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技术

技术编号:286165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涉及电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S2、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S3、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S4、将制冷机组系统的所述实际过热度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出电磁阀的动作时间;S5、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动作时间控制电磁阀的周期性通断动作,以控制制冷机组系统的制冷剂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可在制冷机组在制冷过程中灵活、精准、快速地控制制冷剂流量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以增加制冷机组的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器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常见制冷机组通常分为压缩式制冷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组。无论是压缩式机组还是吸收式机组,其控制系统中均涉及到制冷剂流量的控制,制冷剂流量调节的目的是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流量与蒸发器负荷相匹配,即按照蒸发器中实际可能汽化的液体量调节送入蒸发器的液量。若没有对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进行限制、节流,会有超过蒸发器蒸发能力范围的液体冷媒进入到蒸发工序,一旦如此,会让蒸发器的蒸发工作无法满足大供液量的蒸发需求,造成液态冷媒大量的进入到压缩机,形成液击现象,影响压缩机性能的同时也会让制冷效果大打折扣。而目前常用于制冷剂流量控制的方法和机构,难以快速、精准地对不同工况下大范围的制冷剂流量控制作出反馈,无法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使制冷机组在制冷过程中能够灵活、精准、快速地控制制冷剂流量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S2、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S3、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S4、将制冷机组系统的所述实际过热度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出电磁阀的动作时间;S5、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动作时间控制电磁阀的周期性通断动作,以控制制冷机组系统的制冷剂流量。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温度传感器采集蒸发器出口处的温度。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压力传感器采集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控制器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S22、控制器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通过氨的物性参数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控制器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S32、控制器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所述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等于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减去所述蒸发温度所得的数值。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4中,经PID算法计算得出所述电磁阀的动作时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PID算法的计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41、设定制冷机组系统过热度的目标值dT(t);S42、由制冷机组系统的所述实际过热度dR(t)与所述目标值dT(t)比较,获得偏差值e(t),所述偏差值e(t)满足如下关系,e(t)=dR(t)-dT(t);S43、控制器根据PID算法将所述偏差值e(t)的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μ(t);S44、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量μ(t)获得电磁阀的动作时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实际过热度大于所述设定目标值时,增加所述电磁阀的通流时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实际过热度小于所述设定目标值时,缩短所述电磁阀的通流时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机构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控制制冷剂流量。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制冷剂流量调节范围广,能够适应较大的工况变化范围,本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以设定的过热度目标值为基准,计算出周期内合适的通断时间以应对不同工况下对制冷剂流量的要求。2、节流方式简单,动作响应快,本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采用电磁阀作为流量控制的终端,通过控制电磁阀线圈的电压通断便能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冷机组系统的原理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2控制器3电磁阀4蒸发器5过滤器6压缩机7冷凝器8储液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及制冷机组,使制冷机组在制冷过程中能够灵活、精准、快速地控制制冷剂流量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在该过程中可以采用传感器来对蒸发器出口处的温度和压力进行采集。请参见图2,在本专利技术一示例中,于蒸发器4出口处设置有传感器1,上述传感器1包括压力传感器11和温度传感器12,所述的压力传感器11用于采集蒸发器出口处压力,所述温度传感器12用于采集蒸发器出口处温度。上述传感器1适时采集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并将采集到的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的数据反馈给控制器2,以便于控制器2对制冷剂流量控制进行调整。S2、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获得制冷机组系统的蒸发温度的过程具体包括:S21、控制器2获取传感器1采集到的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S22、控制器2根据蒸发器出口处压力通过氨的物性参数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在此步骤中,需先根据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工况设定所用制冷剂中氨气的纯度值,再将蒸发器出口处压力和设定的制冷剂中氨气的纯度值代入氨的物性参数公式通过EES软件进行计算,最终计算出的结果即为制冷机组系统在该工况下的蒸发温度。S3、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获得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的过程具体包括:S31、控制器2获取温度传感器1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nS2、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nS3、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nS4、将制冷机组系统的所述实际过热度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出电磁阀的动作时间;/nS5、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动作时间控制电磁阀的周期性通断动作,以控制制冷机组系统的制冷剂流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及压力;
S2、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
S3、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和所述蒸发温度计算出制冷机组系统的实际过热度;
S4、将制冷机组系统的所述实际过热度与设定目标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计算出电磁阀的动作时间;
S5、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动作时间控制电磁阀的周期性通断动作,以控制制冷机组系统的制冷剂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温度传感器采集蒸发器出口处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使用压力传感器采集蒸发器出口处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控制器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
S22、控制器根据所述蒸发器出口处压力通过氨的物性参数公式计算出对应的蒸发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控制器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所述蒸发器出口处温度;
S32、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李群山姚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奇威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