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33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焊接连接对应的衔接座31,U形杆33的开口、V型槽12的槽口和两条支撑杆2之间的空间相互对齐。使用时,将自行车的前轮或者后轮推至两个底座1上,并位于两条支撑杆2之间的空间,通过底座1上的V型槽12对车轮的靠近底部的位置初步定位,同时U形杆33对车轮的靠近中部的位置再定位,从而将车轮支撑住,进而实现整台自行车的驻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地面型驻车架结构更简单,且衔接座31在对应支撑杆2上的位置可调整,因此可以调节衔接座31在支撑杆2上的位置,使得U形杆33的底部抵住车轮,适用于不同直径规格的自行车驻车。本实施例中,底座1设有弹性臂14,弹性臂14设有嵌入安装槽13的倒钩15,支撑杆2设有与倒钩15相配合的卡孔21,装配时把支撑杆2插入安装槽13中,倒钩15与卡孔21自动配合扣紧,实现底座1与支撑杆2的相互固定。安装槽13的槽底设有贯通孔16,使用工具通过贯通孔16插入安装槽13内,撬动倒扣能够将支撑杆2拆离。支撑杆2为方杆,安装槽13为方孔,以便支撑杆2能更稳定插入。本实施例中,衔接座31开有U形卡槽32,支撑杆2的中部嵌在U形卡槽32中,U形卡槽32的槽壁穿有螺栓34,松紧螺栓34以实现衔接座31在对应支撑杆2上的位置可调整,该安装结构简单,调节便捷。优选的,底座1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整体呈“M”形,立脚11的侧面呈弧形,且立脚11的远离支撑杆2的侧面为内凹面,该形状可增强底座1的支撑强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包括立脚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底座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n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每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的安装槽中;/n扶持架,其包括两个衔接座和U形杆,两个衔接座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连接对应的衔接座,U形杆的开口、V型槽的槽口和两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相互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隔布置的两个底座,每个底座包括立脚和用于托住车轮的V型槽,底座设有开口朝横向的安装槽;
横向并列布置的两条支撑杆,每条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底座的安装槽中;
扶持架,其包括两个衔接座和U形杆,两个衔接座分别安装于两条支撑杆,且衔接座在对应支撑杆上的位置可调整;U形杆朝上倾斜布置,且其两端朝下竖立延伸分别连接对应的衔接座,U形杆的开口、V型槽的槽口和两条支撑杆之间的空间相互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其特征是:底座设有弹性臂,弹性臂设有嵌入安装槽的倒钩,支撑杆设有与倒钩相配合的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型驻车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顺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