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160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软水箱、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旋流除沙器、多功能软化除污器、除污器、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各部分通过管道连接。该复合供热系统利用水源热泵机组提供热水,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为水源侧提供热量,提高进入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的水温,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提高,拓展了水源热泵的应用范围,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具有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设备
,涉及一种复合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水源热泵技术在供热领域中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水源侧水温过低,水源热泵蒸发器侧蒸发温度降低,制热效率降低,制取的热水温度下降,机组能耗增加;若采用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取的热水加热从水源井抽取的地下水,提高进入水源热泵机组蒸发器的进水温度,水源热泵机组蒸发温度升高,制热效率增加,制取的热水水温升高。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可制取温度较高的热水,但其能效比低,与水源热泵制取的热水切换或者混合为热用户提供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提高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降低供热系统运行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的出口与水源井连通,水源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的进口接换热器的一端,换热器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功能软化除污器、旋流除沙器和水源井连通,多功能软化除污器和旋流除沙器与水源井连通;换热器顶部通过安装有阀门a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和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出口连通,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进口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与并联设置的两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的出口连通,其中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的进口和第二除污器的顶部与侧壁均通过安装有阀门的管路与换热器的底部连通;另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的进口与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连通;水源热泵机组中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安装有阀门n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的出口相连,水源热泵机组中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与热用户端的进口连通;沿远离水源热泵机组的方向、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依次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出口相连;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的进口、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的进口和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均与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热用户端的出口分别与第一除污器的顶部、第一除污器的侧部和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进口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相连,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接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的出口;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的进口分别与和第二除污器相连,第二除污器的顶部和侧部均与换热器的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侧出口相连;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和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均与软水箱相连。本专利技术复合供热系统中出水温度低的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加热从水源井抽取的地下水,从水源井抽取的地下水由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取的热水加热;水源热泵机组制取温度较高的供暖热水。利用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和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优点,与水源热泵机组复合,各设备之间相互切换、搭配,拓宽了水源热泵机组的适用范围,提高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降低供暖能耗,同时又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合供热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水源热泵机组;2.电加热器,3.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4.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5.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6.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7.软水器,8.软水箱,9.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10.旋流除沙器,11.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2.第一除污器,13.第二除污器,14.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5.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16.换热器,17.水源井,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21.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3.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复合供热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1,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出口与设置于机房外的水源井17连通,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进口接换热器16的一端,换热器16的另一端与安装有第一阀门18的管道相连,安装有第一阀门18的管道的另一端与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的顶部连通,安装有第一阀门18的管道上还安装有第二阀门19,安装有第一阀门18的管道与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与安装有第一阀门18的管道的连接处位于第一阀门18与第二阀门19之间,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的另一端与旋流除沙器10的顶部连通,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上还安装有第六阀门23,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通过安装有第四阀门21的管道与旋流除沙器10的侧壁连通,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还通过安装有第七阀门24的管道连通水源井17,安装有第七阀门24的管道与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的连接处位于第三阀门20与第六阀门23之间,安装有第四阀门21的管道与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的连接处位于第三阀门20和安装有第四阀门21的管道与安装有第三阀门20的管道的连接处之间;旋流除沙器10底部与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底部均与明沟连通。换热器16的顶部通过安装有阀门a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和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出口连通,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与并联设置的两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连通,其中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和第二除污器13的顶部与侧壁均通过安装有阀门的管路与换热器16的底部连通。另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与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15连通,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安装有阀门n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出口相连,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与热用户端的进口连通,沿远离水源热泵机组1的方向、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依次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的另一端、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4的出口、安装有阀门f的管道的一端和安装有阀门g的管道的一端相连;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4的进口分别与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6的出口连通;安装有阀门f的管道与安装有阀门g的管道之间并联有至少两台电加热器2,电加热器2的一端与安装有阀门f的管道连通,电加热器2的另一端与安装有阀门g的管道连通;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6的进口、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进口和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9均与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热用户端的出口分别与第一除污器12的顶部、第一除污器12的侧部和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相连,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接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分别与和第二除污器13相连,第二除污器13的顶部和侧部均与换热器16的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侧出口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泵机组(1),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出口与水源井(17)连通,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进口接换热器(16)的一端,换热器(16)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旋流除沙器(10)和水源井(17)连通,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和旋流除沙器(10)与水源井(17)连通;/n换热器(16)顶部通过安装有阀门a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和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出口连通,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与并联设置的两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连通,其中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和第二除污器(13)的顶部与侧壁均通过安装有阀门的管路与换热器(16)的底部连通;/n另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与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15)连通;/n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安装有阀门n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出口相连,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与热用户端的进口连通;沿远离水源热泵机组(1)的方向、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依次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4)的出口相连;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6)的进口、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进口和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9)均与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热用户端的出口分别与第一除污器(12)的顶部、第一除污器(12)的侧部和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n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相连,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接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分别与和第二除污器(13)相连,第二除污器(13)的顶部和侧部均与换热器(16)的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侧出口相连;/n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9)和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15)均与软水箱(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源热泵机组(1),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出口与水源井(17)连通,水源热泵机组(1)中蒸发器的进口接换热器(16)的一端,换热器(16)的另一端分别与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旋流除沙器(10)和水源井(17)连通,多功能软化除污器(11)和旋流除沙器(10)与水源井(17)连通;
换热器(16)顶部通过安装有阀门a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和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出口连通,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一端连通,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与并联设置的两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连通,其中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和第二除污器(13)的顶部与侧壁均通过安装有阀门的管路与换热器(16)的底部连通;
另一台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与喷气增焓空气源定压罐(15)连通;
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安装有阀门n的管道分别与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出口相连,水源热泵机组(1)中冷凝器的出口通过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与热用户端的进口连通;沿远离水源热泵机组(1)的方向、安装有阀门m的管道依次与安装有阀门b的管道的另一端和喷液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4)的出口相连;空气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6)的进口、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5)的进口和供暖系统定压补水罐(9)均与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热用户端的出口分别与第一除污器(12)的顶部、第一除污器(12)的侧部和安装有热计量装置E.M.的管道连通;
安装有阀门d的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机组(3)的进口和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相连,安装有阀门c的管道的另一端接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出口;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循环泵(14)的进口分别与和第二除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东毛明强郑安申刘世平余太保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