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15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包括喷雾器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该通道沿所述喷雾器本体的轴线延伸并贯穿所述喷雾器本体;所述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部分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使所述通道内介质喷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器结构在本体的下部形成了压力通道,利用充入压力通道内的压缩空气驱使通道内的介质排出,以高压的方式辅助介质喷出能够避免喷雾器出口堵塞,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电子、3C产品的生产加工中,与点胶设备配合使用的有喷墨系统,喷墨系统(黑墨、白墨等墨水)行业中,由于墨水本身含有颗粒物,再加上有一定的胶水在里面,当生产加工时喷墨系统喷涂时,会用到喷雾阀,现有技术中的喷雾阀虽然可以满足现阶段生产加工的工艺要求,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每喷墨几分钟就会堵住喷头,此时就需要作业人员拆卸喷雾阀的喷头,并清洗,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工厂产线的产能,并对作业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堵塞发生概率、结构新颖、降低作业人员工作强度的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喷雾器结构,该喷雾器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该通道沿所述喷雾器本体的轴线延伸并贯穿所述喷雾器本体;所述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压力通道;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部分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使所述通道内介质喷出。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器本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体下方的第二体;所述通道分为形成于所述第一体内并沿所述第一体轴线延伸的第一通道、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体内并沿所述第二体轴线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开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开孔直径;所述通道内穿设有铁氟龙管。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部分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体远离所述第二体一端被配置为进口,所述第二体远离所述第一体一端被配置为出口;所述铁氟龙管由所述进口伸入所述喷雾器本体内;所述压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连通处靠近所述出口。进一步的,所述压力通道被配置为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体的结构,所述压力通道沿所述第二体的长度方向呈U型延伸轨迹延伸;所述第一体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压力通道连通的进气口。本技术公开的喷墨系统,该喷墨系统的喷雾阀选用如上所述的喷雾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喷墨系统包括通过铁氟龙管与所述喷雾器结构连通的油墨罐;所述油墨罐通过所述铁氟龙管向所述喷雾器结构输送的介质为墨水。进一步的,该系统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铁氟龙管内墨水流量的蠕动点胶控制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雾器结构及具有其的喷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喷雾器结构在本体的下部形成了压力通道,利用充入压力通道内的压缩空气驱使通道内的介质排出,以高压的方式辅助介质喷出能够避免喷雾器出口堵塞,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喷雾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有喷雾器结构的喷墨系统的系统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喷雾器结构;2、油墨罐;3、蠕动点胶控制器;4、铁氟龙管;101、第一体;102、第二体;103、进口;104、出口;105、第一通道;106、第二通道;107、压力通道;108、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喷雾器结构,该喷雾器结构包括:喷雾器本体;以及形成于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该通道沿喷雾器本体的轴线延伸并贯穿喷雾器本体;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压力通道107;压力通道107与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部分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使通道内介质喷出。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喷雾器结构1,其中,喷雾器结构1的轴线方向开设有通道,该通道主要用以输送介质,同时,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开设有压力通道107,该压力通道107与通道部分连通,在利用本实施例的喷雾器结构1喷出介质时,利用压力通道107内的高压气体驱使喷雾器结构1的出口104处的介质向外喷射,以避免介质堵塞通道出口104,减少了喷雾器结构1的维修次数,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负担。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喷雾器本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体101、以及形成于第一体101下方的第二体102;通道分为形成于第一体101内并沿第一体101轴线延伸的第一通道103、以及形成于第二体102内并沿第二体102轴线延伸的第二通道104;第一通道103与第二通道104连通;第一通道103的开孔直径大于第二通道104的开孔直径;通道内穿设有铁氟龙管4。其中,上述的压力通道107与第二通道104部分连通。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体101远离第二体102一端被配置为进口103,第二体102远离第一体101一端被配置为出口104;铁氟龙管4由进口伸入喷雾器本体内;压力通道107与第二通道104的连通处靠近出口104。更为优选的是:上述的压力通道107被配置为部分延伸至第一体101的结构,压力通道107沿第二体102的长度方向呈U型延伸轨迹延伸;第一体101的侧面开设有与压力通道107连通的进气口108。上文具体介绍了内部通道和压力通道107的结构,其中,通道沿上述的第一体101和第二体102延伸,且在喷雾器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为进口103和出口104,介质通过铁氟龙管4由喷雾器本体的进口103进入并由上述出口104喷出,另外,与通道,更为具体的是与第二通道106部分连通的压力通道107内部通过外部仪器输入压缩空气,利用高压在出口104处将介质由出口104喷出,避免通道堵塞。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喷墨系统,该喷墨系统的喷雾阀选用如上所述的喷雾器结构1。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喷墨系统包括通过铁氟龙管4与喷雾器结构1连通的油墨罐2;油墨罐2通过铁氟龙管4向喷雾器结构1输送的介质为墨水。该系统还包括用以控制铁氟龙管4内墨水流量的蠕动点胶控制器3。本实施例二将实施例一中公开的喷雾器结构1应用在喷墨系统中,其中,喷墨系统的油墨罐2作为介质源,其通过铁氟龙管4向喷雾器结构1内输送墨水,而铁氟龙管4由于其化学特性保证了油墨在喷涂的过程中不会堵塞,即便是停留一段时间不工作也能够容易从出口处清理干净,同时,该系统内集成了上述喷雾器结构1能够方便清洗、容易更换,很大程度地节省了时间,对自动化流水线的维护保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外,本实施例使用的铁氟龙管4的管径一般为1mm至5mm,并且其可以根据喷雾器结构1的通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雾器结构包括:/n喷雾器本体;以及/n形成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该通道沿所述喷雾器本体的轴线延伸并贯穿所述喷雾器本体;/n所述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压力通道(107);/n所述压力通道(107)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部分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使所述通道内介质喷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喷雾器结构包括:
喷雾器本体;以及
形成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该通道沿所述喷雾器本体的轴线延伸并贯穿所述喷雾器本体;
所述喷雾器本体的下部形成有压力通道(107);
所述压力通道(107)与所述喷雾器本体内的通道部分连通以通过压缩空气驱使所述通道内介质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体(101)、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体(101)下方的第二体(102);
所述通道分为形成于所述第一体(101)内并沿所述第一体(101)轴线延伸的第一通道(105)、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体(102)内并沿所述第二体(102)轴线延伸的第二通道(106);
所述第一通道(105)与所述第二通道(106)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105)的开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106)的开孔直径;
所述通道内穿设有铁氟龙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通道(107)与所述第二通道(106)部分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10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诺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