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62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外壳、进气过滤组件、风机增压组件、水淋腔、出风腔以及补水箱,进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层、化学处理层和干燥层,风机增压组件包括抽气叶轮和涡流腔,水淋腔底部装填有水,两侧均设置有曲径过滤层,曲径过滤层之间夹持有增氧器,增氧器包括主动水轮叶片、撞击腔和被动水轮叶片,补水箱上端设置有添水口,该负氧离子发生器通过电机旋转带动抽气叶轮将室外空气吸入箱体中,初过滤后通过进气过滤组件,经涡流腔增压后并高速旋转冲入水淋腔内,由水轮叶片带起水后撞击增氧腔内壁形成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并与空气结合从出风口吹出,适合空间较大的家用、办公楼、商场以及生态氧吧等环境使用,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氧吧、家用净化设备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净化过滤空气可以改善人们日常的吸氧条件。其中:负氧离子是人们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生理因素。近年来用负氧离子治疗的临床和生理研究取得了出色的成果。负氧离子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对过敏性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和皮肤病皆有很好的疗效。现如今大城市中人口过于聚集,空气中含有的负氧离子不够充足,居家生活中,室内的负氧离子含量也较少,市面上已经出现不少负氧离子发生器作为家用空气净化设备。但是根据室内环境空间大小不同,对于产生负氧离子含量的需求也不同,目前家用或者办公使用的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发生容量极为有限,较大空间内的产生负氧离子效率不高,尤其在生态氧吧环境中,人为创造的负氧空气就需要大容量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且现有带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净化器设备价格昂贵,市场普及性不佳,因此,为了改善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发生容量小,设备价格昂贵,市场普及性不佳的问题,需要再设计改良基于新技术方案的负氧离子发生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为了改善现有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发生容量小,设备价格昂贵,市场普及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我们基于新技术原理改良设计了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产品设备造价低廉,适合空间较大的家用、办公楼、商场以及生态氧吧等环境使用,实用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外壳、进气过滤组件、风机增压组件、水淋腔、出风腔以及补水箱。所述外壳前端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螺钉法兰连接有进风滤网,用于粗过滤进气,阻隔可视粉尘等杂质,外壳内部设置有将各个组件分隔开的隔档,隔档上开设有便于通风的通风孔,所述进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层、化学处理层和干燥层,所述过滤层用于吸附被吸入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杂质,所述化学处理层设置有经过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并风干的活性炭颗粒,所述干燥层贴附在内部的机壳上,机壳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风孔,以方便进气流通,所述风机增压组件包括抽气叶轮和用于加压吸入空气的涡流腔,所述抽气叶轮呈圆盘状,中心设有中心孔,与电机的后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环形阵列设置有抽气叶轮,所述涡流腔的前端面为进气面,涡流腔的后端面为出气面,所述进气面上端开设有预增压腔,所述预增压腔的侧面和正面均开设有进气孔,进入涡流腔内的空气再次增压后从出气面开设的出气孔增压吹入电机腔,再吹入水淋腔,所述水淋腔底部装填有水,两侧均设置有曲径过滤层,所述曲径过滤层的通风方向截面呈蜂窝状,且孔径较小以便于均匀分散进风量,曲径过滤层之间夹持有增氧器,所述增氧器包括主动水轮叶片、撞击腔和被动水轮叶片,所述主动水轮叶片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电机的前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带水孔和带水棱齿,带水孔和带水棱齿与水淋腔内的水接触后高速带起水珠并与撞击腔内壁发生激烈碰撞,经过撞击后的水泛起水雾,并提升吹进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所述撞击腔呈O型,包括上部的回水腔和下部的增氧腔,所述回水腔内壁也会与少许水珠碰撞,并沿着内壁回流至下方水中,所述增氧腔与主动水轮叶片同轴设置,回水腔和增氧腔两侧一体设置有包覆边,用于包裹住主动水轮叶片和带起的水雾,并降低主动水轮叶片与水接触产生的噪音,所述被动水轮叶片与结构相同,与前转轴同轴方向正对布置,并通过销轴、套环活动配合在机架上,两者之间通过反向齿轮组传动,并形成反向同速旋转,所述出风腔接收从曲径过滤层吹入的负氧离子空气,并在出风口内侧贴附吸水纸,将水雾吸附保留在出风腔内,所述补水箱设置在外壳后端,所述补水箱上端设置有添水口,内腔装填有补充水淋腔内水量的水,下端设置有由浮力球控制开闭的旋转阀。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水轮叶片与前转轴之间设有套筒,并由锁紧螺母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反向齿轮组包括固定在主动水轮叶片的主动齿盘、固定在销轴外周的过渡齿轮和固定在被动水轮叶片的被动齿盘。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水轮叶片和被动水轮叶片外周还开设有若干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侧还一体连接有排气叶片,并随着主动水轮叶片旋转而排气。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水轮叶片的排气叶片和被动水轮叶片的排气叶片相对设置,两者同步高速旋转后,将主动水轮叶片和被动水轮叶片之间的经过碰撞产生的水雾向外排出,并将增氧腔的内壁产生的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向外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阀设有阀芯、阀轴以及旋转调节组件,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小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传动的大齿轮以及旋转轴和旋转臂。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呈圆盘状,中心水平穿套有阀轴,所述阀轴两端的轴头与旋转调节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小齿轮与阀轴两端的轴头固连,所述大齿轮与旋转轴轴孔配合,所述旋转轴两端与旋转臂固连,在旋转臂带动下,旋转轴旋转,并带动大齿轮旋转,并带动小齿轮旋转,进而带动阀轴、阀芯旋转,所述旋转臂另一端与浮力球固连。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球漂浮在所述水淋腔的水面。进一步地,所述浮力球和旋转臂的自身重力大于所述阀芯旋转所需的扭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负氧离子发生器通过电机旋转带动抽气叶轮将室外空气吸入箱体中,初过滤后通过进气过滤组件,经涡流腔增压后高速旋转冲入水淋腔内,与增氧器结合,由水轮叶片带起水后撞击增氧腔内壁形成高浓度的负氧离子,并与空气结合后吹出,水淋腔内设计的撞击腔可以充分消减水轮叶片与水的撞击声音,且水淋腔两侧设有除水透气的曲径过滤层,可以将带有一定湿度的空气线性引导进入出风腔内,由高效的吸水纸除湿处理,最后从出风口吹出,适合空间较大的家用、办公楼、商场以及生态氧吧等环境使用,制造成本低,实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负氧离子发生器去掉侧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抽气叶轮与涡流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所述抽气叶轮与涡流腔配合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所述抽气叶轮与涡流腔配合的阶梯剖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所述增氧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所述主动水轮叶片和被动水轮叶片配合后的立体图;图11为本实施例所述补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所述补水箱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进风滤网,2-外壳,3-出风口,4-补水箱,5-过滤组件,6-增压组件,7-水淋腔,8-出风腔,9-电机,10-螺钉,11-过滤层,12-化学处理层,13-干燥层,14-涡流腔,15-抽气叶轮,16-通风孔,17-第一曲径过滤层,18-增氧器,19-添水口,20-第二曲径过滤层,21-吸水纸,22-旋转阀,23-水,24-电机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进气过滤组件、风机增压组件、水淋腔、出风腔以及补水箱,/n所述外壳前端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螺钉法兰连接有进风滤网,阻隔可视粉尘等杂质,外壳内部设置有将各个组件分隔开的隔档,隔档上开设有便于通风的通风孔,/n所述进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层、化学处理层和干燥层,所述过滤层用于吸附被吸入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杂质,所述化学处理层设置有经过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并风干的活性炭颗粒,所述干燥层贴附在内部的机壳上,机壳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风孔,/n所述风机增压组件包括抽气叶轮和用于加压吸入空气的涡流腔,/n所述抽气叶轮呈圆盘状,中心设有中心孔,与电机的后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环形阵列设置有抽气叶轮,/n所述涡流腔的前端面为进气面,涡流腔的后端面为出气面,所述进气面上端开设有预增压腔,所述预增压腔的侧面和正面均开设有进气孔,进入涡流腔内的空气再次增压后从出气面开设的出气孔增压吹入电机腔,再吹入水淋腔,/n所述水淋腔底部装填有水,两侧均设置有曲径过滤层,所述曲径过滤层的通风方向截面呈蜂窝状,且孔径较小以便于均匀分散进风量,曲径过滤层之间夹持有增氧器,/n所述增氧器包括主动水轮叶片、撞击腔和被动水轮叶片,/n所述主动水轮叶片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电机的前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带水孔和带水棱齿,带水孔和带水棱齿与水淋腔内的水接触后高速带起水珠并与撞击腔内壁发生激烈碰撞,经过撞击后的水泛起水雾,并提升吹进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n所述撞击腔呈O型,包括上部的回水腔和下部的增氧腔,所述回水腔内壁也会与少许水珠碰撞,并沿着内壁回流至下方水中,所述增氧腔与主动水轮叶片同轴设置,回水腔和增氧腔两侧一体设置有包覆边,/n所述被动水轮叶片与结构相同,与前转轴同轴方向正对布置,并通过销轴、套环活动配合在机架上,两者之间通过反向齿轮组传动,并形成反向同速旋转,/n所述出风腔接收从曲径过滤层吹入的负氧离子空气,并在出风口内侧贴附吸水纸,将水雾吸附保留在出风腔内,/n所述补水箱设置在外壳后端,所述补水箱上端设置有添水口,内腔装填有补充水淋腔内水量的水,下端设置有由浮力球控制开闭的旋转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进气过滤组件、风机增压组件、水淋腔、出风腔以及补水箱,
所述外壳前端面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通过螺钉法兰连接有进风滤网,阻隔可视粉尘等杂质,外壳内部设置有将各个组件分隔开的隔档,隔档上开设有便于通风的通风孔,
所述进气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层、化学处理层和干燥层,所述过滤层用于吸附被吸入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杂质,所述化学处理层设置有经过3%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并风干的活性炭颗粒,所述干燥层贴附在内部的机壳上,机壳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透风孔,
所述风机增压组件包括抽气叶轮和用于加压吸入空气的涡流腔,
所述抽气叶轮呈圆盘状,中心设有中心孔,与电机的后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环形阵列设置有抽气叶轮,
所述涡流腔的前端面为进气面,涡流腔的后端面为出气面,所述进气面上端开设有预增压腔,所述预增压腔的侧面和正面均开设有进气孔,进入涡流腔内的空气再次增压后从出气面开设的出气孔增压吹入电机腔,再吹入水淋腔,
所述水淋腔底部装填有水,两侧均设置有曲径过滤层,所述曲径过滤层的通风方向截面呈蜂窝状,且孔径较小以便于均匀分散进风量,曲径过滤层之间夹持有增氧器,
所述增氧器包括主动水轮叶片、撞击腔和被动水轮叶片,
所述主动水轮叶片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电机的前转轴固连获得旋转动力,外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带水孔和带水棱齿,带水孔和带水棱齿与水淋腔内的水接触后高速带起水珠并与撞击腔内壁发生激烈碰撞,经过撞击后的水泛起水雾,并提升吹进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
所述撞击腔呈O型,包括上部的回水腔和下部的增氧腔,所述回水腔内壁也会与少许水珠碰撞,并沿着内壁回流至下方水中,所述增氧腔与主动水轮叶片同轴设置,回水腔和增氧腔两侧一体设置有包覆边,
所述被动水轮叶片与结构相同,与前转轴同轴方向正对布置,并通过销轴、套环活动配合在机架上,两者之间通过反向齿轮组传动,并形成反向同速旋转,
所述出风腔接收从曲径过滤层吹入的负氧离子空气,并在出风口内侧贴附吸水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利霖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