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122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6
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平整;(2)现场放线;(3)打桩设备准备;(4)打桩作业;(5)截桩处理;(6)验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用于底泥处理厂的施工需要,解决底泥处理厂的安全、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先进、科学,施工速度快,易操作,质量好,抗应变能力强、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地基处理的深度也不断加大,桩基作为一种深基础,其采用率也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桩用量在几百万根以上甚至更多,桩基工程占一般土建工程造价的20%-30%,软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所占比例更高。我国软土分布很广,渤海湾、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都存在着许多复杂的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多高层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时一般都要采用桩基础。桩基础一般都要穿过较软弱的土层,以土质较好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桩基础的一种,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人们创造了很多不同的桩型,如钢管桩、混凝土方桩、混凝土圆桩、挖孔桩、钻孔桩、灌注桩等等。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有效预压应力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软土地区的底泥处理厂的地基处理通常采用板桩形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目前底泥处理厂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存在现场劳动量大、工期长,结构力学性能受现场施工质量影响大等缺陷。因此,为了提高底泥处理厂的地基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需要一种管桩施工工艺,以达到简单、施工方便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用于底泥处理厂的施工需要,解决底泥处理厂的安全、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先进、科学,施工速度快,易操作,质量好,抗应变能力强、稳定、安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平整:清理桩基区域的各种废弃物,然后基础回填至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平衡,将场地平整至桩基施工要求;(2)现场放线: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多个控制桩预水准点,轴线控制应设置在距外侧桩7-8m处,以控制桩其轴线和标高;按照图纸放好桩的定位线,由中心向外施压成桩,防止漏孔、错位;根据现场已知控制点,按设计要求的桩间距测放出桩位控制点;桩位测量定位采用经纬仪定向和钢尺量距进行;(3)打桩设备准备:按照打桩顺序将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将桩机调至水平、稳定,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4)打桩作业:用平板车将管桩运至现场,用吊车卸于桩机一侧,按打桩先后顺序及桩的配套要求堆放;待管桩吊到桩位时,将管桩吊至桩机夹具中,并对准桩位,夹紧并放入土中,移动桩机调节桩垂直度,将桩尖放入土中,后将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然后除去吊具进行插桩,借助管桩自重及配重,将桩尖压入土中;在此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桩身强度,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然后进行打桩,打桩时矫正桩架导向杆及桩的垂直度,并保持锤、桩尖与桩在同一纵轴上;打桩时需边打入边焊接接长,采用交流电焊机焊接,管桩焊接采用坡口焊,将内衬箍放置在下节桩内侧的挡块上,紧贴管桩内壁分段点焊,然后吊上节桩,其坡口搁置在焊道上,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为0.5-1mm,再用经纬仪校好垂直度,再行点焊;焊接对称进行,应用多层焊,管桩各层焊缝接头错开,焊渣每层清除;(5)截桩处理:将抽芯机架设在管桩上方,用切割机对管桩进行环圈切割,切割时不伤害位于管桩内的钢筋骨架;在抽芯机上安装抽芯设备,通过抽芯设备对管桩的混凝土进行钻取并剥离;对管桩上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暴露出钢筋骨架;(6)验收。优选的,在进行管桩基础的施工之前首先进行试桩,具体步骤为:在选定场地的选定位置开挖基坑;在基坑内沉入设计管桩至土体的持力层,并使得基坑与位于基坑内的设计管桩的桩侧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间隙内填充粒径为5-6mm的碎石,直到碎石包围所述设计管桩的桩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设计桩为管桩时,所述定位坑的直径大于所述管桩的直径的150-200mm。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2)中,多个控制桩预水准点距打桩施工区域为45-50m,测放出桩位控制点后用钢钎打孔,并采用灌注白灰进行标记。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4)中,吊桩采用一点绑扎起吊,管桩就位后双向校正垂直度,发现垂直度偏差超出单节桩长的0.5%时,停止打桩及时纠正,保证桩身垂直度,用GPS控制标高,以保证桩顶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4)中,管桩的桩尖插入桩位后,移动桩机时桩的垂直度偏差为0.2-0.3%,桩顶允许偏差为±30mm,并使桩机处于稳定状态;打桩开始时重锤低击,落锤的起锤高度为0.3-0.4m;每根桩连续一次打完,打桩过程中从正面和侧面由两个吊锤成90°方向进行观测,在打桩过程中确保桩的垂直度,并控制桩顶偏差为2-3cm。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4)中,待桩顶压至距地面70-80cm时接桩,接桩时避免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间接桩,接桩采用焊接,焊接前清除坡口内的水、油、锈或其它污物,并刷防锈漆;接桩时先将四周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为4-6mm,节点弯曲矢不得大于1%的桩长。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5)中,当不需要截桩时,不截桩的管桩桩顶与承台的连接采取在管桩一端设有第一端板,端板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焊接有连接筋,管桩设有端板的一端部分、以及连接筋位于承台内,管桩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端板、且内部设有锚固钢筋,锚固钢筋与第二端板之间设有混凝土;所述连接筋、锚固钢筋分别沿管桩的周向均匀分布,连接筋与连接件焊接的长度为连接筋直径的1/2-3/4;所述锚固钢筋两端分别与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焊接相连。本专利技术是根据多年的实际应用实践和经验所得,采用最佳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来进行组合优化,获得了最优的技术效果,并非是技术特征的简单叠加和拼凑,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显著的意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用于底泥处理厂的施工需要,解决底泥处理厂的安全、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先进、科学,施工速度快,易操作,质量好,抗应变能力强、稳定、安全。2.由于填充的碎石厚度以及粒径均已知,因此可确定设计管桩的桩侧的摩阻力特征值,可实现准确计算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提高试桩的准确性,保障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减少工程的造价及缩短工期。3.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建设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4.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节省劳动力,降低失误率,施工方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某底泥处理厂位于某南方城市内,区域现状为池塘,池塘共计占地约为8.2万m2,底泥处理厂占地面积约为2.55万m2。地基受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地基土不能直接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场地平整:清理桩基区域的各种废弃物,然后基础回填至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平衡,将场地平整至桩基施工要求;/n(2)现场放线: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多个控制桩预水准点,轴线控制应设置在距外侧桩7-8m处,以控制桩其轴线和标高;按照图纸放好桩的定位线,由中心向外施压成桩,防止漏孔、错位;根据现场已知控制点,按设计要求的桩间距测放出桩位控制点;桩位测量定位采用经纬仪定向和钢尺量距进行;/n(3)打桩设备准备:按照打桩顺序将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将桩机调至水平、稳定,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n(4)打桩作业:用平板车将管桩运至现场,用吊车卸于桩机一侧,按打桩先后顺序及桩的配套要求堆放;待管桩吊到桩位时,将管桩吊至桩机夹具中,并对准桩位,夹紧并放入土中,移动桩机调节桩垂直度,将桩尖放入土中,后将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然后除去吊具进行插桩,借助管桩自重及配重,将桩尖压入土中;在此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桩身强度,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然后进行打桩,打桩时矫正桩架导向杆及桩的垂直度,并保持锤、桩尖与桩在同一纵轴上;打桩时需边打入边焊接接长,采用交流电焊机焊接,管桩焊接采用坡口焊,将内衬箍放置在下节桩内侧的挡块上,紧贴管桩内壁分段点焊,然后吊上节桩,其坡口搁置在焊道上,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为0.5-1mm,再用经纬仪校好垂直度,再行点焊;焊接对称进行,应用多层焊,管桩各层焊缝接头错开,焊渣每层清除;/n(5)截桩处理:将抽芯机架设在管桩上方,用切割机对管桩进行环圈切割,切割时不伤害位于管桩内的钢筋骨架;在抽芯机上安装抽芯设备,通过抽芯设备对管桩的混凝土进行钻取并剥离;对管桩上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暴露出钢筋骨架;/n(6)验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平整:清理桩基区域的各种废弃物,然后基础回填至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平衡,将场地平整至桩基施工要求;
(2)现场放线: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多个控制桩预水准点,轴线控制应设置在距外侧桩7-8m处,以控制桩其轴线和标高;按照图纸放好桩的定位线,由中心向外施压成桩,防止漏孔、错位;根据现场已知控制点,按设计要求的桩间距测放出桩位控制点;桩位测量定位采用经纬仪定向和钢尺量距进行;
(3)打桩设备准备:按照打桩顺序将桩机移至桩位上面,并对准桩位,将桩机调至水平、稳定,施工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
(4)打桩作业:用平板车将管桩运至现场,用吊车卸于桩机一侧,按打桩先后顺序及桩的配套要求堆放;待管桩吊到桩位时,将管桩吊至桩机夹具中,并对准桩位,夹紧并放入土中,移动桩机调节桩垂直度,将桩尖放入土中,后将桩机调至水平并稳定,然后除去吊具进行插桩,借助管桩自重及配重,将桩尖压入土中;在此过程中压力不得超过桩身强度,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然后进行打桩,打桩时矫正桩架导向杆及桩的垂直度,并保持锤、桩尖与桩在同一纵轴上;打桩时需边打入边焊接接长,采用交流电焊机焊接,管桩焊接采用坡口焊,将内衬箍放置在下节桩内侧的挡块上,紧贴管桩内壁分段点焊,然后吊上节桩,其坡口搁置在焊道上,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为0.5-1mm,再用经纬仪校好垂直度,再行点焊;焊接对称进行,应用多层焊,管桩各层焊缝接头错开,焊渣每层清除;
(5)截桩处理:将抽芯机架设在管桩上方,用切割机对管桩进行环圈切割,切割时不伤害位于管桩内的钢筋骨架;在抽芯机上安装抽芯设备,通过抽芯设备对管桩的混凝土进行钻取并剥离;对管桩上的残余混凝土进行清除,暴露出钢筋骨架;
(6)验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泥处理厂用管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管桩基础的施工之前首先进行试桩,具体步骤为:在选定场地的选定位置开挖基坑;在基坑内沉入设计管桩至土体的持力层,并使得基坑与位于基坑内的设计管桩的桩侧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间隙内填充粒径为5-6mm的碎石,直到碎石包围所述设计管桩的桩侧。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驰江孟祥领张远金陈海斌聂法岭李彬张维栋郭兰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