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1132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5
本申请涉及纺织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45~50份去离子水、3~5份壳聚糖和6~8份改性抗菌颗粒;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二氧化钛颗粒。本申请采用二氧化钛颗粒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一方面通过二氧化钛颗粒的活性中心能够吸收环境的能量,抑制或杀灭细菌,从而产生抗菌性能,另一方面,二氧化钛作为遮光剂,能有效吸收紫外光并降低紫外光对材料表面的老化反应,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涉及纺织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沙发垫的材质主要是棉布或植物纤维,沙发垫内层采用毛绒或海绵填充制成,为了是增加沙发的舒适性。纯棉布材质相对于短毛绒要薄一点,能够通过印染工艺在上面印出丰富的图案,所以纯棉绗缝沙发垫,使用范围广,受众群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棉织物的沙发垫吸湿性好,比表面积大,易滋生细菌和有害微生物,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影响人类的正常活动,因此,常通过银系抗菌剂负载在棉织物表面进行抗菌处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银系抗菌剂在实际棉织物整理的过程中,由于纳米银易团聚、粒径分布宽,使用于纺织面料上存在长效性不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沙发垫用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不佳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所述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包括基体面料层和包覆在基体面料层表面的抗菌包覆层,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45~50份去离子水、3~5份壳聚糖和6~8份改性抗菌颗粒;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二氧化钛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采用二氧化钛颗粒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一方面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使用时,通过二氧化钛颗粒的活性中心能够吸收环境的能量,激活吸附在抗菌剂表面的空气或水中的氧气,产生羟自由基-OH和活性氧中心O2-,二者均具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胞的分裂增殖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从而产生抗菌性能,另一方面,二氧化钛作为遮光剂,能有效吸收紫外光并降低紫外光对材料表面的老化反应,从而有效提高了抗菌包覆层的耐老化性能,同时本申请优化了二氧化钛的粒径,使其能形成有效的分散结构并分散在壳聚糖凝胶液中形成均匀的负载体系,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的锂掺杂二氧化钛颗粒,所述改性抗菌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成:(1)按质量比1:3~5,将钛酸四丁酯添加至无水乙醇中,在45~50℃下磁力搅拌,收集得溶胶液;(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溶胶液、3~5份质量分数5%硅酸锂溶液和0.1~0.5份硅烷偶联剂混并添加至搅拌装置中,在45~50℃下磁力搅拌,得混合溶胶液;(3)将混合溶胶液置于45~50℃下干燥得干燥凝胶颗粒,将干燥凝胶颗粒添加至马弗炉中,升温加热并保温煅烧处理并静置冷却至室温,研磨过筛得改性抗菌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采用锂掺杂二氧化钛的方案,对抗菌剂进行进一步改善,通过硅酸锂对二氧化钛溶胶体系的有效掺杂,协同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由于水解后的硅酸锂与硅烷偶联剂都存在硅醇Si-OH,彼此可以发生脱水缩合,从而形成Si-O-Si键,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分散体系,这样在后续制备的抗菌剂能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硅酸锂的掺杂也更加的均匀,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包覆层还包括与壳聚糖等质量的ε-聚赖氨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在抗菌包覆层中添加了ε-聚赖氨酸进行辅助抗菌处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机制,与二氧化钛抗菌剂复合协同作用,使织物面料基于在复合协同作用下,通过正电荷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有效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分散改性颗粒,所述分散改性颗粒包括粒径为500目的淀粉纳米晶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在制备抗菌层中还添加了淀粉纳米晶进行改性处理,由于淀粉纳米晶体是天然可再生的纳米晶体,对人体无害且表面有大量羟基,既可与二氧化钛表面结合,进一步提高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分散性能,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淀粉纳米晶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成:(1)按质量比1:10~15,将蜡质玉米淀粉添加至1.2~1.5mol/L硫酸中,在室温下搅拌处理70~72h;(2)待搅拌处理完成后,再离心分离并收集下层沉淀,洗涤干燥并研磨过筛,得淀粉纳米晶颗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选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淀粉纳米晶颗粒,由于本申请制备的是沙发垫面料,与人体息息相关,通过选用天然性物质为原料进行制备,能提高制备的面料的使用性能,扩大其使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体面料层采用如下方法制成:(1)按质量比1:4~5,选取涤纶纤维作为地纱,棉纤维为面纱;(2)按棉纤维面纱线圈长度为120~150mm/50线圈,地纱线圈长度为60~75mm/50线圈,将地纱和面纱混合织造处理,得基体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在制备的面料中添加了部分涤纶纤维进行改性,由于纯棉织物的力学性能不佳,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导致破损,所以通过涤纶纤维为改性材料,改善了其力学性能,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面料的使用寿命。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具体生产步骤包括:S1、按配方将抗菌包覆层各组分混合并收集得混合溶胶液;S2、将制备的基体面料浸泡至混合溶胶液中,两浸两轧处理后,再在干燥装置中,采用质量分数20%戊二醛溶液蒸汽处理;S3、收集的蒸汽处理面料并干燥,静置冷却至室温,停放20~24h,即可制备得所述的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通过轧制整理的方案,不仅能快速的在面料的表面包覆抗菌包覆层,同时通过轧制的方案整理处理,能通过轧制的方法,对面料纤维孔隙内部填充混合溶胶液,从而在后续的干燥方案中能对孔隙内部形成良好的抗菌作用,本申请的抗菌面料的生产工艺简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改善了抗菌面料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步骤S2所述的两浸两轧处理过程中,第二次轧制后的轧余率为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优化了轧余率,一方面防止整理液浓度过高导致负载厚度变大,从而降低了沙发垫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防止整理液负载过低导致干燥后的面料无法形成良好的包覆抗菌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第一、本申请采用二氧化钛颗粒为抗菌剂的主要成分,一方面,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使用时,通过二氧化钛颗粒的活性中心能够吸收环境的能量,破坏细菌细胞胞的分裂增殖能力,抑制或杀灭细菌,从而产生抗菌性能,另一方面,二氧化钛作为遮光剂,能有效吸收紫外光并降低紫外光对材料表面的老化反应,使其能形成有效的分散结构并分散在壳聚糖凝胶液中形成均匀的负载体系,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第二、本申请采用锂掺杂二氧化钛的方案,对抗菌剂进行进一步改善,通过硅酸锂对二氧化钛溶胶体系的有效掺杂,协同硅烷偶联剂进行处理,由于水解后的硅酸锂与硅烷偶联剂都存在硅醇Si-OH,彼此可以发生脱水缩合,从而形成Si-O-Si键,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分散体系,这样在后续制备的抗菌剂能形成良好的分散体系,硅酸锂的掺杂也更加的均匀,从而有效改善了面料的抗菌持久性能。第三、本申请在制备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包括基体面料层和包覆在基体面料层表面的抗菌包覆层,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n去离子水 45~50份;/n壳聚糖 3~5份;/n改性抗菌颗粒 6~8份;/n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二氧化钛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包括基体面料层和包覆在基体面料层表面的抗菌包覆层,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下列重量份物质:
去离子水45~50份;
壳聚糖3~5份;
改性抗菌颗粒6~8份;
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二氧化钛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颗粒为200~300目的锂掺杂二氧化钛颗粒,所述改性抗菌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成:
(1)按质量比1:3~5,将钛酸四丁酯添加至无水乙醇中,在45~50℃下磁力搅拌,收集得溶胶液;
(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溶胶液、3~5份质量分数5%硅酸锂溶液和0.1~0.5份硅烷偶联剂混并添加至搅拌装置中,在45~50℃下磁力搅拌,得混合溶胶液;
(3)将混合溶胶液置于45~50℃下干燥得干燥凝胶颗粒,将干燥凝胶颗粒添加至马弗炉中,升温加热并保温煅烧处理并静置冷却至室温,研磨过筛得改性抗菌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包覆层还包括与壳聚糖等质量的ε-聚赖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发垫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包覆层包括分散改性颗粒,所述分散改性颗粒包括粒径为500目的淀粉纳米晶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苏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雅文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